法華經_誦後心得

慈隆僧學院院長 釋印謙


《法華經》誦後心得

慈隆僧學院院長

釋印謙

日期: 2022.1.8

 

《法華經》是初期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古德有云:「成佛的《法華》」,唯一佛乘,闡述「人人皆可成佛」。有人不禁要納悶,佛陀菩提樹下証悟成等正覺,不就歎云:「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嗎?不就在彰顯、開示人人皆可成佛了嗎?為何還要在《法華經》特別強調「人人皆可成佛」呢?這就要從佛陀講經的時間脈絡說起。

《法華經》〈方便品2〉提到,佛陀開悟後並沒有馬上要說法,因為佛陀領悟到的這個法太微妙,無上甚深微妙法,一般眾生不太能夠理解和接受的。尤其佛說「人人皆可成佛」,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能夠接受,是因為佛教在中國流傳二千多年,我們已經很熟悉這一觀念,已經被我們接受,我們不以為特殊。但我們若回朔到二千五百多年前,階級制度劃分甚為嚴謹的印度,在佛陀那個時代,沒人敢說「人人皆可成佛」。印度人認為:人是從梵天來的,最後要回到梵天,當梵天的子民,沒人敢說你能當梵天神。但佛陀說「人人皆可成佛」,主張:1.「佛性平等」。2. 「四姓平等」(婆羅門、剎帝利、毘舍、首陀羅),一個人的尊卑不是天生的,並非因出身奴隸而為賤民,而是因行為造作而成賤民。3. 「因果業報平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及「縱經千萬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只差時間性的差別而已。

這是佛陀的偉大!在那個時代,這樣的說法,如大地之春雷,是多麼劃時代、石破天驚的革命之言、醒世之聲、震聾發聵的霹靂之音。即使是天主教、基督教,你也不能當上帝啊,你再怎麼努力、你再怎麼用功、你再怎麼付出,你怎能當上帝?頂多只能榮耀上帝,一切修為功德也只能榮耀上帝,你不能當上帝,只能當上帝的子民。誰敢說人人皆可成上帝、人人皆可成梵天神?這在當時的社會及宗教界裡是無人敢這麼說的。「人人皆可成佛」獨佛敢說!而這樣的觀念也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敢說:「人人皆可成堯舜」,佛教傳入中國,能為中國儒家接受的原因之一,即在此異曲同工之妙的觀念基礎上有相通之處。只要你好好修身養性,皆可成聖成賢,佛在印度說「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你願意用功努力,依循我的教法,依教奉行,都可以跟我平起平坐,跟我一樣,這在那個時代是無人敢這麼說的,別無僅有的。

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後,原本是要馬上入涅槃的,因為佛陀領悟到的這個法太微妙,眾生根器不夠,不獨難以接受,恐怕還會毀謗造業墮落,怎麼講?《法華經》〈方便品2〉就說了:「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佛陀一起這念頭,梵天神、帝釋天馬上現身,懇請佛陀說法,因為佛若不說法,眾生會隨著貪瞋癡造惡業,墮落三惡道,三惡道充滿,諸天眾減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

有梵天神、帝釋天的啓請,佛就思索:三世諸佛都是這樣子,我也應當遵從三世諸佛做法,勉為其難要講,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得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遂將一佛乘方便說三,三是三乘(阿羅漢、辟支佛和佛乘),佛乘即大乘、菩薩乘。於是佛即起身前往波羅奈鹿野苑找五比丘初轉法輪,說四聖諦八正道的《阿含經》「阿含時」這是南傳佛教的說法。

北傳佛教的說法就不這麼講,北傳佛教認為,佛陀於成道最初三七日(二十一天) 定中宣講《華嚴經》(「華嚴時」),闡述佛的境界、佛的種種殊勝、佛的功德、佛的富貴,但一般眾生聽不懂,就像國小程度,你跟他講博士的東西,他聽不懂、體會不到、無法理解。只好先從知苦、修道、得解脫的「四聖諦、八正道」的《阿含經》(「阿含時」)開始講,然後才「方等時」、「般若時」,等大家根機都接受了,基礎打好了,如《法華經》<長者窮子喻>所說,根機寬闊、心相通泰了,就可講「法華時、涅槃時」,這是北傳智者大師「五時判教」的說法,跟南傳佛教的說法不大一樣,這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說。

在原始佛教阿含時,只有阿羅漢,再上去就是佛,中間是沒有菩薩位階的,甚至有的也不說佛,稱佛是大阿羅漢。出三界最高境界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果,不受後有,超出輪迴就好了,這是南傳的觀念。但《法華經》卻說阿羅漢果還不夠,隨著眾生的根機、根器寬闊,心相通泰了,他的見識、心胸、慈悲心寬闊了,成就了菩薩乘,應該進一步成佛,講述唯一佛乘。

《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開示悟入」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出現於世,闡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人人皆可成佛」。但眾生被短暫、無常的五欲享樂,妄想執著給蒙蔽、迷醉,猶如衣裡懷珠而不知<衣裡懷珠喻>。不知衣裡懷有明珠寶珠,而不知拿出來用,以致顛沛流離,流浪生死。有勞佛一再勸誘,種種譬喻誘導眾生,三界如火宅<三界火宅喻、三乘三車喻>(卷2〈信解品4〉),眾生如火宅中的小孩,不知房子某個角度已經著火了,很快就要蔓延開來,小孩子只顧玩,哪知房子起火了?大人就不一樣,大人一聞到燒焦味道就會警覺、注意,看到冒煙就會去尋找,煙從何處來?大人知道三界如火宅,小孩只顧貪著五欲之享樂,哪知三界如火宅?都火燒屁股了,才知道緊張,已經來不及了。此時當父親的長者想,他也可以把小孩一個個地背出來,但是他想這不行,應要讓小孩自己走出來才行,便運用智慧,循循善誘,用三車(羊車、鹿車、牛車)的遊戲玩具來引誘孩子,出離火宅。就像父母親勸導小孩子,要讀到大學,小孩子覺得讀大學那麼辛苦,不要,父母親就循循善誘,以讀大學就給他喜歡的東西(三車的玩具譬喻),來循循善誘,讓小孩生起好樂之心,跟他說大學怎麼的好,好比說如果考上大學,就帶你出國,去美國大學,哈佛、史丹佛、長春藤等大學走走、看看風景、校風,鼓勵小孩好樂向上,主動向上,書要自己讀,大學很好,小孩也要自己讀才能考上,才能畢業。我們父母親帶領小孩,也可從《法華經》裡得到智慧,帶小孩也是要運用智慧,循循善誘小孩向上。

這三車:羊車(阿羅漢)、鹿車(辟支佛)、和大白牛車(佛乘) <三乘三車喻>,也是說明眾生的根器、根機個個不同。有的人只顧自己好就好,自己了脫生死就好的是自了漢,比喻是羊車;有的人進一步能度身邊關愛的人,多度一個也很好,比喻是鹿車;大牛之車就像大象一樣有力,可以乘載、度很多人,比喻是大乘(唯一佛乘)。<草木一雨喻,亦稱藥草喻>也是一樣,自了漢是小草 (羊車),進一步,根器、根機好一點的是小樹 (鹿車),根器、根機最好的是大樹(牛車),可以讓很多人在樹底下乘涼下棋、休憩遊戲,牛車就是大樹,唯一佛乘。

眾生不獨不知衣裡懷珠,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亦不知自己其實是「富二代」,原是大富長者之子<長者窮子喻>,因從小走失,流離失所,淪落當乞兒,四處流浪乞討。乞丐當久了,心卑微怯弱,當這乞丐小孩又走回父親的城池,剛好大富長者在客堂與眾議事,這乞兒在門口瞧一眼,一看大富人家這麼多侍衛,心想大富人家不歡迎乞丐,會驅趕、打他,所以轉身就跑,大富長者一見,知道是自己走失的孩子,趕快派人將這小孩帶回,小孩誤認人家要抓他,一緊張就昏倒過去。長者知道這孩子當乞丐當久了,心已卑微懦弱,長者有智慧,就吩咐使者不要抓他,改天再去請他,雇他來長者家中工作,挑糞打雜、打掃清潔等工作,在挑糞打雜過程中,長者也打扮成挑糞老者,設法親近他,與他交談一起工作、攀感情,讓他心穩定下來,進一步認他做義子,等他熟悉工作,也做得好了,慢慢升他為組長,組長做得不錯了,再升為科長、經理、副總經理,等他對大富長者的家裡很熟悉了,長者再找機會與眾宣布,這是他從小走失的孩子,當時還小,忘記了,現在已在我這訓練了2、30年,出入財產與人群接待,都已熟悉,其實他就是我走失的小孩。所以佛陀最初說成佛的好,根機怯弱的人無法理解,需要循循善誘,等心相、體態慢慢通泰了,基礎打好了,才講唯一佛乘,這時候就可以接受了。就像剛開始,乞丐當久了,跟他說你是佛,他是無法承擔的,如同乞丐當久了,跟他說:你來當董事長,他當然沒辦法接受,也做不來,總是在公司看久了之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知道董事長是怎麼做的,有一天讓他假裝當董事長,接待客戶,多少還可以裝得來。遂將一佛乘方便說三,令循序漸進,心相、體態慢慢通泰,直至成佛。

又有一類眾生,根機怯弱,認為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太遙遠,路途那麼遠,走到一半怯弱了,懶得走了,要休息了,導師就方便化了個城池,<化城喻品>,來做為中途休息站,讓大家進去休息,等休息好養足精神體力了,導師就跟大家說我們的目的地寶藏在前面,這個城池只是讓大家暫時休息的,我們精神養足了、體力夠了,應該趕快繼續出發前進,到達目的地成佛,故有一佛乘,方便說三,阿羅漢只是中途休息站,成佛最富貴,寶藏之所在,才是最終目的地。

又有一些根機比較惰弱的眾生,覺得修行很苦,便認為天塌下來有佛在、有佛頂著,有佛可依靠,便不想精進用功修行,趕快出離三界。所以佛原本可久住於世,不得不示現無常、入涅槃。《慈悲道場懺法》卷三云:「佛言:『若我久住此世,薄福之人,不種善根,謂我長在,不念無常,造諸無量不善之本,後方追憶,悔無所及。善男子!譬如嬰兒,母常在側,於母不生難遭之想,若母去時,便生渴仰思戀之心,母方還來,悉乃生喜。善男子!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不求常住,故般涅槃。』」《法華經》卷5〈如來壽量品 16〉便云:「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良醫救子喻又稱醫子喻> 即是在說明這類眾生猶如小孩子誤吃毒藥,父親回來,就跟父親說誤吃了毒藥,父親趕緊開了藥給小孩吃,中毒不深的就馬上吃,病就好了,中毒深的,毒氣已深入心,沒辦法理解,就覺得這藥很苦(喻修行很苦),不吃,於是父親就想辦法,暫時離開外出,並託人回來轉告小孩,父親不幸已在外地死了,這時小孩聽說父親已死,心想毒如發作就不行,想到父親有開藥方在身邊,就趕快吃藥,病就好了。佛陀用這樣的譬喻來形容根機銳利的人一聽「三界如火宅,世間是無常」就懂,馬上依教奉行(喻吃藥),趕快修行;根機比較遲鈍的人就必須善巧方便,循循善誘,才肯吃藥修行。

總結上以種種譬喻,即可理解《法華經》為什麼放在最後才講?卷1〈方便品 2〉云:「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就是等眾生的基礎打好了,心相體態都通泰了,能夠理解、承擔,才講唯一佛乘。猶似國王帽頂上之明珠<髻中寶珠喻、髻珠喻>,僅有一顆而已,一般將士如果戰勝了就給,一則將士不會珍貴珍重珍惜,二則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必需等到最後,大家完成任務,論功行賞時,給功勞最大的,才會將國王之頂上明珠賞賜給功勞最大的功臣,因此《法華經》才會擺在最後才講。 

《法華經》既闡述唯一佛乘,人人皆可成佛,那麼要如何修才能成佛?《法華經》以海眾雲集,見佛放光現瑞,彌勒菩薩(表大慈悲)見瑞生疑,本欲自決疑,並觀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菩薩(表大智):「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為全經之開始。以〈普賢菩薩(表大行)勸發品〉為全經之結尾,並言:「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可謂全經前後、始終呼應相扣。又卷1〈方便品 2〉則以世尊對智慧第一的聲聞弟子舍利弗,開啓講述《法華經》的,第二位出現的聲聞弟子便是象徵「行」的大迦葉。在在說明「聞、思、修」的般若大智與「普賢十大願王」、無我四相清淨心,行六度萬行的福德大行,相依相成,「解行並重」、「知行合一」,以大悲為上首,福慧雙修,方能成就萬德之佛果。我們也由世尊為聲聞弟子舍利弗、摩訶迦葉、須菩提、大迦旃延、大目犍連等人,授記「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當得作佛,號曰某某如來。」獲得經証,「福慧具足圓滿,方能成佛」。

因此,叢林早課一開始誦<楞嚴咒>,即於「晨早萬境未動之際,心猶恬靜好修定,並治五欲(即財色名食睡)於未萌。」<楞嚴咒>誦完接<大悲咒>,是告訴我們學佛修行者,不可耽浸於禪定之樂,成自了漢、擔板漢,當興廣大菩提心、菩薩心、饒益眾生心,依體起用,效法佛在菩提樹下,接收梵天神啓請轉法輪,興大悲心,出禪定,從菩提伽耶走二百五十公里路程,到波羅奈國鹿野苑為五比丘講述佛法「初轉法輪」,走出道場,走入人群,深入群眾,入世去行六度萬行。且佛陀悟道後也是帶領弟子眾走出道場到各個村莊托缽,一方面去出家人的我相,折服我慢之心,另一方面也讓眾生植福田。如同師父每年春節送暖的慈善關懷、承辦公辦民營小學等事業,乃至佛教會行腳托缽冬令救濟,亦是如此。南傳、原始佛教托缽,是給出家人食物的,怎麼可以給錢呢? 但大乘佛教認為,隨著各個地方不同,出家人不能只重視自己禪修,禪定工夫的用功,對於民間疾苦沒有去關懷、關心,尤其是現在疫情來了,有很多家庭面臨經濟上的困難,我們不能說這是你過去所造的因,現在受的果,這是你的業報,要歡喜受,這就太絕情、太冷漠了。佛教的慈悲心在那裡?所以大乘就是說當這個時代、這個時間點、這個地區產生了災難、困難,我們佛教修行人應該主動走出道場,去關懷這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就叫佛乘、菩薩乘,而非只關在道場精進用功就好。

《法華經》是鳩摩羅什所翻譯,譯得非常平易近人,就是翻譯《金剛經》等亦是文辭優美、淺白,為中國人所接受,自古以來《法華經》在佛教或在文學家都是高度的讚賞。《法華經·方便品》中云:「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所以經中用諸多譬喻,由講故事中闡明佛法的觀念道理,雖然文辭淺白易懂,但卻義理深遠。佛陀教導眾生的循循善誘,不厭其煩,讓我們感受到,不讀法華,不知佛度眾之慈悲苦心,憨山大師《夢遊集》云:「不知法華,則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慈悲道場懺法》:「水流不常滿,火猛不久然;日出須臾沒,月滿還復虧;尊榮豪貴者,無常復過是;念當勤精進,頂禮無上尊。」我們應當好好精進用功,三界如火宅,五欲之樂是短暫、無常的,不要被短暫無常的五欲蒙蔽迷醉了,不知衣裡懷珠,不知人人可成佛,自當努力勤精進,脫離三界火宅,達到涅槃之樂。

《法華經》值得好好看,雖然文言文稍難閱讀,但是看久了習慣了,會覺得文言文其實很有味道,大家有空可多讀。

最後,祈求疫情早日平息,大眾於菩提道上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