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法語 2022.08-12月  釋隆門圓通法師



20221231_從唯識淺談「別境心所」之三:「念」


從唯識淺談「別境心所」之三:「念」

 

什麼是「念」呢?

 

所謂的「念」,簡單來說就是記憶作用。

對於曾經串習過的境界,心中明白記憶,不會忘失,這就是「念」的體性。

而這種不斷在心中憶念、保持久了以後,就能產生「定」,這就是「念」的作用。

 

所以,定力能不能成就,完全看我們念力有沒有成就。如果我們對曾經串習過的境界,能隨時憶念保持並且明記不忘的話,就可以成就「念」,也就能引發定力。

 

現在很多人都在修定,但是為什麼不能得定呢?就是因為沒有「念」力,有時還會打妄想或失念,無法任運保持在所修法門的念當中。

 

古德說:「一念萬年,萬年一念。」這「一念」,正是說明這個「念」的道理。

 

舉例來說:

修習念佛的行者,要想念到一心不亂,就得要靠「念」的功夫。如果能念到「事一心不亂」,此等念佛的正念,就可以伏住煩惱;

若是能念到「理一心不亂」,就能進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就是正念成就。這時佛號於心中不曾忘失,但也不必特別提起,既不散亂,也不昏沈,如此自然憶念保持,就可以成就「念佛三昧」。

 

 

從唯識淺談「五遍行心所」之四:「想」

 

什麼是「想」?

 

簡單來說,所謂的「想」就是認識了別的作用。

 

當我們六根面對六境時,如何知道我們看到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呢?

這是在對外境產生了「觸」、「受」之後,我們會取這些境相,然後給它種種名稱和言說,以方便我們去認識它,這就是「想」的作用。

 

進一步來說,取六塵的境相,就是「想」的體性;

而給予這些境相種種的名稱和言說,就是「想」的作用。

 

上面所說的「境相」,包括現象和義象二種。

所謂的現象,指的是可以具體描述的狀態:如顏色、長短、音聲、形態等。

而所謂的義象,則是沒有具體的形象:如苦受、樂受、怨憎、貪愛等。

 

當我們取相以後,就會把客觀的境相現為心相,這就是法塵境界,它會在意識中留下了種種的影像,這些影像經過分析、整理之後,就形成了種種的概念。為了進一步分別和描述這些概念,我們的心便會安立出種種的名稱和言說。這就是「想」的作用過程。

 

再者,「想」的這個「取境相為心相」的過程,是因為我們第八識中已經先種下這些色法的種子,所以在執取境相之後,就會在心中現出同樣的影相。例如我們說到母親,心中就會立刻「想出」母親的相貌。又譬如說我們說紅色的玫瑰花,心中也會馬上「想起」紅色玫瑰花的形象。這兩個都是「取境相為心相」的例子。這就是「想」的體性與作用的過程。

 

 

從唯識淺談「五遍行心所」之五:「思」

 

什麼是「思」呢?

 

簡單來說,「思」就是意志作用。

 

從前面所說的「作意」、「觸」、「受」、「想」到最後這個「思」心所的生起後,一個完整的心念過程就被完成了,也同時完成了意業的造作。所以我們這一念是善是惡,就在這時就完全被決定了。

 

進一步來說,「思」是支配各種心理活動以及行為的原動力。因為它能使心念執取正確或錯誤的因相,而驅使我們的心,去造善或造惡。

 

因此我們說,令心造作,就是「思」的體性;而驅使自心造善造惡的力量,就是「思」的作用。

 

再來,「作意」和「思」有什麼差別嗎?

 

這二者的差別,就在於「思」心所,能讓「作意」(起心動念)不會漫無目標的遊蕩,而是經過審慎地考慮過之後,再決定是否該作、或不該作,因此它能引導我們的這一念成為正念或是邪念。

 

打個比方來說,「作意」就像是馬在行走,馬只是隨意而行,不知道要避開險坑;而「思」就好像是騎馬的人,騎馬的人,能夠引馬避開危險的坑洞。這就是「作意」與「思」兩者最大的不同。

 

因此《詩經》中說:「思無邪」,就是要我們心中不起任何的邪思。《論語》中又說:「三思而後行」,也是教導我們凡事都要經過審慎的思慮,才不會說錯話、做錯事。

以上這些為人處事的道理,都是「思」的作用。

 

再來,「思」的內容,又可細分為三種:「審慮思」、「決斷思」、「發動思」。

 

所謂的「審慮思」,就是在內心中審察考慮該做、不該做。

 

所謂的「決斷思」,就是在審察考慮之後,決定造善、造惡的意志,它是屬於意業。

 

所謂的「發動思」,它是心意決定以後,便發動身行、口語的造作,它是屬於身業和口業。

 

所以我們說,「思」是身口意三業的原動力。

 

 

為什麼要修唯識?

 

唯識是教導「去妄顯真」的修證方法...

 

有人說,我已經開悟了,什麼都不用修不用學了,什麼唯識法相,那有那麼麻煩,一悟所有皆悟,學那些法相只是徒增煩惱、徒困於所知障而已。

 

如果說,有人自認開悟了,而在修唯識時,還會起煩惱,還會有所知障,那這個人就還未徹悟,因為所知障的因,不是其所知之相或是外在的唯識法相,乃是於其未能徹悟之心所障!

 

唯識學在講什麼?

整個唯識學在講三個東西:「境」、「行」、「果」。

 

唯識一開始先講「境」,也就是「法相」,他要你確實明了勝義的圓成實,粗顯的遍計執,細微的依他起,隱密的阿賴耶,因此建立施設了種種名相,並加以闡明這些名相的內涵與性質,其目的無非是叫學人要能確實認清什麼是妄執的,什麼是虛幻的,什麼是真實的,對於每一個相、每一個境,都能了了分明,而不是迷迷糊糊,似是而非的模糊帶過。

 

唯識的「行」在講什麼?

主要都在講「止、觀」,如何修止修觀,觀什麼?就是觀一開始所說的「境」,觀妄的遍計執,觀幻的依他起,觀隱密微細的阿賴耶,最後正觀勝義的圓成實。

 

唯識的「果」在講什麼?

主要在講大乘菩薩從資糧位到見道位、修道位,乃至最後證入佛果位,其中各個位階所顯現的相貌是什麼,用以印證其所修證的成果。

 

 

佛法中所立雜染、清淨二法之分別,總的來說:

世間之有為法皆攝屬雜染法,出世間之無為法則攝屬清淨法。

 

再者,以戒定慧三學來說,亦分別為「有漏、無漏」之分別,有漏之戒定慧攝屬雜染法,無漏之戒定慧方屬清淨法。

 

 

《解深密經》白話淺釋(91):分別瑜伽品第六、彌勒菩薩問奢摩他、毘鉢舍那(一)

 

本文: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

「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

 

白話語譯:

 

佛陀說明完三無性的義理後,接下來,就由俱有大慈心的彌勒大菩薩向佛陀請法問說:

「佛陀世尊啊!我們菩薩眾應該依持與安住於什麼樣的方法,而來修習『奢摩他』(註1)與『毘鉢舍那』(註2)呢?」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說:

「彌勒菩薩啊!你們應當要知道菩薩道修行方法,乃是從空入假,借假修真,並依止於菩提大願,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法,菩薩眾們便是以此大乘法門來修習『奢摩他』與『毘鉢舍那』。」

 

~~~~~~~~~~

 

附註:

 

1. 奢摩他:

梵語「奢摩他」,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漢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止,即止寂之義,即止息一切雜念的意思。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故也。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禪定七名之一。

《瑜伽師地論》中說明「奢摩他」有九種住心差別:

 

 一,令住:即攝斂其心,不向外攀緣,令住於內所攝境,離內亂,最初繫心,故名令住。

 

二,等住:由內住最初繫縛粗動心已,未能令心於所攝境相等續住,今即以清淨方便挫令微細,令心於所緣境相續繫念,故名等住。

 

三,安住:由方便力雖然能夠令心於所緣相內住等住,但有時會失掉正念,於外境馳流散亂,即以正知還復攝錄,安置於內所緣,故名安住。

 

四,近住:安住之,後為令其心於外不散,數數作意內住其心,親近於內所緣境,不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五,調順:由清淨方便,雖然內心能勉強內住乃至近住,但心未調柔,於強盛的色香味觸相,及貪瞋痴男女等相,仍會生起散亂,故於散亂之因的色等目,起過患想,由此增上力調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名調順。

 

六,寂靜:這是進一步調制內心,即在修定中有種種欲患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今即取彼諸法,深見過患,由這想增上力,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令不流散,故名寂靜。

 

七,最極寂靜:在寂靜住中,有時失念,尋思等率爾現行,即隨所生起的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受讓它相續,即便制伏斷除令不更起,故名最極寂靜。

 

八,專注一趣:即於最極寂靜住中,由精進加行,無間無缺地相續安住於勝三摩地,故名專注一趣。

 

九,平等攝持(瑜伽名等持):由數修數習善修習故,得無行用任運道轉,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離亂散轉,故名平等攝持。

 

奢摩他的修習過程,通過這個九住心的九個階段的訓練,就可以進入心一境性,成就正定。而在修習九住心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身心上的變化,但是仍然還未成就正定。要到輕安發起時,才能稱為止成就,進入未到地定。

 

2. 毘鉢舍那:

漢譯為:觀,即觀察或觀見事理的意思。

依《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卷說明,毗缽舍那可分為四種: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一、能正思擇:即簡擇諸法,緣諸法「盡所有性」的觀行。「盡所有性」,即蘊、處、界等世俗諦。

 

二、最極思擇:即最極簡擇,緣諸法「如所有性」的觀行。「如所有性」,即真如、涅槃寂靜之勝義諦。

 

三、周遍尋思:即普遍尋思,由有分別作意,隨尋思行慧,思量推察所聞所受持的法相。

 

四、周遍伺察:即周審觀察,委細推求,就是以隨伺察行慧,審細觀察所聞所受持的法相。

 

 

楞伽五法:相、名、分別、正智、如如。

 

相:

依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

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

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

離相、名、分別三法,隨順契合真心聖趣,不斷不常,妄念不生。

 

如如(真如):

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心理體。

 

「相、名、分別」三者,攝屬有為之雜染法;

「正智、如如」二者,攝屬無為之清淨法。

 


20221230_點燈祈願文(中文完整念誦)∞噶瑪巴領眾歌詠∞光明吉祥祈福供養歡喜發願

點燈祈願文(中文完整念誦)∞噶瑪巴領眾歌詠∞光明吉祥祈福供養歡喜發願

第17世大寶法王 (親誦) __ 點燈祈願文


20221229_禪藏 景德傳燈錄卷第三 ~12

禪藏  景德傳燈錄卷第三 ~12

 

中華五祖并旁出尊宿

 

        (三七)

        僧那禪師,姓馬氏。少而神俊,通究墳典。年二十一,講《禮》、《易》於東海,聽者如市。暨南徂相部,學眾隨至。會二祖說法,與同志十人投祖出家。自爾,手不執筆,永捐世典,唯一衣一鉢,一坐一食,奉頭陀行。

 

        既久侍於祖,後謂門人慧滿曰:「祖師心印,非專苦行,但助道耳。若契本心,發隨意真光之用,則苦行如握土成金;若唯務苦行,而不明本心,為憎愛所縛,則苦行如黑月夜,履于險道。

 

汝欲明本心者,當審諦推察,遇色遇聲,未起覺觀時,心何所之?是無耶?是有耶?

 

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未嘗有一剎那頃斷續之相。故我初祖兼付《楞伽經》四卷,謂我師二祖曰:『吾觀震旦,唯有此經可以印心。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又二祖凡說法竟,乃曰:『此經四世之後,變成名相,深可悲哉!』我今付汝,宜善護持,非人慎勿傳之。」付囑已,師乃遊方,莫知其終。



開卷有益.深入佛陀智海中.

心中清楚.世間名利夢幻事.

皆是無常.轉眼都會空空也.

所以修行.就會活在於當下.

不再計較.計較徒生諸煩惱.

裝回傻瓜.憨憨的快樂做事.

憨做憨福.做個歡喜修行人.

 

生命中.都會面臨許多的抉擇.

有人選擇.步入紅毯經營婚姻.

有甜蜜有辛酸.生活中去體驗.

也有人選擇.出家修行這條路.

有考驗有磨練.那些內心世界.

但選擇什麽.心中要承擔責任.

時間是證明.最後結果的答案.

 

我是凡夫.滄海一粒沙子.

微不足道.但盡一份心力.

一生一世.隨分隨力付出.

佛陀有云.名利夢幻泡影.

即使擁有.最後歸結於空.

智者反思.善用自己生命.

修福修慧.孝親尊師修道.

 

煩惱多了.清淨的明鏡自然就蒙塵.

抱怨多了.朋友自然漸漸離你遠去.

與人相處.不要帶著煩惱抱怨而來.

應該學習.將快樂與喜悅給與朋友.

人生嗨嗨.只不過短短的幾十歲月.

有智慧者.不再讓自己苦惱與抱怨.

轉化心境.活著快樂才是正確人生.

 

【人生感悟】静,是一种智慧!

靜,是一種品格,

靜,是一種尊嚴,

靜,是調節人的精神的法寶,

靜,可以沉澱浮躁,

靜,可以過濾淺薄;

 

靜,是一種善良,

靜,是思維的序曲,

是解讀新生命的安寧;

它澎湃在心靈的深處,

無聲的鼓舞著人的高尚;

靜,有時是大喜大悲的思考,

有時是抒發激情的感悟!

 

靜,是一種平和,

靜,有一種無以倫比的美;

它如春日驕陽,夏日清風,

秋日楓葉,冬日白雪;

時時展示著生命的活力,

卻從不肆意張揚!

 

靜,是一種美好,

靜,是一種淡淡的微笑,

是一處流動的風景,

是一抹淡淡的雲彩,

是一束幽幽的清香,

是美的極致!

 

靜,是一種欣賞,

靜,是一種修養,

是一種人生的徹悟,

是一種智慧的清明;

擁有了然于心的平靜,

就會擁有了高品位的人生! 

 

靜,是一種豁達,

當你不再在意擁有和索取,

學會放棄,學會奉獻,

就會把失去的當做一種收穫,

就會快樂永隨!

靜,是一種智慧,

人只要知足,便會心靜如水,

我們生活在世俗裡,

雖然繁雜、浮華讓我們難得安寧,

但是,靜能還給我們一片湛藍的天空 ,

一方心靈的淨土!

 

靜,是一種境界,

靜,是一種內斂生命,

恰似這涓涓流淌的河流,

我更渴望自己像一汪清泉,

靜靜流淌,任魚兒暢遊,

卻仍舊可以波瀾不驚!

 

靜,是一種理智,

人的一生,不是得到,

而是學到,讓心思澄明,讓言行磊落;

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永遠不要去碰;

流真誠的淚水,露真誠的微笑;

如此以往,便不會內疚,不會抱憾,

便能坦然處事,讓生命充滿陽光!

 

靜,是一種素養,

學會放棄,在恰當的時機轉身,

就會少了很多負累,多了很多內涵;

學會用純淨的雙眼觀察社會,

學會用平靜的心態理解周圍,

平靜做人,平靜處事,

便能心靜如水,心情如水···

 

靜,真得很美,

真誠期待朋友們在平靜中生活!

在平靜中微笑!!!

 

明心見性的十住位菩薩具有<無量方便三昧>,根據眾生的根性以種種方便引導眾生契入真如佛性乃至成佛道,如教以戒定慧解脫入手,或持戒念佛,或以法眼觀看因果業報,使對佛法生起淨信,或藉以超度祖靈,或消災解厄,或為講經說法,或教導持咒,或以金錢財物做慈濟,甚至為其顯種種神通,因為十住菩薩方便有多門,故稱<無量方便三昧>,未達十住位菩薩也有方便,或教導持戒念佛

,或講經說法,但方便不是無量,所以不說得<無量方便三昧>。

 

 

 

佛陀與五百位比丘於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共住修行。一天,佛對弟子優頭槃尊者說道:「優頭槃,我背脊患了風痛,你去羅閱城裡向人乞些溫水來。」優頭槃尊者回答:「是!弟子馬上就去。」便前往城裡。

 

路途中,優頭槃尊者心想:「這一定有什麼特別的因緣,佛陀才會叫我去乞這溫水。因為如來是已斷盡生死煩惱、福德具足的聖者,怎麼還會患風痛;再者,他也沒交代我要去誰家乞求。」於是,優頭槃尊者便以天眼遍觀整個羅閱城,發現有一位毘舍羅長者只信奉五道大神,從來不種善根、不持戒、不信佛法及善惡果報,心中充滿了邪見,如此種種惡業因緣,壽命極短,不僅五天之後即當命終,死後還將墮於啼哭地獄,苦痛無量。尊者以天眼觀其因緣,不覺微笑起來,心想佛陀必定是為救度此人而示現風痛,藉由化緣溫湯,令其能栽種福田。

 

當時,五道大神遠遠地看見尊者在笑,知其原委後即化作人形,自願供尊者差遣。兩人一起來到長者家門前,默然站立。毘舍羅長者見到有出家人站在他家門口,就問:「你這剃頭著袈裟的人,在那裡站著不講話,想要求什麼?為什麼來這裡?」優羅婆尊著回答:「佛陀今日患風痛,想向你乞一些溫水給佛陀洗浴身體治病。」

 

長者聽了默不吭聲。這時在一旁化成人形的五道大神就跟他說:「長者啊!你應該要供養溫水,必能獲福無量,得到殊勝果報。」長者卻回答:「不用,我只供養五道大神,供養這沙門哪有什麼好處?」五道大神又說:「佛陀降生的時候,連天帝都來護持,沒有人比佛陀更尊貴。供養五道大神,不如供養佛陀,功德果報殊勝無邊。」接著,五道大神再次神色嚴厲地對長者說:「你要好好守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要任意妄為,你不知道五道大神的威力嗎?」當下立刻變現大鬼神身,右手拿著劍指著長者,說道:「我就是五道大神,命你立刻拿溫水給這位沙門,片刻不得延遲!」

 

長者覺得這實在是太奇特了,連五道大神都供養沙門,就馬上拿出上好的香湯,同時還拿出石蜜交給優頭槃尊者。於是五道大神親自捧著香湯,和優頭槃尊者一起回去供養佛陀。佛陀便以這香湯洗浴身體,風痛很快就痊癒了。

 

過了五天,長者果然命終。優頭槃尊者知道後,便去求見世尊,並且問道:「世尊!長者往生後會投生何處?」世尊開示:「生到四王天,命終之後再到三十三天,再命終後又到他化自在天,最後又到四王天。這位長者將來六十劫中不會墮入惡道,最後會投生為人,剃髮出家修行,成就辟支佛的果位。所以要知道,以溫水布施眾僧洗浴,護持清淨修行,福報廣大,當如是學。」優頭槃尊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七》

 


20221228_真參實悟;培養有修有證弘法利生的人才


真參實悟;培養有修有證弘法利生的人才 ~ 中

(密參禪師)

 

習氣太重,祖師慈悲,告訴我們種種調和身心的方法,稱為調整五事——調身、調心、調息、調吃、調睡。

 

五事調順,禪道易行,五事不如法,易出障礙和毛病,輕者功夫上不去,重者發生氣病。我們今天簡單說一下調五事中所注意的情況:

 

一、 調合身心,沒事應適量休息,不要用力,打起坐來任其自然,不要用力挺腰,也不要前仰後合和下彎。

 

往上提心火上炎,眼睛會發紅,長眼屎,頭髮昏漲。腰下彎易肚子發漲、易昏沉。

 

二、呼吸任其自然,不要用心壓制它,用心壓制它就不自然,久之傷氣,傷氣一定傷血。

 

二、 參話頭的同參,不昏沉、不散亂是最好。昏沉了話頭就要提緊一點,不提緊就落入昏沉了。

 

如果散亂了,話頭就放鬆一點,要慢慢進行對治,總之以不昏不散為好。念佛的同修,可用金剛持,心念耳聞容易入定。

 

昏沉時念快一些,散亂時可放慢,不昏不散時念佛念念分明,久之功夫純熟,能所雙亡,可入念佛三昧。

 

四、吃飯不要多,多則容易昏,也不要少,氣力不足,不易入定。要視自己情況而定。

 

有很多用功的人,沒親近過善知識,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看經典,走錯路出了毛病,見地不正,身心不調順,遇到情況不會處理,輕者生病,重者著魔發狂。

 

最後謗佛謗法說這法不好,那個法也不行,不知是自己的原因。

 

所以我們修行要親近善知識,經常廣學多聞。善知識是過來人,道路他清楚,親近他不會上彎路,還有佛的經典也是善知識,可輔修行之偏。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由於修法心切,問了不明白人指錯路了,結果出了毛病耽誤了自己一生。

 

原因是見地不明,見地明確了修什麼法都能成就。

 

禪是總持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法華會義》聞 思 修三慧,仍有三重:

 

一念何事 思何事 修何事者,三慧所取境也。

 

教下所詮種相體性,隨教則有思修不同。

 

對界爲境,多少增減,觀體巧拙隨義應知,爲差無差,以權對實。

二云何念 云何思 云何修者,三慧之當體也。

 

此體即是能聞 能思 能修,亦有差無差等,例前可知。

 

三以何法念 以何法思 以何法修者,三慧之因緣也,由聞法故,方取於境,故以聞法為因緣。

 

如此三乘三慧,昔謂境體因緣有異,即是差別,若入圓妙三慧,即無差別。

 

此有差別,惟佛能知,此無差別亦惟佛能知。

 

又差即無差,無差即差,亦惟佛能知。

 

.


20221226_蕭蕭身入住深山


20221224_凡夫俗子.都想要心中淨土

凡夫俗子.都想要心中淨土. 自己內心.到處去尋尋覓覓.

其實淨土.就是自己一念心. 轉境轉念.沒有執著那個我.

心中有佛.慈悲對待一切人. 願意付出.歡喜心做一切事.

陽光普照.此時此刻最自在.


20221222_無量壽佛吉祥


20221217_我們能夠睡好是一種福報

煩惱多了.清淨的明鏡自然就蒙塵.

抱怨多了.朋友自然漸漸離你遠去.

與人相處.不要帶著煩惱抱怨而來.

應該學習.將快樂與喜悅給與朋友.

人生嗨嗨.只不過短短的幾十歲月.

有智慧者.不再讓自己苦惱與抱怨.

轉化心境.活著快樂才是正確人生.

 

我們能夠睡好是一種福報.

我們能夠醒來是一種福報.

我們能夠走路是一種福報.

我們能夠吃喝是一種福報.

如果去醫院加護病房走走.

你就會覺得非常幸福快樂.

所以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

 

 

染淨無我不住著

如夢幻境無我所

 

歷歷分明任運作

念佛三昧勤觀佛

 

世間之事,皆如流水,念念遷流,這就是變易生死苦。我們既然被業所牽,生到這世界上來,就要平心做人。

 

平心處事,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期出離。有些人不知不覺,在生死輪迴中,只求享樂,又多所強求。渾然不知,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修行最為殊勝,法有四種:教、理、行、果。教以顯理,理不能自顯,因教而顯。理所以成教,教不自立,因理而立。

 

不可以在文字相上求,僅僅求知見,教理就算你入了,僅僅得到解,在佛法上只是半字教。修行,重點要在行,不要僅僅光求解就算了。如果慧解力行,以行契證,那才是圓滿之教、圓滿之法。

 

福慧齊修菩提種  斷漏証真相好容

神變自在無量相  非來非去遍十方

 

無量壽佛吉祥@

 

圓通 感恩合十


20221212_入佛知見

入佛知見

 

世尊弟子為斷除修聖諦現觀時,所遇到的四種障礙,由三種觀法,保持聖諦。

 

何等為三?

1、 由「聞慧」了解聖諦的基本道理:

如其所聞,能正確地了解保持,稱為苦聖諦。

 

2、 由「思慧」了知聖諦的詳細義理:

謂諸聖者了知它是真理,故名聖諦。

 

當知由二緣故,說為諦:

(1)法性故,如地水火風的本質之性,由真實義,說名為諦。

(2)勝解故,在這個真實義中起了真理的勝解,説名為諦。

 

3、 由「修慧」了知聖諦是如實發生:以不分別心來接受真理的生滅好壞因緣。(智,亦得證淨,由是因緣,於諸諦了知生滅法爾,遠離疑惑。)

 

當於聖諦入現觀時,於「見所斷」所有諸漏皆得解脫;解脫之後,為讓「修所斷」諸煩惱無餘永斷滅故,精勤修習四種因緣。

 

何等為四:

1、善護身故。

2、善守諸根故。

3、善住念故。

 

4、如先所得出世間道,以通達世間生滅現象的妙慧,多修習故。(一)


20221209_以佛法研究佛法

以佛法研究佛法

僧眾上課中,歡迎您的參與共學°

法安吉祥


20221206_以清靜慧無所礙者_是為入不二法門




20221205_「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證得阿羅漢果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證得阿羅漢果,得六種神通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足通),便想度化現世父母,以報哺育之恩。於是,尊者運用天眼通尋找母親,結果看見亡母墮於餓鬼道受苦,形貌憔悴,皮骨相連,咽喉像針一般細小。

 

尊者見狀,十分不捨,立刻取缽盛了飯菜,以神通力奉養母親。不料母親將食物往口裡放時,飯菜即化成了火焰!尊者大驚,悲痛涕泣,前去請示佛陀該如何解救母親。佛陀對尊者說:「你的母親在世時曾經毀謗三寶,不信因果正法,貪瞋邪惡,所以受此業報,其罪根深結,不是你一個人的力量所能救拔。儘管你的孝心能感動天地,但天地神祇對於毀謗三寶者必須承受的惡果也無可奈何。現在唯有仰仗十方僧眾的功德力,才能使你的母親脫離餓鬼之苦。」佛又開示:「七月十五日是十方僧眾解夏自恣日,一切眾生當在此時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於危難中者,設百味飲食,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憑藉眾僧安居期間精進修行的功德,能拔濟父母出離三塗之苦,現世父母亦得福樂綿延,吉祥如意。」

 

尊者歡喜奉行,於僧自恣日準備了珍餚、鮮果,置於盆中供養僧眾。藉十方賢聖僧的功德力,果然救拔母親脫離餓鬼之苦。尊者歡喜白佛言:「弟子之生母,得蒙三寶功德力及眾僧威神力而超生善道。未來世的一切佛弟子,是否也應奉行此法供養,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佛言:「一切眾生當於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念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供,施佛及僧,回向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道之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典故摘自:《佛說盂蘭盆經》


20221205_綠地.山僧走遍鄉間小徑

綠地.山僧走遍鄉間小徑.

松風.徐徐拂過我的心靈.

此刻.無邪的童子在席地.

佛性.就顯然在大自然前.

修行.無非就是無爭無欲.

踏步.在大地上念自性佛.

青山.綠地皆能快樂自在.

 

世世幸福

今生喜悅,來生也喜悅,

造作善業的人今生與來世都喜悅;

他(她)們滿心喜悅地察覺到曾經作過的善業。 (偈 16)

 

  曇彌是舍衛城的佛陀信徒。他很有德行,並且非常喜歡布施。不論平常的日子或特殊的節日裡,他都大方地布施食物與其它必需品給修行人。事實上,他是舍衛城裡眾多佛教徒的領袖。他有很多兒女,也像他一般,具有德行,並且喜好布施。

 

  曇彌老了快要往生的時候,請求僧伽在床邊為他唱誦神聖的經文。正當比丘們正在唱誦大念處經時,他看見六匹來自六天,佈置莊嚴的馬車前來邀請他,他告訴他們稍等一會,以免打斷經文的唱誦。但比丘門卻以為他要求停止唱誦,就停下來,並且離去。

 

  過了一會兒,曇彌告訴他的兒女,有六匹馬車正在等他。他決定選擇兜率天的馬車,並且滿懷幸福和信心地往生。有德行的人今生和來世都滿心喜悅 。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20221130_人生在世.有什麼可值得在乎

人生在世.有什麼可值得在乎. 不外乎親人.育我養我的父母.

若説佛法.就是自己修行師長. 人與人間.生活方式是最真實.

為何真實.因為優缺點都知道. 優點缺點.都是認知角度不同.

人生一場.學習包容轉念就好.


20221125_三世生死之流轉與還滅

三世生死之流轉與還滅

 

《增一阿含經》記載,佛陀因為思維「十二因緣」的真理而開悟證果,而後因為悲憫眾生,故以方便宣說此甚深難解之法,令眾生共趨於正覺解脫。因此在佛法中,有關生命現象於三世流轉的過程,乃以「十二因緣」作為主要教理。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十二有支,分別是:

1.無明

2.行

3.識

4.名色

5.六入

6.觸

7.受

8.愛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此十二因緣是在說明生命於三世生死循環的道理,共有十二個階段:

一、無明:

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以愚癡為體,以迷闇為性,不如實知見、不通達真理、與不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狀況,由此「無明」妄動,眾生就輪轉世間,故為生死根本。

 

二、行:

由「無明」引發之身、口、意造作的行為。

三、識:

由「行」所造作之業因,積聚而成生命之流的主體,稱名為「識」。

四、名色:

由「識」入胎而起的生命現象。「名」是精神現象,「色」是物質現象,「名、色」二者即是組織有情之要素。胎相初成,六入未圓,故稱「名色」。

五、六入:

當「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現象,叫作「六入」。

六、觸:

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稱之為「觸」。

七、受:

受為領納,即情緒作用,由「觸」而生起的苦樂感受,稱之為「受」。

八、愛:

由「受」而來,因苦樂而有所好惡、愛憎,稱之為「愛」。

九、取:

因貪愛而有所執取、追求,稱之為「取」。

十、有:

因愛取諸境而造作種種善惡業因,稱之為「有」。

十一、生:

因有業因,而於六道中誕生,稱之為「生」。

十二、老死:

受生之後,又因色身敗壞而衰老、死亡,稱之為「老死」。

 

上面所說之十二因緣,又可分為「三世二重因果」:

一、過去世因:

「無明」和「行」是三世生死的源頭,是為「過去世因」。

二、現在世果:

「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所現之果報,稱之為「現在世果」。

三、現在世因:

因為「愛」、「取」而於現在世造作善惡而積聚「有」業因,因此「愛」、「取」、「有」三者,稱之為「現在世因」。

四、未來世果:

由於有「愛、取、有」之現在世因,必於未來世現出生死之果報,因此「生」、「老死」即是「未來世果」。

 

換句話說,人之所以有三世生命的不斷生死流轉,就是「十二因緣」相續循環的結果。

 

佛陀在《阿含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稱為「純大苦聚集」,便是指的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是由苦集而有苦果,在受苦報的同時,又造苦因的苦集,並且循環不已。這叫「流轉門」。

 

佛陀在《阿含經》中又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滅」,稱為「純大苦聚滅」。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是由修習道聖諦,而斷苦集諦,證苦滅諦。因修道聖諦而得無漏的涅槃智,而滅無明;無明滅、則行亦滅,行滅則識亦滅,乃至生滅老死亦滅,此時便從苦諦與苦集諦得解脫,這叫「還滅門」。

 


20221120_禪坐的七支坐法是很重要的

禪坐的七支坐法是很重要的

 

經論上說:佛弟子須結跏趺直身坐。

我們日常修習禪坐何以要直身呢?那是因為心易正故。

其身直坐,則心不懶;端心正意,繫念在前;若心馳散,必須攝之令還,欲入三昧故,乃至種種馳念皆亦攝之;如此繫念,入三昧王三昧。

 

一切諸佛皆於禪定中行見諦道,進而得阿那含等果位,此是諸佛所行之常道。

 

一般團體道場,多以動態的唱誦為主,經過30年後,身體已老化衰弱,故在用功靜坐時,大部分的時間會昏沈點頭,已沒有體力、氣力去生起覺觀力,這樣子終其一生,辜負當年發心學道,殊為可惜。

 

又有許多學佛人,還沒有規畫如何用功去提升道業,就受到外凡位的祖師所影響,始終停在「業障深重」的觀念裡。

 

此生遇到了佛法卻卑視自己的無漏善根,真的很可惜!

 

願大家多多聽佛陀的話,建立起正知的理念,不要聽自己那有漏妄念的話。


20221115_走在成長的生命實相中

走在成長的生命實相中,未理解法義道理時,我們毎天過著自己現有慣性的生活。

 

有時候也會想到我們好像是有意識波動的機器人,按鈕一按,就開始一天的工作,而且日復一日地重複了三、四十年,直到生命結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能無可奈何的接受,這就是佛經中所說的業習之力。有待學佛後,從心態上提升覺知而轉念。

 

佛陀說我們須栽培自己,才能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1、知法:能各自了知地獄、傍生、餓鬼不能碰。

 

2、入法:聽經聞法後,改變自己錯誤的見解,不再心外求法,能依佛陀的教誡教授而進入無我見。

 

3、見法:依四聖諦獲得正見。

 

4、得法:隨獲一種沙門果,如初果等。

 

以上四種次第,經過自己的審知,不再停留在外凡位或只做一位宗教崇拜的信仰者。

 

願二六時中接納一切緣生緣滅的法性。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在牛津大學任教四十餘年的理察德貢布里教授,已在牛津大學執教40餘年,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佛教與巴利文研究。

 

        他說:佛教的真諦,常常被誤解、扭曲!

 

        以下,是這位英國知名佛學家, 80歲理察德貢布里教授的心得:

 

《1》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别人更純潔善良!

   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去除,

   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2》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别人更具足智慧!

   而是我被太多的傲慢包裹,

   我需要用謙卑,來體味更浩瀚的世界。

 

《3》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比别人好或壞!

   而是我了解到:眾生的平等無二!

 

《4》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因為我只能愛自己所愛的人,

   而佛陀却能愛自己所恨的人,

   並使他們具足智慧與慈悲,

   所以我選擇學佛!

 

《5》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為了從此求財得財!而是為了,

   了斷自己對一切欲望的執着!

 

《6》當我说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為了人生一帆風順!

   而是為了坦然接受無常,

   在任何殘酷的境遇下,從容如君王。

 

《7》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以愛的發心绑架他人!

   而是為了用周到的智慧,

   在隨順眾生中自利利他!

 

《8》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要逃避人世,

   追求虛無!而是深知,

   日常生活,處處是道場,

   活在當下,就是在修行!

 

《9》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的生命,並非從此不再遭遇挫折!

   而是有了佛法相伴,挫折一一轉化成,

   助我成長的因緣!

 

《10》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心中充滿無盡的感恩,

   單單想到今生有緣生而為人,

   具備修行的能力,又有機會遇善知識,

   得以聽聞佛法,就深心感動,

   因緣不可思議!

 

《11》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外在有一個神!

 

   而是我發現了:我本具的自心本性!


20221110_修行但觀自已是否正確


修行但觀自已是否正確

莫管他人對我如何評價.

對人不要違背良心道德.

背後說人壞話批評別人.

遇到事情不要與人爭論.

爭論只會讓彼此不開心.

修行無非轉念轉境而已.

出家人空空來.也會空空而去.

也帶不走.任何世間任何名利.

出家入世.只有學智慧與慈悲.

智慧.就是把大事化為沒事情.

別人批評自己.心中不為所動.

慈悲.就是把心調柔善待別人.

不會瞋心傷人.不會口出惡言.


 

古  寺  夜  誰  鄰

孤  禪  影  自  親

破  窗  風  滅  燭

窺  隙  月  尋  人

頗  得  真  寂  義

猶  留  未  了  因

晨  鐘  數  聲  動

愁  見  六  街  塵

 

慧  光   園  地

圓  通   合  十

 

人在社會.難免做人不圓滿.

人情世故.做多少就算多少.

 

做對做錯.誰都有不同意見.

問心無愧.不用太在乎別人.

 

所以人生.憨憨的退讓哲學.

 

第一第二.自己不用去追求.

 

活出自己.知足常樂就可以.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

 

一天,彌勒菩薩來到佛所,頂禮佛足後請示佛陀:「菩薩應如何行持布施,方能圓滿六波羅蜜,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若菩薩於布施中行持四法,起四種心,能圓滿六波羅蜜,得以速成無上正等正覺。四法者:首先,菩薩行布施時,心中常念,一切眾生皆依食而得以生存,亦因無食而喪命,是故上至佛陀、辟支佛,下及一切凡夫眾生,皆當平等供養、普施一切,不起分別想。

 

二者,菩薩行布施時,及於自身頭目腦髓、國家、財物,乃至妻兒,皆當歡喜布施,不生貪著想,布施發心喜悅之感,猶如將死之人忽得復生欣喜難言;且布施之誓願,亦不生執著想。

 

三者,菩薩行布施時,普施一切物與一切眾生,心不起為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想,方能具足六度。

 

四者,菩薩行布施時,應當思惟,菩薩因了達諸法體空之理,故於一切法不生執著分別,一切行中具足六度,一切時中六根寂靜,思惟禁戒。此外,亦廣發慈心,拔苦與樂,伏斷瞋恚,勇猛精進,修善斷惡,心意專注無妄,智慧廣博,辯才無礙。因此,若於布施中具足如是六度行,則能圓滿成就檀波羅蜜。」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若菩薩欲行布施時,應當發此誓願,行持四法,必能圓滿六波羅蜜,速成無上正等正覺。」彌勒菩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十九》

 

 

我們可以從信、解、行、證四個次第來實踐佛法。

 

首先在了解如何運用覺照力,覺觀力?應從何處著手?

 

雖然我們已經久聞經教,但卻發現:自己的覺觀力、覺照力,為什麼很短暫,在時間和空間上,無法長久的保任?

 

原因在我們被自己的識藴、行藴所影響,而想藴啓動習氣的染著,習氣累積太久。

 

所以,剛開始在學習覺照力或覺觀力的時候,可能沒有一分鐘,就開始胡思亂想了。

 

其次,被掉舉昏沈拖著跑也是覺觀力、覺照力無法保任的原因,其中,昏沈大部分是由於身體不健康,而累積下來,導致氣很虛弱。

 

因為氣很虛弱,雖然了解法義,但是覺照力卻無法持續五分鐘,我們可能五分鐘過後,就開始昏沉、睡覺了。

 

 

聽經聞法、慢慢理解法義後,我們以前的執有會慢慢減少,執有慢慢減少,就表示掉舉煩惱也會減少。

 

然而身體健康不健康?會帶動你,在運用覺觀力時,是否有昏沉的沉相出現。

 

因此,解決昏沉的方法,要有健康的身體。

 

建議大家,不管處在任何年齡層,要懂得以五調法,讓身體調和、保持健康。如果身體不健康的時候,很容易產生五蓋之一的昏沉蓋。

 

 

而昏沉蓋,會牽動無明,在禪坐的時候,有昏沉現象,覺觀力不清楚,都是屬於無明蓋的範圍。

 

20221105_不管你懂形式規矩多少

不管你懂形式規矩多少。

重要的是要拿佛法來對照自己,

改變修正自己,這叫修行,

即真正在實際當中運用佛法。

 

修行是心法,

切莫只在形式規矩打轉。

就在就在每一個起心動念中,

就在我們的待人處世之間。

 

學會轉念,是修行的訣竅。

停止抱怨,是修行的開始。

懂得反省,是修行的根本。

深信因果,是修行的基礎。

 

修行師友.互相扶持道心.

早晨黃昏.打坐念佛誦經.

 

時光飛逝.我們都在成長.

有苦有樂.才是生命真諦.

 

              悟出無常義

 

              緣起性空理

 

面對與珍惜.出家的人生



20221025_非思量處_十萬餘程不隔塵


20221003_如果你看不慣別人行為_這樣回向

如果你看不慣別人行為.

表示自心已經出了問題.

如果你想改變別人什麼.

其實已經自己綁住自己.

因為誰也改變不了別人.

唯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快樂.

 

這樣回向,你業障消失得很快

 

《地藏菩薩本願經》

夢參老和尚  講解

 

我們要想求福德的話——我們多分是求解脫的,但是我們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時候,你要特別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輾轉增勝——不是那個物質多少,這是一般的物質供養。

 

咱們念經的時候,咱們讀《普賢行願品》,大家都知道法供養為最。不論你念《地藏經》、念《金剛經》、念《阿彌陀經》,你念完了你要加以回向,用普賢的回向願來加以回向,你那功德就變成不可思議的功德了。你能夠把你這個念經的功德、或者修行的功德回向給現在苦難一切眾生,那對你自己,業障消失得很快。不想功德嗎?那功德就大了。

 

佛就跟地藏菩薩說:若一切眾生在做功德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回向。回者,就把我這個功德回了向給他。向給什麼呢?回向三寶,遍十方,盡法界,往下回向給一切眾生、回向給苦難的眾生,你功德就大了,所感到果報就大了。

 

假使我們在山林空曠地方,你喊一聲,四個山都回音,就響亮,很大——形容就是那個意思似的。你這個功德你自己不執著,不為了自己——咱們經常念「不為自己求幸福,當願眾生得安樂」,就這個回向心,這功德就大了,所以把三劫變成十劫。乃至於如果是你修求道的、利益眾生的話,那你未來弘法利生的時候,眷屬就很多很多的。這也是佈施功德,加上回向了,這跟以前那個不同,又進了一步,還不止這樣子。

 

現在咱們這個世界上災害頻繁,特別多,如果我們每位道友在屋子裡頭,或者你上殿、過堂當中,在你臨離開時候發回向心:把我這一次所做的功德回向給眾生,願消除他現世的刀兵、水火、飢饉、災害,那你這功德就大了。看是看不見的,摸是摸不著的,這個回向功德不可思議。你得到一文錢,變成十文,變成百文、千文、萬萬文。所以莫忘了回向。

 

 

在修補經書、修復塔廟的時候,這個國王乃至諸眾人,發願回向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離這三災八難痛苦,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願一切眾生學佛、學三寶,都能成佛道,這個福德沒法計算,無量無邊。


20221002_佛陀平等意趣_人生聚散

人生聚散.幻化夢一場.

無常一到.才知皆是空.

名利權貴.如鏡花水月.

煙花雖美.究竟化為無.

若是懂得.三千浮雲事.

曾經擁有.轉眼也過去.

知足常樂.自在心清閒.

 

佛陀平等意趣,無非欲眾生證悟一乘之妙法。諸佛大巧方便:諸佛為利眾生,大權善巧,施設無量言教,凡有所作所 說,皆為眾生成佛。然其說法,並無定相可得。依法華,如方便品所謂向佛前舉一手,低一頭 ,一稱南無佛,法華開顯,皆當作佛。這是種子說。

 

佛乃以方便善巧誘化眾生,若去煩惱,若去無明,無非為實施權。後乃開權顯實,卒使眾生了知一一方便皆為趨向於無上之一佛乘;而此一乘, 即具足無量方便乘。

 

初則為實施權,終則開權顯實。說人天善法二乘因果使歸於正。開權顯實者:則由聞法之人善根成就,或植福業或證 小果,均非究竟‧故又開示前之權巧方便因機故說,非可執著以為究竟;使其迴小向 大而真理以顯,真理既顯則權巧方便均成妙用矣。

 

開佛知見、以會一乘之教。以唯一佛乘方便說為三乘、五乘 ,而開權顯實以後會歸一乘,皆授佛記。開佛知見,以破除若二、若 三之眾生機教,而開出不二之佛知見也。

 

法華經,會三乘歸一乘:將從前方便之說,一一揭示披露, 俾皆知為無上佛果故假設誘喻,而弗復貪戀乎三乘法。佛之出世本懷。

 

法華三乘歸一乘,如經中所明聲聞等皆得授記,甚至破壞誹謗佛法如 提婆達多者,亦得授記作佛。故:若讚若謗,俱作勝緣而得成佛,諸根普被,法雨均霑。

 

 


20221001_生死之間.看起來是很遙遠.

生死之間.看起來是很遙遠.

思惟一下.卻又是短暫很近.

因為意外.什麼事都會發生.

無常一到.天人永隔留回憶.

有智慧者.不會讓時間錯過.

珍惜當下.做自己喜歡的事.

行善積德.點亮生命更美好.


1110923_頓悟入道要門論-23

頓悟入道要門論-23

大珠慧海禪師 著

問:

為有地獄,為無地獄?答:

亦有亦無。

問:

云何亦有亦無?

答:

為隨心所造一切惡業,

即有地獄;

若心無染,自性空故,

即無地獄。

問:受罪眾生有佛性否?答:亦有佛性。

問:

既有佛性,正入地獄時佛性同入否?

答:

不同入。

問:

正入之時佛性復在何處?答:

亦同入。

問:

既同入,正入時,眾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答:

佛性雖隨眾生同入,是眾生自受罪苦,佛性元來不受。

問:

既同入,因何不受?

答:

眾生者,是有相,

有相者,即有成壞;

佛性者,是無相,

無相者,即是空性也。

是故真空之性,

無有壞者,

喻如有人於空積薪,薪自受壞,空不受壞也。

空喻佛性,薪喻眾生,

 

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

 

大珠慧海禪師

師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雲寺智和尚受業。初參馬祖。

祖曰:來須何事?

曰:來求佛法。

祖曰:我這裏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

曰:那箇是慧海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何假外求。

師於言下自識本心,踴躍禮謝。執侍六載,後以受業師老,遽歸奉養;撰頓悟入道要門一卷,傳至馬祖覽訖告眾曰:越州有大珠,圓明光自在。

眾中知師姓朱,推尋依附者號師為:大珠和尚。

贊曰:

寶藏久埋  拋家外走  逢人指出  始知本有

照用無方  龍吟獅吼  入道無門  師闢其牖

 

頓悟入道要門論序

 

僧人修行.必須以戒律為師.

出外拖鉢.要具足三千威儀.

步步攝心.六根清淨不攀緣.

身穿袈裟.持戒的人天師表.

清新脫俗.身貧但道卻不貧.

平等對待.不分富貴與貧窮.

 

一分虔誠.自有一分的功德.

 

妙法蓮華經講記  上妙下境老和尚講  一四、禪定第一的離婆多一四、禪定第一的離婆多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個故事,是說在一個空亭子裡面二鬼爭屍的這件事,這件事就是這一位離婆多(亦云離越),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還沒有做比丘。有一個夜間,他在一個空亭子裡面止宿,在宿的時候來一個小鬼,這個小鬼擔了一個死屍過來;不一會兒,一個大鬼又攆過來了,那麼就和這個小鬼爭這個死屍,最後說:﹁這樣子,這個亭子裡面有個人,請他做證明,究竟這個死屍是誰擔來的?」

離婆多他心裡一想:這個鬼是很厲害地呀!我說真實,我也可能是沒有命了;我不說真實話,當然也會沒有命了,那我還是說真實話!就說:﹁這個死屍是小鬼擔來的。」那麼這個大鬼說是:﹁小鬼擔來的?我不聽那一套!」就把這個離婆多的一個臂,一下子就拿下來了。一拿下來,這個小鬼就把死屍的臂拿下來給他裝上、安上去;那麼這個臂、那個臂、乃至全身都拿掉了,又都用死屍給他裝上去。然後那兩個鬼就把拿過來的離婆多的這些零件、這個身體都吃光了;吃光了、抹抹嘴就跑了,兩個鬼都跑了。

他心裡面感覺很奇怪,這我的身體都被他們拿去了,現在我身上都是死屍的身體,這個不是我的,我的身體沒有了,為什麼還有個身體,這個不是我的身體還能隨著我走呢?那麼他就各處跑,向人家提這件事。後來跑到廟裡面,跑到祇園精舍問諸比丘說:「誰是我?」這些比丘說:「哎呀!這個人說這種話,可以出家做比丘,可以得初果須陀洹的,可以得聖道的。」那麼就是出家了。

 

離婆多這個人,他出家以後是禪定第一,其心寂靜不倒亂。有個齋主供養他很久一個時期,他到那一家去乞食,乞食很多年了,他都不知道這個齋主姓什麼、叫什麼名字的,不知道!在過去的時代,這個禪宗的門下,有些人用功參禪,大家鄰單,就在他旁邊住宿的修行人他都不認識,也不知道鄰單的、旁邊睡覺的這個人叫什麼名字,他都不知道。這可見這個用功的人,這個心不二用的境界。

 

虔誠禮佛.一柱清香飄.

戒定真香.佛佑諸眾生.

恭誦經文.消災解厄運.

一片丹心.梵音傳三千.

我心聞道.千百劫福份.

瑤台極樂.只問一念心.

青山雲冉.靜思紅塵夢.


20220819_心靈語錄


20220818_地藏王菩薩



20220813_菩薩有四種宮


20220803_一足踏天下



20220802_般舟三昧經



20220801_佛堪與四生、六道為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