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參法行 (第三三 ---四三參法行 )

釋隆門 圓通法師



善財參法行-第四三參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三參

 

善知識:遍友

 

從天宮下,漸向彼城。至"遍友"所,禮足圍遶,合掌恭敬,於一面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遍友答言:「善男子!此有童子,名:"善知眾藝",學菩薩字智。汝可問之,當為汝說。」

 

 

 

遍友者,善知識謂為童蒙師,遍與眾生為善友故。

 

居迦毗羅者,初天主光,正念無失,彼得菩薩解脫,名無礙念清淨莊嚴。次善知遍友,可為世師,不立法門,亦居迦毗羅城。引善財參訪善知眾藝,學菩薩字智,略有四義:

 

1.與眾藝同法門故。童子師遍友,為幻智師,善知眾藝童子教導幻智字母,也就華嚴四十二字母。字智之門,光中智相無盡。無盡則誠願不違,還歸幻住。

 

 

 

2.法有所付,顯流通故。菩薩勤修地法,初門因位,若言相及得果。得者,即正證出世間智故。果者,因證智力,得於世間出世間智故。

 

 

 

3.表一切法門遍者,體無二故。相即方便智,得即根本智,果即後得智。隨緣凡俗,故名世間。無分別故,復名出世。一真法界,皆菩提體,受用身土,教化眾生。遍覺三乘不思議境,法身同故。

 

 

 

4.表無所得,方為得故。澄渟清淨,即真解脫。金剛三昧,亦金剛智,利無不摧,能壞塵習。菩提智者,覺諸法故,及所斷所知,兼斷煩惱,種種體用,通於根本及與後得。

 

 

 

善財初見文殊,寄十信位。德雲比丘至釋女瞿波,寄三賢十聖位。摩耶下,寄等覺位。後善財見普賢便得因圓。

 

經云:時善財童子,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內,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眾生。

 

又云:善財童子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諸佛剎海,過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談一乘之要軌,尋一真之玄旨,卻覽諸經,通方之洪規,無量劫修行萬行,心不疲倦,塵塵皆佛,生生亦然。遍一切剎微塵等諸劫,修普賢行,方是一乘之中、別教一乘不共圓因之門。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二參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二參

 

善知識:天主光

 

法門:無礙念清淨解脫門

 

佛母摩耶告善財:善男子!於此世界三十三天,有王名:正念,其王有女名:天主光。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善財遂往天宮,見彼天女…天女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無礙念清淨莊嚴"。我以此解脫力,憶念過去,有最勝劫名:青蓮華。我於彼劫中,供養恆河沙數諸佛如來…又,彼諸佛從為菩薩住母胎時,誕生之時,行七步時,大師子吼時,住童子位在宮中時,向菩提樹成正覺時,轉正法輪現佛神變教化調伏眾生之時,如是一切諸所作事,從初發心乃至法盡,我皆明憶,無有遺餘,常現在前,念持不忘。

 

又憶過去劫名善地,我於彼供養十恆河沙數諸佛如來。又過去劫名為妙德…又劫名無所得…又劫名善光…又劫名無量光…又劫名最勝德…又劫名善悲…又劫名勝遊…又劫名妙月,我於彼供養七十恆河沙數諸佛如來。

 

 

 

爾時善財續參善友天主光,自42參至50參有十善友分九會。天宮下,別明會緣,然位德已極,託跡凡流,深悲相續,破闇光明,由定而發,不標神異,但以法利人。天主光即幻智念力善友,念清淨光明,故名天主。無礙念清淨,悲智勝用無礙,光淨自在,破暗義故。

 

 

 

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是花,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龍樹偈云:「不從虛空有,亦非地種生,但從煩惱中,而證成菩提。」無礙念清淨解脫門,謂以一念無礙智,普觀三世無不明現。無去來今為無礙念,不雜異念為清淨念。念佛功德,有益悲智,故曰莊嚴。

 

 

 

天主光告善財乃往古今,供養諸如來行修無盡,如是憶下總結多劫,非唯憶念,亦於彼多劫多佛,聞此法門。法謝名過,未生名未,生已未滅假名現在,劫名各不同,皆因法立,時無別體。

 

 

 

天主光天女告善財言:「善男子!如是憶念恆河沙劫,我常不捨諸佛如來應、正等覺,從彼一切諸如來所,聞此無礙念清淨莊嚴菩薩解脫,受持修行恆不忘失…我唯知此"無礙念清淨解脫"。

 

 

 

光明覺品云:佛法微妙難可量,一切言說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體性寂滅無諸相。天主光天女言,先劫所有如來,從初菩薩,乃至法盡,一切所作,我以淨嚴解脫之力,皆隨憶念,明瞭現前,持而順行,曾無懈廢。善男子!我唯知此"無礙念清淨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出生死夜朗然明徹,永離癡冥未嘗惛寐,心無諸蓋、身行輕安,於諸法性清淨覺了,成就十力開悟群生。

 

 

 

天主光結勸修學,指示後友,結有剎塵,並須修學。我已修證,決定無疑。善男子汝向所門下,此迦毗羅城有童子師,名曰遍友。天主光住三十三天者,是摩耶捨化所生天也,則知摩耶非獨在天,故晉經云在迦毗羅城耳。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一參(1)(2)(3)(4)(5)(完)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一參(1)

善知識:摩耶夫人

法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欲詣摩耶夫人所,即時獲得觀佛境界智,作如是念:「是善知識,遠離世間,住無所住,超過六處,離一切著,知無礙道,具淨法身。

以如幻業而現化身,以如幻智而觀世間。以如幻願而持佛身…所有諸相皆一相身…普於十方而化現身、住於三世無變異身、非身心身。

猶如虛空,所行無礙,超諸世眼,唯是"普賢淨目"所見。

如是之人,我今云何而得親近承事供養、與其同住、觀其狀貌、聽其音聲、思其語言、受其教誨?」

 

摩耶者,昔云天后,有云幻生,得幻智門,此云幻術夫人。天后生佛七日,命終生忉利天。迦毗羅城,顯常不滅矣。云此世界者,亦表即佛境界,得觀佛境智。

說於摩耶,或云是實,或云是化,即法界實德,人法圓滿。別明觀,總念勝德,已能暗合願智幻門,後隨意生下別念一十七身,唯普眼見。

 

能暗合願智幻門者,具淨法身,以如幻業而現化身,以如幻智而觀世間。

冥契下,天后所現者,下見正報現無量身雲,今不云見,已知現身,故云冥契。但總意若別配之,此十七身,攝下經中四十身。四十身各有二句,上標下釋--

1.隨意生身,即總顯隨願。

2.無生滅身,即下二色身,謂不生色身,無生起故;不滅色身,常寂滅故。

3.無來去身,即下二身,謂無去色身,於一切趣無所滅故;無來色身,於諸世間無所出故。

4.非虛實身,亦攝二身。非實色身,得如實故;非虛色身,隨世現故。

5.不變壞身即不壞色身,法性無壞故。

6.無起盡身即不生色身,隨眾生身、眾生業而出現,恆現色身盡眾生界而無盡故。

7.所有諸相皆一相身,一相色身,無相為相故。

8.離二邊身即是通意,皆事理無滯故。法性色身、性淨如空故。大悲色身、常護眾生故。離有邊、離空邊,有智不住生死、有悲不住涅槃。

9.無依處身即無處色身,恆化眾生不斷絕故。

10.無窮盡身即無盡色身,盡諸眾生生死際故。

11.離諸分別如影現身,即無分別色身,但隨眾生分別起故;又如影色身隨願現生故。

12.知如夢色身,隨心而現故。

13.了如像身普對現色身,以大自在而示現故。猶如明鏡,質對像生。

14.如淨日身即清淨色身,同於如如無分別故。

15.普於十方而化現身,即下化一切色身,隨眾生心而現前故。

16.住於三世無變異身,即無動色身,生滅永離故。

17.非身心身即下云:如是身者非色,所有色相猶如影故,乃至離識。菩薩願智空無性故,以一切眾生言語斷故、已得成就寂滅身故。

 

結云,猶如虛空所行無礙,超諸世眼,唯是普賢淨目所見。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一參(2)

善知識:摩耶夫人

法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有主城神,名曰:寶眼…作如是言:「善男子!"應守護心城"。謂: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莊嚴心城…以一切智了諸法性。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何以故?蠲除一切諸障難故…菩薩摩訶薩以離如是諸障難故,若發希求善知識心,不用功力則便得見,乃至究竟必當成佛。」

 

心表心地,城表佛之宮殿,行德莊嚴所成。

心城,象徵修持十度所生功德。經云:皆於無量不思議劫,嚴淨如來所居宮殿。

城神顯教修心,令護心城,是知無有一事非法門矣。

心名之為城者,中有正覺法王,萬德所聚故。有三十門中,明十度行。

 

十一句即淨治地法十種勝行: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治地法,即成就世智,故能普曉眾生。

 

爾時,有身眾神名:蓮華法德及妙華光明…於善財前,以妙音聲,種種稱歎摩耶夫人,從其耳璫放無量色相光明網,普照無邊諸佛世界…然後還來,入善財頂,乃至遍入身諸毛孔,善財即得淨光明眼,永離一切愚癡闇故。得離翳眼,能了一切眾生性故。得離垢眼,能觀一切法性門故。得淨慧眼,能觀一切佛國性故。得毘盧遮那眼,見佛法身故。得普光明眼,見佛平等不思議身故。得無礙光眼,觀察一切剎海成壞故。得普照眼,見十方佛起大方便轉正法輪故。得普境界眼,見無量佛以自在力調伏眾生故。得普見眼,睹一切剎諸佛出興故。

時有守護菩薩法堂羅剎鬼王,名曰善眼…作如是言:善男子!菩薩成就十法,則得親近諸善知識。所謂:其心清淨離諸諂誑,大悲平等普攝眾生…心常隨順諸善知識。

 

身眾神密加授法,初讚佛母功德,放光加被,後善財獲益,即具十眼功德。

所謂十眼不思議身者,十身無礙故。出現品云: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故。如來縱然在一塵之中,亦全法界之廣大身,皆具在故。

 

時有羅剎守護下,教求友之方,又法堂羅剎鬼王名曰善眼,教授菩薩成就十法,則得親近諸善知識。守護攝持者,善守根門,善眼觀之,攝散持德,則遠魔矣。三毒內著即為魔業,今守護覺察,魔如之何,即解脫道也

 

初主城神顯教修心,次身眾神密加授法,後法堂羅剎教求友之方。

初先教十法增其智,後示三昧息其亂,釋有十心:直心、悲心、智心、進心、信心、深心、慈心、淨心、益心、常心。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一參(3)

善知識:摩耶夫人

法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善眼羅剎告善財言:佛子!菩薩成就十種三昧門,則常現見諸善知識。何等為十?所謂:法空清淨輪三昧…常於一切善知識所無過失三昧…得此三昧已,悉知諸佛體性平等,處處值遇諸善知識。

 

凡夫染境,二乘捨境,權教縱觀空有互陳。若圓修者,觸目對境,窮盡法源,不取不捨。法空無盡清淨輪者,此為見友之本三義如空:一如空無盡。二如空心淨,謂不取相、惑不能染。三如空圓滿,無處不有故。

 

央掘經云:摩訶衍者,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了分明見,具足無減修等。又云:所謂眼入處,於諸如來常,明見六入門,具足無減修,聞嗅嘗觸,皆同眼也。前明六根,後十二入皆悉具足,無所缺減。如是見依報,觸境皆佛,故云不捨離無缺減。

 

善男子菩薩成就下,初得見善知識,次當得法,後則處處皆遇善友。處處遇友者,定慧雙遊,並為道器,無境不契,則真友懸通,能如是行,護正法堂也。

 

說是語時,善財童子仰視空中而答之言:「善哉善哉!汝為哀愍攝受我故,方便教我見善知識。願為我說:云何往詣善知識所?於何方處城邑聚落求善知識?」

 

羅剎答言:

善男子!汝應普禮十方,求善知識;

正念思惟一切境界,求善知識;

勇猛自在遍遊十方,求善知識;

觀身觀心如夢如影,求善知識。」

 

慈氏云:非是法器人,與佛子同住,設經無量劫,不知其境界。

善財明見六入門,歷七覺支、八正道、九次第定、佛之十力,修學逐漸接近佛慧,為能成就清淨圓滿法身,與一切功德相應。但約證法性,而成就佛功德而言,為法性等流身所攝。說如來藏,如來常樂我淨,為無缺減也。故光明覺品云:如來所轉妙法輪,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聞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見佛。能如是行,是為守護正法堂也。

 

羅剎答言,求於摩耶,答以四法:1.以友無不在故。2.友以法為體故。3.身同友遍故。4.智與境合故。

如影如夢,又離境界相,則離心緣相求善友者,能與善知識相會。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一參(4)

善知識:摩耶夫人

法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爾時,善財受行其教,即時睹見大寶蓮華從地湧出…於其臺上,有一樓觀,名:普納十方法界藏。奇妙嚴飾,金剛為地,千柱行列,一切皆以摩尼寶成…其樓觀中,有如意寶蓮華之座,種種眾寶以為嚴飾…天諸采女種種妙音歌讚如來不可思議微妙功德。

 

爾時善財下,見敬諮問,初明見因,即受行教故,然其受行實通三位。羅剎在近,又教求友,故偏牒也。即時下,正明覩見,先見依,後見正。大寶蓮華從地湧出,從法性地而出現故。明蓮華所證法界自性無染,故曰蓮華。無明既開,不離心內,如從地涌,亦表性淨萬行之因。此即十定中普賢之華也。

 

初見蓮華,次見樓閣,後見寶座,金剛為地,千柱行列。於其臺下,明臺上樓觀,謂能證權實二智,依於所證而重現故。智無外,普納十方,總攝五位,自分勝進,故云千柱行列。其一一事,皆有表法。樓觀下,明樓中寶座,即智體自空,故云樓中有座。空具性德,故廣顯莊嚴。

 

善財見如是座,復有無量眾座圍遶,摩耶夫人在彼座上,於一切眾生前,現淨色身

…清淨色身,同於如來無分別故…現如是等無量色身,饒益眾生。集一切智助道之法,行於平等檀波羅蜜,大悲普覆一切世間…獲深忍海,具眾定門……修習一切如來功德,出生一切菩薩智慧。常樂觀察一切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成就所行之道。常勤守護一切眾生,常樂稱揚諸佛功德,願為一切菩薩之母。

 

善財明見善友正報,先明身相,後顯身業。先明萬類難思身,後明一類超勝身。前中又二,先明別相,後顯通體。有四十身,或唯約事,如普遍色身。或唯約理,如不生不滅身,以無生起,滅亦不為滅故。或事理交徹,如無生不生色身,以事顯理故。

 

身者,明其通體,謂離有取蘊故。明身業中十度行,後明福智行--

初明檀那,以是最初,故說大悲。

次持戒,出生如來下,淨戒能增長菩提法,攝佛善故。

三習進,觀察思惟下,諦察法忍。

四精勤下,精進能忍。

五住於平等,具眾下而定。

六恆轉不懈下,善能了知實相,具足般若。

七見如來下,方便行。

八成就大願下,願不退轉。

九心恆遍入下,遊戲如來諸自在力,成力度。

十佛智光下,佛智成。

波羅蜜行,依六度說。若依十度,"方便"助布施、持戒、忍辱。"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修習圓滿一切如來種種功德下,明二嚴行。菩薩行不出福智,長養福智之體。出生一切諸菩薩地,明福智之位。積集下,通明福智,亦兼神通。勇猛下,具福智資糧。普遍結成福智成就下,常樂稱揚菩提分法行,恒勤守護,教化眾生行,為佛母者,是其本行故。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一參(5)

善知識:摩耶夫人

法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爾時,善財童子見摩耶夫人現如是等閻浮提微塵數諸方便門。既見是已,如摩耶夫人所現身數,善財亦現作爾許身,於一切處摩耶之前恭敬禮拜,即時證得無量無數諸三昧門,分別觀察,修行證入。從三昧起,右遶摩耶並其眷屬,合掌而立,白言: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教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識,親近供養。我於一一善知識所,皆往承事,無空過者;漸來至此,願為我說:菩薩云何學菩薩行而得成就?」

 

善財見於摩耶夫人,設敬證入得見佛母,源自道已深故,現身等彼,住體遍應 (十玄門中,同時具足相應門) 。

住體遍應者,此即緣起相,門中三義:1.諸緣各異義2.互遍相資義3.體用無礙義。

言住體,即諸緣各別。

言遍應者,即互遍相資,即住體而遍應,體用無礙也 (十玄門中,因陀羅網境界門) 。

 

上言摩耶萬類殊應,即異體中多。今此善財一類之身,遍對摩耶,即同體中多。若約摩耶佛母,善財不別而遍應(十玄門中,一多相容不同門)。同異雖殊,住體遍應,義無別也。摩耶亦是同體一即多,以隨所應異,無二體故(十玄門中,秘密隱顯俱成門)。

 

自言非一處住、非多處住,善財亦是同體多即一,諸處善財即一身前之善財故。(十玄門中,諸法相即自在門、十世隔法異成門)

又二聖互望,並含同體異體,以一摩耶應多善財故。(十玄門中,托事顯法生解門)

此即摩耶為同體,以多善財對摩耶故,即善財異體。(十玄門中,主伴圓明具德門)

 

摩耶告善財言文殊等者,若約等覺,則因位極故。若約會緣,從初發心,一一善友,皆是所會之緣,同入此故。

 

摩耶答言:

「佛子!我已成就"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是故常為諸菩薩母。」

 

佛母示己法界,初名體、後業用及根源。

"大"有二義:1.願大,願為一切諸佛母故。2.智大,智亦有二,權智即能起大願,能成幻事。實智即是般若,生佛真身。

"幻"有二義:1.願智體虛,當相名幻,故經云: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故能無不為也。2.即智所作,生佛之義,謂於己身不壞小而廣容,即十玄門中廣狹無礙門。若於佛身無生而現起,即事理無礙。

 

願收普賢,智收文殊,願智相融,皆是大幻,成不共般若,故生佛也。無願不收,無智不攝,皆入大幻,亦名佛母。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一參(完)

 

善知識:摩耶夫人

 

法門: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摩耶夫人告善財言:佛子!如我於此閻浮提中迦毘羅城淨飯王家,右脅而生悉達太子…我於淨飯王宮,菩薩將欲下生之時,見菩薩身一一毛孔咸放光明,名:一切如來受生功德輪…彼妙光明入我身時,我身形量雖不逾本,然其實已超諸世間。所以者何?我身爾時量同虛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諸宮殿故… 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世界諸如來所、菩薩眾會,及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乃至色界諸梵天王,欲見菩薩處胎神變,恭敬供養,聽受正法,皆入我身…然我此身本來無二,非一處住,非多處住。何以故?以修菩薩大願智幻莊嚴解脫門故。善男子!如今世尊,我為其母;往昔所有無量諸佛,悉亦如是而為其母…未來世中,彌勒菩薩從兜率天將降神時…我於彼時,亦為其母,如是次第…

 

 

 

乃往古世…有轉輪王名大威德。彼王城北,有一道場名:滿月光明。其道場神名曰:慈德。時,有菩薩名:離垢幢,坐於道場,將成正覺。有一惡魔名金色光,與其眷屬無量眾俱,至菩薩所。彼大威德轉輪聖王已得菩薩神通自在,化作兵眾,其數倍多,圍遶道場;諸魔惶怖,悉自奔散;故彼菩薩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道場神豈異人乎?我身是也。轉輪王者,今世尊毘盧遮那是…過去、現在十方世界無量諸佛將成佛時,皆於臍中放大光明,來照我身及我所住宮殿屋宅,彼最後生,我悉為母。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

 

 

 

佛母告善財言,佛子,如我下別有四:1.現為遮那母2.為過去諸佛母3.此世界下,為賢劫千佛母,通三世故4.於三千下,結通橫豎無窮。悉達多,其意「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薩婆曷剌他悉陀」,意為「一切義成」。後又善男子我於淨飯王宮下,別顯生佛之相,於中有四:1.謂一光入身,又彼光中下,光中現神變,光現八相。見如來下現因果,現難思身容十方。2.正明自在入胎,謂眷屬翼從,菩薩現神通,又以神力下光明息苦,為救護下現變入胎。彼諸菩薩下,入已遊步。3.於念念中,腹包眾海難思,舉此類於百億。4.世尊下,為過去佛母。賢劫之中,為賢劫千佛母,義通三世。三佛過去遮那,現在彌勒等未來故,列餘九百九十五佛,皆為其母。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於此華藏下,結通橫竪無窮悉為其母。

 

 

 

彼王城北下,有佛將成,魔擾如來,聖帝助降,表智王助體,本覺現故。道場神興願,作是願已,歷事增修。結會古今,於中二,先結示其人,後我從於彼下,結成果用。發心有初,何言過去,此有二義:1.約發心之後,論過現等。2.發心之始,後身不知,亦無定始。

 

 

 

遮那佛母,謂時經三際,處盡十方,舉一収盡,現未佛母。皆於臍中放光明者,生長同氣,佛佛皆從無二理生,能生所生,同一味故。願則有始,為母無初。如以始覺同於本覺,始本無二,始亦無初,況念劫圓融。

 

 

 

摩耶佛母,具此大願智幻解脫門,即為一切佛母。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以即體之用,一即多故,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釋智幻之義。一佛有一切母,但約女,男有此願,亦為其母。是則摩耶成佛,亦是所生;遮那具願,亦能生矣,方是華嚴生佛之義。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零參(5)(完)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參(5)

善知識:瞿波釋種女 (寄十地-法雲地)

法門: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門

時,有母人名為善現,將一童女名"具足妙德",顏容端正,色相嚴潔…見其太子言辭諷詠,心生愛染,而白母言:『我心願得敬事此人,若不遂情,當自殞滅。』母告女言:『莫生此念。此甚難得。此人具足輪王諸相…我等卑賤,非其匹偶。此處難得,勿生是念。』彼香芽園側,有一道場名法雲光明。有如來名勝日身…彼童女暫時假寐,夢見其佛…從夢覺已,空中有天而告之言:『勝日身如來,於法雲光明道場成等正覺已經七日羅伽、梵天乃至色究竟天,諸地神、風神、火神、水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園神、藥神、主城神等,為見佛故,皆來集會…

 

女母為其太子而說頌言:太子汝應聽,我今說此女,初生及成長,一切諸因緣。太子始生日,即從蓮華生,其目淨修廣…福智所莊嚴…宜應事太子。太子入香芽園已,告其妙德及善現言:『善女!我趣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於盡未來際無量劫,集一切智助道之法,修無邊菩薩行…當令一切如來種性不斷…當令一切眾生普歡喜…如是一切內外所有,悉當捨施,無所吝惜。當於爾時,汝或於我而作障難:施財物時,汝心吝惜;施男女時,汝心痛惱;割肢體時,汝心憂悶;捨汝出家,汝心悔恨…

 

爾時,太子聞勝日身如來名,生大歡喜,願見彼佛,以五百摩尼寶散其女上,冠以妙藏光明寶冠,被以火焰摩尼寶衣。其女爾時,心不動搖,亦無喜相;但合掌恭敬,瞻仰太子,目不暫捨。其母善現,於太子前而說頌言:此女極端正,功德莊嚴身,昔願奉太子,今意已滿足。持戒有智慧,具足諸功德,普於一切世 最勝無倫匹…此女心不恃,色相及眷屬,但以清淨心,恭敬一切佛。

 

爾時威德主太子下,太子問因,先總呵女過,後別問因緣。五十七偈約分為二,初有六偈,序世妄情以女為德,餘偈正呵女過為障道源。前是邪見妄計為善,今是智人說為過原。菩薩為法下,結過成觀。初令攝而遠離,謂不攝同二乘。不離自傷害,若自有縛,能解彼縛,不捨不隨是菩薩道。

後五偈正結成觀,成其五觀,初令修不淨觀2.修無常觀3.修苦觀。憂懼即苦,故涅槃云:「因愛生憂、因愛生畏,若離貪愛,何憂何畏。」4.修空無我觀。空故無著,無我故自他平等,皆為親想。5.結歸不淨誡勿被傷,故隨好品云:「譬如劫火燒須彌山,貪欲纏心亦復如是。」

 

爾時太子問已,女母代答,明有德無過,亦不屬緣,故應納受。太子邀問,謂女過既深,為障不淺,若不障道當遂所求。女敬順從,先長行,忘苦仰德,希同勝行,此即正當發菩提心,後勸詣如來。太子攝持。由聞發心。又聞如來心大歡喜,知堪同行不障道故。

 

隨念智力,謂過去境,本生本事,住宿世故。宿住而起隨念,念俱行智,名宿住智力。瑜伽云:若知前際隨念一切趣因,是遍趣力。若知前際名姓苦樂等事,名宿住力。知業因緣相續,則名為明。智中知彼修因,則與遍趣何異。遍趣行兼能知果,戀慕所行,勵志追尋。

 

妙德女見佛出生,即具淨目,常守本願下,觀佛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大悲性空,即是佛家。不住生死涅槃為究竟住,調化功德常住大悲,趣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嚴淨一切佛國土,即隨佛本願。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四十參(完)

善知識:瞿波釋種女 (寄十地-法雲地)

法門: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門

佛子!我唯得此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究竟無量諸方便海,為一切眾生現隨類身…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此世界中,有佛母摩耶。汝詣彼問…

 

十地勝進,破和合識,從破和合識下,辨果也。謂本以不生不滅與生和合,名阿賴耶識。今破和合識,由滅生滅之相,顯其不生不滅之性,顯現法身非心意識之所能得,唯如智所依,成於智身。

 

菩薩照寂,故云深入。各又以菩薩為首,總顯菩薩益生,見者不空,長行所無、長行語真,淨發心故。但論德女生染心之益,收其雜善。染心者,非世俗五欲,而是見佛及菩薩諸劫所行道,無邊劫修行,總結不窮深廣之境。

 

釋女瞿波,廣說已周,臨行再述,顯慇懃故。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指示後友,言此世界中蓮華座者,此座不言在何所,但言此世界中。從摩耶下有十一人,明會,緣入實相;會前差別之緣,令歸一真法界,生於佛果,如摩耶為佛之母。

 

佛母摩耶下有十一位善知識,曰會為十會,然曰法門者唯九。

摩耶既會緣入實,何得更須十會善知而修?

謂總別相會,非別無以成總故,又顯是所會之緣,摩耶得智幻法門,末後亦得幻住,始終相會。該於中者,總別圓融,歸實無二故。

語十表其無盡,無盡之緣,皆成摩耶之實德故。後當同等覺,方能親生佛故,等覺卻入重玄門中。

 

佛母摩耶下多明入俗—一

初天主光,且須正念無失。總釋諸會有二意1.即等覺入俗之意2.前別明會緣,後歸此實。正念無失者,彼得菩薩解脫,名無礙念清淨莊嚴故。

次善知遍友,可為世師,不立法門。

三、善知眾藝童子幻智字母,也就是華嚴四十二字母,謂遍窮眾藝字智之門,無依無盡,無著清淨,清淨則淨智光明,光中智相無盡。無盡則誠願不違,還歸幻住。

四、無依無盡,則賢勝優婆夷得無依處道場,又得三昧名為無盡故。

五、無著清淨,即堅固解脫長者,得解脫名無著念清淨莊嚴故。

六、清淨即淨智發光者,即妙月長者,得解脫名淨智光明故。

七、發光則智相無盡者,即無勝軍長者,得無盡相解脫故。

八、無盡則誠願不違者,即最寂靜婆羅門,得解脫名誠願語故。

九、會緣總結,能還歸幻住者,即德生有德得幻住法門故。

 

古來諸德,皆為會緣入實相,實中顯妙相,勝義當同等覺,等覺亦是十地勝進。云何會耶?謂會前諸位差別之緣,開合不定,義理又多,令歸一實,生於佛果。猶如摩耶夫人,能生佛故,善財續參佛母摩耶。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九參(2)(3)(完)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九參(2)

善知識:妙德圓滿嵐毘尼林神(寄九地-善慧地)

法門: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門

云何名"願常供養一切佛受生藏"?菩薩初發心時,作如是願:『我當尊重、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修諸功德,恆無休息。』是為菩薩為一切智始集善根受生藏。

 

供養佛藏中,言初發心時者,即十信發心。賢首品云:常欲利樂諸群生,莊嚴國土供養佛。故文中云: 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菩薩初發心時,始集善根,嚴土受授,皆正行供養故。

 

云何名"發菩提心受生藏"?此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大悲心…起供養佛心…起普求正法心…起一切智願心,盡未來化眾生不休息故。菩薩以如是等佛剎微塵數菩提心功德故,得生如來家。

 

第二發菩提心受生藏者,即十住發心,釋有十心,皆菩提心相。具有大悲大智願等,結有佛剎極微塵數菩提功德,即是心相。廣如德生慈氏處說:得生如來家者,恐人誤為初地生如來家,文中所謂是生十住菩提心家。

其中略有六位:1.初住,生菩提心家。2.四住,生聖教家。3.初地,生真如家。4.四地約寄位生,出世家。5.八地生無生法忍家。6.如來地,究竟生如來家。

 

云何名"觀諸法門勤修行受生藏"?此菩薩摩訶薩,起觀一切法門海心,起迴向一切智圓滿道心…起善學一切威儀、修菩薩功德、捨離一切所有、住無所有真實心。

 

第三觀諸法門藏者,謂既巳發心,當修勝觀。釋中十句中,先觀法門海,迴向一切智以行願相資,後於諸威儀下,別明皆通行向,餘八通行向。

 

云何名"以深淨心普照三世受生藏"?此菩薩具清淨增上心,得如來菩提光,入菩薩方便海,其心堅固猶若金剛…普為眾生作所依處。

 

第四淨心藏中,契理斷障名深淨心,即淨心地。

佛菩提光明遍照者,明心菩提,故云光明。言得如來菩提光者,明心菩提故。

其心堅固猶若金剛者,已證理故,堅如金剛,已得離生道故,捨諸有趣。

 

入菩薩方便海者,證真了俗故,捨諸有趣,亦由已斷異生性故。

成就自在者,分身百剎故。修殊勝行者,淨治地法,成十大願起信慈悲十種行法。

具菩薩根者,由證信故,五根明利。又大悲為首,故悲為根,所知已斷,故心明潔。

 

得勝進為長善心,證不退,名為不動。願善決定為大願力。

十願成熟,故"願"不動,同佛證如,故得佛護,分別頓盡,名壞諸障,具上諸德,同佛證如,故得佛護。十二煩惱所知分別頓盡,為壞障山,堪與眾生為所依怙。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九參(3)

善知識:妙德圓滿嵐毘尼林神(寄九地-善慧地)

法門: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門

云何名"平等光明受生藏"?此菩薩具足眾行,普化眾生;一切所有,悉皆能捨;住佛究竟淨戒境界…悟入一切真實法性;一切世間,見者歡喜,善能修習如實法門。

 

第五平等光明藏者,二地已證如起行,為平等光,初有六度,即從二地至第六地。

唯第二地具初二度(布施、持戒)。

故地經云:遠離慳嫉破戒垢故,以未持戒檀未淨故,其住佛境界。即上攝佛善具足安忍,下四度度各一地,從得一切法差別光明下,皆第七地。

七地得無生忍光明故,入一切真實法。戒、忍進等者,等取禪慧各一增故。業善巧見者,必功用行滿,又以無功得諸行故,為勤修差別,能證實際,為如實法門。

 

云何名"生如來家受生藏"?此菩薩生如來家,隨諸佛住,成就一切甚深法門…如問而對,辯才無盡。

 

第六生如來家藏者,已得無生忍,契同法性,為生佛家,願度增上。

初至為生佛家,持戒離垢,得無生忍,生家契同法性,隨諸佛住。

 

佛住甚深法性故,即淨忍分。成就一切甚深法門下,皆得勝行分。

其願度增上,具三世已,善根一體。得一切佛下,同無功用之善根故,同契無生法忍體。從惑等下,具出世白淨善法。

 

無性攝論云:謂佛法界名如來家,於此證會,故名為生。此即通意,亦屬初地。

細論生家。乃有多種:一者初住生菩提心家。二第四住生如來教家。三者初地生真如來。四第八地生無生忍家。五者佛地為究竟生佛家也。

 

今即八地,十句皆得勝行分,於中明深行勝。上皆前經不可知義,經安住已下,正行廣大入諸三昧下,離障寂滅,即三輪化益。

 

云何名"佛力光明受生藏"?此菩薩深入佛力,遊諸佛剎心無退轉…諸佛說法皆如谷響,開示法界咸令究竟。

 

因佛勸起,能頓修行,名佛力光明。無功用修,故無疲厭等。

因佛力下,遊剎起行速疾,從了一切下,是淨土分中事,於三世間得自在故。初二器界自在,次二正覺,後三眾生,說法度生故。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九參(完)

善知識:妙德圓滿嵐毘尼林神(寄九地-善慧地)

法門: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門

嵐毘尼林神告善財言:善男子!當我見佛於此四天下閻浮提內嵐毘尼園示現初生種種神變時……皆有如來示現受生種種神變,如是念念,常無間斷。

 

善財童子白彼神言:「大天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答言:「乃往古世…有世界名為普寶,劫名悅樂,八十那由他佛於中出現…有一王都名須彌莊嚴幢,其中有王名:寶焰眼,其王夫人名曰:喜光。如此世界摩耶夫人,為毘盧遮那如來之母;彼世界中喜光夫人,為初佛母,亦復如是。其喜光夫人將欲誕生菩薩之時…有乳母名為淨光…諸天王眾授與乳母。乳母敬受,生大歡喜,即得菩薩普眼三昧。得此三昧已,普見十方無量諸佛,復得菩薩於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彼乳母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我從是來,念念常見毘盧遮那佛,示現菩薩受生海調伏眾生自在神力…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微塵之內,皆現菩薩受生神變…一一塵中無量佛剎…皆有如來示現受生種種神變, 如是念念,常無間斷。

 

妙德圓滿嵐毘尼林神答本生因緣,先長行,中有六:1.古世佛興2.其四天下,顯昔父母3.其喜光下,於嵐毗林園畢洛叉樹下菩薩誕生4.觀佛得法5.結會古今。

佛興則莊嚴德藏,於一莊嚴下別,於中:

一者嚴剎,以無嚴而嚴故,又總攝三世所有莊嚴。嚴於一剎,一切佛剎皆如是故。二示現下調生不息。三諸佛法海下,現覺佛境。四現不思議下,示佛自在。五於諸眾生下,轉法益生。六普於十方下,常近諸佛。七無量法雲下,圓音演法。八住一切處下,遍修諸行。九以一切下,嚴菩提場。十隨諸眾生心下,顯揚佛境。

 

夜神告善財言:我唯知此"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能以一念為諸劫藏,觀一切法,以善方便而現受生…

法中善具足,所依即廣大智,說地必依此慧,無障礙佛菩提故。菩薩於此中所行,遍一切處,受生自在。《如來出現品》云:真實行是如來行,無礙行是如來行,真實即契實智。

 

菩薩普眼三昧,此三昧已,普見十方無量諸佛,復得菩薩於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得此三昧下,辨異熟因,言異熟者,異時而熟,異因而熟,異類而熟。悟後起修,行中必帶信因,由初信而深信而淨信,性德圓成。如芽苗初發,此地中林木榮盛成蔭。行能招此,名異熟因,於異熟上所有成益,名異熟果,普眼得見。


善財參法行-第三八參(1)(2)


善財參法行-第三七參(中)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七參(中)

善知識: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 (寄七地-遠行地)

法門: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

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世尊往昔為菩薩時,見一切眾生,著我、我所,住無明闇室,入諸見稠林,為貪愛所縛…不得值遇諸佛菩薩!見如是已,起大悲心利益眾生。所謂:起願得一切妙寶資具攝眾生心…起救護一切眾生心,起深入一切法漩澓心…起願一切眾生究竟皆得十力智果心。

起如是心已,得菩薩力,現大神變…增一切智福德大海。菩薩如是念念成熟一切眾生…念念普於一切世界…念念修行諸菩薩行、入菩薩位、現菩薩力,亦現三世一切佛身,隨眾生心普使知見。

善男子!毘盧遮那如來,於過去世,如是修行菩薩行時,見諸眾生不修功德,無有智慧…墮於生死險難深坑,具受種種無量諸苦。起大悲心,具修一切波羅蜜行…令其觀見如來威德,令其安住菩薩智慧。」

 

見道能見理,見理名見道,修道既重觀,亦應名見道。地論云:云何如來十力?1.

處非處智力2.自業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4.根勝劣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6.種種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盡智力。」得佛十力,於可度者斷煩惱故。謂令眾生斷惑出離,與佛不壞力故,故有不壞之言。

 

發普攝之心,起普攝之行。先普起慈悲,後起觀察真實下,雙運悲智。於中亦二,先明身業神通攝生行,後明語業說法攝生行。前起悲心,即是意業,三輪備矣。

 

智論云:一如意通,轉變自身,以大音聲聞一切等。二幻通,轉變外事。三法智通,智法無礙。四聖自在通,能於苦中生於樂想,於彼樂中能生苦想。於苦樂中生捨想。神通文三,初舉攝生行體,次以是方便下,攝生本意,後菩薩如是於念念中下,辨攝生周遍,即廣大義。

 

毗盧遮那下,口業說法攝生行。於中先明觀機,苦集無涯,顯行為物,故復重觀。謂起救護一切眾生心,起深入一切法漩澓心者,修道除障勝義者,能除斷俱生惑,數數斷故,惑漸式微。後起大悲下,正明攝化。

 

夜神言:此處難信、難知、難解、難入、難說,一切世間及以二乘皆不能知。唯除諸佛神力所護、善友所攝、集勝功德、欲樂清淨、無下劣心…得普照耀智光明心…能修一切佛功德海…能即成就一切智力,能於十力已得究竟。如是之人,於此能持、能入、能了…

 

七地,地轉入出世間道品,明諸地中加行善根淨也。此明修道位中,離障證理,無貪等善根淨故,智行轉進。七地明修道下,言離障者,即是十障。如本分明,言證理者,即證十真如,如第八迴向。

 

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以"出生廣大喜光明"為解脫門,謂如樹心堅密,能生長枝葉華實,地智亦爾,能生廣大光明。智慧是體,光明就用,照二無我;證如名慧,照事名智。此二無礙,能破見惑及無明故。名曰光明,有二義:1.揀異凡小2.能斷大惑,能證大理,成大果故。彰非果定,則光明即智。大乘光明定,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知大乘之言,通體用矣,能即成就一切智力,欲令調順可化眾生意速清淨,欲令修習善根眾生心得自在。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六參(上)(中)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六參(上)

善知識:守護一切城夜神(寄六地-現前地)

法門: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門

爾時,善財童子行詣守護一切城夜神所,見彼夜神坐一切寶光明摩尼王師子之座,無數夜神所共圍遶…

 

前寂靜音海夜神指示善財,參訪同於菩提場中的守護一切城主夜神。現前地善友,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四重問答

一無量深心,即作何事業,謂以為說法,皆令契理,為深心故。

二無量法性,即行何境界,謂以其解脫無邊無際,同法性故。

三一切方便,即起何方便,謂四神通智慧,即作何觀察,以通智觀佛菩薩故。

 

後憶念已下,辨其修相,漸行下趣。言於菩提場中,般若若現,當善守心城及一切智城,萬行由生,為增威力。

守護一切城夜神寄現前地,守護一切心城、增長威力。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彼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得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為大法師,無所罣礙,善能開示諸佛法藏故…心恆不捨一切智地。

 

守護一切城夜神正授法界,初即事契理,故曰甚深。權實無得,蘊攝妙辯,稱為自在。依此演法,是為妙音。普應群機,名為可愛,此解脫門於《四十華嚴》名甚深自在可愛妙音解脫。

 

為大法師下,顯其業用,先十句彰法施之德,後明我以此等,顯法施之意。順正論說法者,為諸有情宣說正法,隨順正行、隨順解,謂教修習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增上戒學。

 

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饒益一切眾生,集善根助道法時,作十種觀察法界。所謂:我知法界無量,獲得廣大智光明故…我知法界不可壞,一切智善根充滿法界不可壞故。我作此十種觀察法界,集諸善根辦助道法,了知諸佛廣大威德,深入如來難思境界。

 

夜神言,我以如是淨法光明下,別顯業用。於中三1.深觀妙法2.蘊攝法義3.當機演法。於中徵列法界中十種別義,約十種行顯

1.如虛空無有分量,故得日光廣大無量。2.橫無邊際,故見諸佛神變無邊。3.?無初後故,無土不入。4.傍無涯畔故,窮諸剎海。5.無間斷故,圓智常恒。6.性無異味,心無不了。7.本性清淨,故能遍調。8.本體即是普賢自體,故能成就普賢妙行。9.無嚴嚴者,則令一嚴一切皆嚴,故迴向云,以一莊嚴一切,亦不於此生分別。10.體非緣造,故令所修善不可壞。

 

以行必稱理,理由行顯故,然此法界,通事通理及與無得,十法界中各有標釋。標多約理,釋多約事,意欲以理而融於事,令無盡故。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六參(中)

善知識:守護一切城主夜神(寄六地-現前地)

法門: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門

夜神告善財言:我如是正念思惟,得如來十種大威德陀羅尼輪…此十陀羅尼輪,以十千陀羅尼輪而為眷屬,恆為眾生演說妙法。

我或為眾生說聞慧法,或為眾生說思慧法…或為說一切乘出離法。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不可說法門,為眾生說。

 

我如是正念下釋自在義,蘊攝文義,謂總持權實故,各就所持,立名可知。

十種結益,由此故能深入佛境,是故名為甚深解脫。又善男子我以如是下,若不總持,將何演說,有標徵釋結。總結之中,兼攝眷屬。

 

我或為眾生下釋妙音義,於中先別明,後總結。

初三約三慧,說能入法。後二十句,有十五對,說所入法,約廣略辨。

文中言"一",通理事。"一有"通一切有者,理無二故、同一有為故。

二十五有中,理無二故。偈云四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五那含,四空并四禪,如前釋。三界唯心名為一有,三世皆有,為一切有。

 

守護一切城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入如來無差別法界門海,說無上法,普攝眾生,盡未來劫,住普賢行。善男子!我成就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於"念念中增長一切諸解脫門","念念充滿一切法界"。」

 

善男子,我入下結益,先別結甚深益,由入無差別故,住劫而不疲。

成就下,隨緣即行布,以教同證,妙音自在總持故,增長解脫妙音充滿法界。

 

善財問夜神言:「奇哉!天神!此解脫門如是希有!聖者證得,其已久如?」

夜神言:「乃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有劫名"離垢光明"…以現一切眾生業摩尼王海為體,形如蓮華…以出一切如來本願音蓮華而為莊嚴…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彼佛出時,有轉輪王名清淨日光明面…佛涅槃後,其王出家,護持正法。法欲滅時,有千部異眾千種說法,近於末劫,業惑障重,諸惡比丘多有鬥諍,樂著境界,不求功德…時,有比丘尼名法輪化光,是此王女聞父王語及見神力,發菩提心永不退轉,得三昧名:一切佛教燈,又得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彼時轉輪聖王隨於如來轉正法輪,佛涅槃後興隆末法者,今普賢菩薩是。

其法輪化光比丘尼,即我身是。我於彼時,守護佛法…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我從是來,於生死夜無明昏寐諸眾生中而獨覺悟;令諸眾生,守護心城,捨三界城,住一切智無上法城。

 

善財為辨法根深而問法,夜神先答初劫修行,後從是已來下,類顯多劫成益。

初總舉剎劫,言世界轉者,謂世界為塵,一塵一剎,復未為塵,亦猶無量。

復告善財於彼世界遇佛,於中有四,初總舉佛興處。二其最初下,別明於初佛得法。三有佛興下,舉次前百佛。四結略顯廣:1.明佛現2.佛出時,父王出家3.法欲滅下,惡世過興4.時王比丘下,滅過弘闡5.時有比丘尼下,王女見聞發心得法,即正答得法久近6.結會古今成益。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五參(上)(下))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五參(上)

 

善知識:寂靜音海主夜神 (寄五地-難勝地)

 

法門: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

 

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去此不遠,有主夜神名寂靜音海,坐摩尼光幢莊嚴蓮華座,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遶。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所…彼夜神告善財言:我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為何事業?行何境界?起何方便?作何觀察?」

 

 

 

去此不遠下指示後友,表亦以證同,又禪依精進顯發,故云不遠。寂靜入俗,演法化物深廣故。

 

五地菩薩寄難勝地,不但具禪定,更證悟空有不二的真實諦理,離諸戲論,然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不謂真俗兩智,行相互違,以合令相應,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叫做難勝地。

 

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者,有二意1.化生遂志故生喜,即福德莊嚴2.觀佛菩薩勝用故歡喜,即智慧莊嚴,觀化既無間斷,故喜亦念念出生。

 

善財問法下,先問所起業用,問所行之境,問能起方便,後問能觀之觀。

 

 

 

夜神言:「善男子!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我發起離一切世間塵垢清淨堅固莊嚴不可壞樂欲心、攀緣不退轉位永不退轉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成就如來無上法樂心、皆受喜樂心。

 

 

 

夜神答言,初答起何方便,以起悲智雙運等心,為能起之方便。

 

二答為何事業,正以化生為事業故。

 

三答作何觀察,謂常觀察佛菩薩故。

 

四答行何境界,此解脫無邊故,以我解脫為所,能所不二,無邊無量甚深廣大為境界故。

 

 

 

問中欲顯能所不同,先問所起所觀,後問能起能觀。答中欲顯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屬。

 

又問中以果尋因故,先問所,答中由因成果故,先答能、又觀察中。雖有所觀,意在能觀;所行境中,雖是所行,義兼能所。

 

反照能觀,亦是境故,故晉經中,行何境界、名境界云何,此則兼通分齊之境。

 

 

 

由能起所下,對理甚明,然正證所行境中,有能行義,難行能行,謂若所知境,唯是所行。若分齊境,即是能行。若疏云非但所覲,以晉境界,含能觀故。兩相運行,如諸菩薩行深般若,若能觀所觀,皆所行矣。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五參(下)

善知識:寂靜音海主夜神 (寄五地-難勝地)

法門: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

善財童子白寂靜音海夜神言:「大聖!云何修行,得此解脫?」

夜神言:「菩薩修行十大法藏,得此解脫。一修佈施廣大法藏…二修淨戒…修堪忍…四修精進…五修禪定…六修般若…七修方便…八修諸願…九修諸力…十修淨智…善男子!若諸菩薩安住如是十大法藏,則能獲得如是解脫… 

 

佛德無邊,皆依智海,含德流光,所以名藏。機感對剎,剎中見佛,佛是心佛。從世間主力下,上是佛德,下入一切世間,即眾生世間及器世間。

又如取其自然無邊之性,如大水、大火、大風、大雲、淨日…等,從此身之性等世間故,智身色身皆等世間,所入之處,結歸神名,為報身之處。

 

善財童子言:「聖者!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夜神言: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有世界海名"一切淨光寶"…有佛名"不退轉法界音",我於爾時作菩提樹神,名具足福德燈光明幢,守護道場。我見彼佛成等正覺、示現神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於此時,獲得三昧名"普照如來功德海"。此道場中,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法樹威德山。我時命終,還生此中,為道場主夜神,名殊妙福智光。見彼如來轉正法輪、現大神通,即得三昧,名:普照一切離貪境界。次有如來出興於世…

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普照三世眾生諸根行"。清淨光金莊嚴世界普光明幢劫中…我於彼時,或為天王,或為龍王,或為夜叉王…或為梵王,或為天身,或為人身,或為男子身,或為女人身,或為童男身,或為童女身。悉以種種諸供養具,供養於彼一切如來,亦聞其佛所說諸法。

 

善財童子欲解道深遠近,問善知識發心久近。

自三十參安住地神後,入三十一參婆珊婆演底夜神,在《四十華嚴》中稱春和主夜神,以春時苗稼生長,入地能長萬行護眾生故。又以夜神為入地善知識,表破闇冥者,得法行道,離相破暗,證法光明。

 

寂靜音海主夜神告善財本生因緣,長行中,於剎海中發心修行,然後命終下,於娑婆界中修行得法。先於第一剎塵劫修,後於第二剎塵劫修。前中分五:

初總顯剎海。

二、此世界中,下別彰時處。

三、有佛名不退下,顯於初佛,發心得定。此即正酬發心之問,自此而去皆顯修行得法。問中所行,含其得法久近、神名具足等者,亦表五地入俗,福智高勝故。

四、此道場中,有如來下略舉次前九佛。

五、清淨光下,結略顯廣,此舉一劫之中,剎塵數佛,皆悉供事。

 

從此命終還即下於第二剎塵劫修行,界不異前故云還,即劫時有異,言歷剎塵。

前雖數數命終,今語前劫之未,是知前普光明幢劫,即是大劫。此中略大劫之名,但明塵數小劫,原此大劫中已含有剎塵數小劫,剎塵劫中佛無量無邊。夜神於各如來會中,以各種身悉以種種諸供養具,供養於一切如來,亦聞其佛所說諸法。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四參(1)(2)(3)(4)(完)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四參(1)

 

善知識: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四地-燄慧地)

 

法門: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燄慧地,謂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燃燒煩惱薪,慧焰增長故。

 

善財欲參普救眾生妙德夜神,但具五,方為能見--

 

1.聞普喜幢解脫門,信解趣入、了知隨順、思惟修習。

 

2.念善知識所有教誨,心無暫捨,諸根不散。

 

3.一心願得見善知識,普於十方勤求匪懈。

 

4.願常親近生諸功德,與善知識同一善根。

 

5.得善知識巧方便行,依善知識入精進海,於無量劫常不遠離。

 

 

 

時,彼夜神為善財童子示現菩薩調伏眾生解脫神力,以諸相好莊嚴其身,於兩眉間放大光明,名智燈普照清淨幢,無量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一切世間。照世間已,入善財頂,充滿其身。

 

 

 

時彼夜神下聞見法界謂約善財,則是見敬得見。若約夜神所現,即是解脫業用。

 

眉間光者,初寄出世證中道故。善財即時下,蒙光獲益,即當證入。

 

夜神示現智燈普照清淨幢,正授法界,總分為四1.現光加持2.蒙光獲益3.身口意敬讚4.問答因緣。調伏眾生解脫,即光所依。

 

 

 

善財爾時即得究竟清淨輪三昧,得此三昧已,悉見二神兩處中間,所有一切地塵、水塵及以火塵…一一塵中各見佛剎微塵數世界成壞。及見一切地、水、火、風諸大積聚。亦見一切世界接連,皆以地輪任持而住。種種山海…地獄、畜生、閻羅王界一切住處…靡不悉見。又見一切世界差別,或有世界雜穢,或有世界清淨……如是等一切世界一切趣中,悉見此普救眾生夜神…隨宜化度,令地獄眾生免諸苦毒…

 

為成就菩薩大願力故,深入菩薩三昧力故,堅固菩薩神通力故,出生普賢行願力故…

 

 

 

善財爾時下,蒙光獲益,謂得三昧,見大用故。於中,先得定,三業六根皆離障故。若云究竟清淨,即淨智圓滿,摧障為輪、成清淨幢,所見無礙。

 

得三昧已,明見大用,即定之能。於中見用所依處,即謂二神中間一切塵中,一一塵中,明見事,於中有三1.所化處2.化成益3.化本意。總明處類。

 

 

 

又見下,別明塵中之剎,趣雜穢等者,轉向染淨故。夜神明能化益,先化五道,後又見一切眾生下,明化九類。略有二種差別,初明四生,即依止差別,報之所託故。餘三可依,化生依業染生。餘之五類,即麤細差別。此明報相。

 

 

 

下二界者,有色為麤,無色界為細。

 

於有色中,有想為麤,無想天為細。

 

於無色中,非無想為麤,謂下三天。非有想為細,謂第四天。

 

若合非有想非無想,為第四天,則無色界。

 

 

 

唯舉其細,對餘為麤。上明六趣,是苦樂差別。成就菩薩大願力下,明化本意,然其所為,通能所化。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四參(2)

 

善知識: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四地-燄慧地)

 

法門: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善財童子見此夜神如是神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普現調伏一切眾生菩薩解脫已…一心瞻仰。時,彼夜神即捨菩薩莊嚴之相,還復本形,而不捨其自在神力。

 

善財童子恭敬合掌,卻住一面,以偈讚曰:

 

我善財得見  如是大神力  其心生歡喜  說偈而讚歎

 

我見尊妙身  眾相以莊嚴  譬如空中星  一切悉嚴淨…

 

我見普救天  於彼無量剎  一切諸佛所  普皆往供養。

 

 

 

爾時善財童子見普救眾生妙德夜神下,身心敬重。時彼夜神下,顯友自在,謂上來具相而現大用,今雖捨相復其神形,作用變化宛然周遍。

 

善財以二十偈讚,初偈為總明光用無涯,餘偈正讚,初推功歸本,長行所無,影顯深妙。次述得三昧,於中,初見身,次見光,非唯眉間,六根毛孔皆放光。

 

後善財述蒙光受益,推功歸本,敘前放光,述得三昧,見塵中大用,見遍周佛境。

 

 

 

善財白普救眾生妙德夜神言:「天神!今此解脫甚深希有!其名何等?得此解脫其已久如?修何等行而得清淨?」

 

夜神言:「善男子!是處難知,諸天及人、一切二乘所不能測。何以故?此是住普賢菩薩行者境界故,住大悲藏者境界故,救護一切眾生者境界故,能淨一切三惡八難者境界故…能於一切法界海以清淨智光滅無明闇障者境界故,能以一念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我承佛力,今為汝說。

 

 

 

爾時善財下。諮問法要。問答因緣中:先問名,問得法久近,欲知久修德遠近,尋其原故。問修因淨治,求所修入故。

 

夜神告言下,授己法界,然法門體用前已正授,故此直答,於中二:1.歎深難說2.承力為說。

 

謂深相云何?若約得時,時久遠故。若約修因,因行廣故,非久遠近,契理深故。

 

 

 

夜神告善財言:乃往古世,過佛剎微塵數劫,爾時有劫名圓滿清淨,世界名毘盧遮那大威德,有須彌山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其佛世界,以一切香王摩尼寶為體…其形正圓,淨穢合成,一切嚴具帳雲而覆其上…有四天下一向清淨諸大菩薩之所止住。此界東際輪圍山側,有四天下,名寶燈華幢。國界清淨,飲食豐足…此四天下有百萬億那由他諸王國土,一一國土有千大河周匝圍遶…此四天下閻浮提內,有一國土名寶華燈,安隱豐樂…有轉輪王於中出現,名毘盧遮那妙寶蓮華髻…王有正妃名圓滿面…其有一女,名普智焰妙德眼,形體端嚴,色相殊美,眾生見者情無厭足。

 

爾時,眾生壽命無量,或有不定而中夭者;種種形色…無量品類皆悉不同。時,或有人語餘人言:『我身端正,汝形鄙陋。』作是語已,遞相毀辱,集不善業;以是業故,壽命、色力、一切樂事悉皆損減。

 

 

 

夜神敘本事因緣。先正明見佛得法,後別答修行治淨問。

 

前中有六:1.總舉剎劫佛興巳,略酬其久近2.其佛世界下,通顯剎相3.善男子彼界東際下,別顯生處4.有轉輪王下,明本生父母5.其妃有女下,明本生身6.彼時眾生下,眾生起惡,為佛現因,劫減佛興,以悲救故。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四參(3)

 

善知識: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四地-燄慧地)

 

法門: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時,彼城北有菩提樹,名普光法雲音幢,以念念出現一切如來道場莊嚴堅固摩尼王而為其根…於彼樹前,有一香池,名寶華光明…彼香池內出大蓮華,名普現三世一切如來莊嚴境界雲,須彌山微塵數佛於中出現。其第一佛,名:普智寶焰妙德幢…次七日前,放大光明,名:一切眾生歡喜音;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得普見諸佛生大歡喜…彼普智寶焰妙德幢如來,現如是不思議自在神力轉法輪時,於彼一一諸世界中,隨其所應,念念調伏無量眾生…

 

 

 

時,普賢菩薩知寶華燈王城中眾生,自恃色貌及諸境界,而生憍慢陵蔑他人,化現妙身,端正殊特,往詣彼城,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聖王女蓮華妙眼,見普賢菩薩所現色身光明自在,及聞身上諸莊嚴具所出妙音,心生歡喜,作如是念:『願我所有一切善根,得如是身、如是莊嚴、如是相好、如是威儀…

 

 

 

四地以上皆慧行,所知種現、地地斷之。若煩惱現行,亦地地斷俱生煩惱種子,直至金剛地。若約所修者,起行各別,會古來今,述本生因緣…

 

其彼如來下、成道前,相謂放光調機,有十一重,一一重中各有光名,業用成益,以益對名。初明蓮華及菩提樹放大光明,後善男子如是下總結,滿七日下,正顯成相。

 

 

 

於中有四一動剎集眾。二爾時彼世界中下,現相顯德。三善男子此普現下,成道依止。四善男子彼普智寶燄下,始成正覺。

 

一成一切成,亦同初會始成之時。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其身遍坐一切道場,示十身相。

 

 

 

隨眾生心下,轉正法輪。於一一下,顯其成益,有二十門,於中分三初益凡夫,次益二乘,餘益菩薩。於中,先十門成行。後發菩提心下,七門成位。時普賢菩薩下,善友引導,告語佛興。時輪王女下,女發大心,亦是入法之因。後結勸勝故應往,廣興雲供,至彼修敬。

 

 

 

菩提心是住位,住菩薩道是行位,清淨波羅蜜是迴向位。

 

以大願海,淨治前度故。以三種發心通諸位故,資糧加行見道、修道,教道、證道、無住道等,皆名道。三賢十聖,皆悉淨治波羅蜜故。

 

 

 

圓修門中,地地皆修十度。初地菩薩尚自圓修,豈況登地,明知具足,今顯地差。

 

宗趣者,就經本義1.所說教道之行2.所顯證道3.所表地法。

 

言所說者,一切地前因分之行,隨相造修,皆普賢門中,行布不礙圓融。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四參(4)

 

善知識: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四地-燄慧地)

 

法門: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夜神告善財言爾時毘盧遮那藏妙寶蓮華髻轉輪聖王者,豈異人乎?今彌勒菩薩是。時王妃圓滿面者,寂靜音海夜神是,今所住處去此不遠。時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

 

 

 

我於彼時,身為童女,普賢菩薩勸我修補蓮華座像,以為無上菩提因緣,令我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於彼時,初始發心,次復引導,令我得見妙德幢佛…如是次第,其最後佛名:充滿虛空法界妙德燈…有如是等佛剎微塵數劫,一切如來於中出現,我皆承事,恭敬供養…於彼一一諸如來所,得一切智光明,現三世法界海,入一切普賢行。

 

 

 

善男子!我依一切智光明故,於念念中見無量佛;既見佛已,先所未得、先所未見普賢諸行,悉得成滿。何以故?以得一切智光明故。

 

 

 

妙德眼童女,正明聞益,今此得益,即調伏眾生解脫。

 

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者,於中有二1.先等持,後等引。文中先總明體相,後別顯。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三昧有十,皆從業用受名。前三昧所引生故,謂不動心下,正辨所引,先得大心,引發大願,約有三十一心;即是悲智二利寂用之心。

 

 

 

善友不斷良緣,普救眾生妙德夜神言,當時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王妃圓滿面者,即是下一參第五地寂靜音海夜神是。

 

夜神告言「我於彼時,身為童女,普賢菩薩勸我修補蓮華座像,以為無上菩提因緣,令我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明修因雖微,大心所導,故能功成深廣。又,今所住處去此不遠,此地圓成,將入五地矣。如來現相品云云何是諸佛地。言佛地者,即智德分位,通收萬德故,廣則無量。

 

 

 

時普賢下,明善友引導。轉輪王女下,明德女修因。

 

普智寶燄下,聞法得益。明初佛現,總明成道,佛興益物,明得道之場。

 

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明本生因緣,先於妙德眼童女時修因,於中有三

 

1.嚴具奉佛,表修萬行,向佛果故。

 

2.以此莊嚴下,見佛現變,表因小果大故。

 

3.既見事已,普賢境現前。

 

時彼如來為妙德眼童女,正答得法久近,於中三初佛為說經。二正明聞益。三顯發昔因。今初,即從總相立名。

 

然法輪音者,如來常言法輪音非音,需宣諦理,轉入他心,方得名為法輪音耳。

 

若依此經,廣狹略有三重

 

一者,一切言說皆佛事故,一切語言皆法輪音。

 

二者,萬類之音,皆法輪音故。賢首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

 

三者,非唯於聲,六塵萬法,無有一法非如來音。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四參(完)

 

善知識: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四地-燄慧地)

 

法門: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爾時,普救眾生夜神,欲重明此解脫義,承佛神力,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善財聽我說 甚深難見法 普照於三世 一切差別門

 

如我初發心 專求佛功德 所入諸解脫 汝今應諦聽

 

我念過去世 過剎微塵劫 次前有一劫 名圓滿清淨…

 

 

 

普救眾生妙德夜神結會古今,告善財得法因緣。謂金剛那羅延佛時,為轉輪王…一切法海高勝王時,為阿修羅王…海嶽法光明佛時,為龍王女…寶燄山燈佛時,為海神…功德海光明輪佛時,為五通仙…毗盧遮那功德藏佛時,為主地神…等

 

 

 

夜神於此世界中,總顯諸劫所修。彼諸如來下,得法修行,依下見佛。

 

偈文中,廣頌淨治,標有須彌塵數,略舉一百一十四佛,十十數之。其最初普智寶焰妙德幢,即是得法之佛。就頌正說,通頌得法久近及修行清淨,十佛表十地等覺,各以初佛為主。總顯智滿行圓,無非佛故。

 

 

 

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告訴善財,成就燄慧地的本生因緣,復以修證相對,則方便造修為因,息修契實為果。以詮名表性德名稱,託事以寄法顯地為因,真實證智為果。約究竟佛果者,謂此證智,冥同果法,為果分地相,同普賢因。

 

 

 

龍樹十住毗婆沙論云十皆住處,名之為地。又因滿,相應不退,名之為住,住即不動義故。初地云以不動相應故。持者通望因果,如彼初地能持自地,一切功德,引入二地,乃至佛果。所有功德,若無初地,餘不成矣。

 

 

 

依地能持,能持為持,所持為住,住亦依義,若離佛智外無可修行。由行佛智而成十地,則佛智為能持。不修十地,不得成佛,則佛智功德,皆是所持。

 

又,所修行為勝持故,生成佛智已含因果,住持中不唯智勝,勝慧發燄,涵蘊無盡功德藏,即於經首「世主妙嚴品」中世間主所具功德。

 

 

 

開發生命的心靈工程中,入十地修學,已具德力,以地入地,若約表法,第十度光後,為圓融十度。燄慧地,依前淨三昧聞持,如實智中能證體。智慧是體,光明就用。二無我中,證如名慧,光以照心,自智開顯。

 

 

 

善財續參普救之母,表真精進。卻從定生,起心動念是妄非進,然以寂靜入俗,演法化物,極難勝故,續參寂靜音海主夜神。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三參(上)(中)(下)(完)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三參(上)

 

善知識:喜目觀察眾生夜神 (寄三地-發光地)

 

法門: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

 

普德淨光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去此不遠,於菩提場右邊,有一夜神名"喜目觀察眾生"。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爾時,善財童子敬善知識教,行善知識語,作如是念:善知識者,難見難遇;見善知識,令心不散亂…見善知識,得見諸佛轉於法輪憶持不忘。作是念已,發意欲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時,"喜目神加善財童子",令知親近善知識,能生諸善根,增長成熟…能不離本處遍至十方。善財童子遽發是念:由親近善知識,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親近善知識,常緣法界未曾動出,而能遍往十方國土。

 

 

 

寄同世間,故云不遠。

 

菩提場右者,依理發光,所為順理,故云右也。

 

喜目觀察者,法眼忍理,慈眼觀物,皆有喜義。又勝定聞持,皆善觀察。

 

寄發光地,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

 

 

 

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寄發光地,喜目神加善財童子,謂初依前友教,念友成益。後作是念,趣求後友,得友加持。善財童子遽發下,加所成益,謂依前能加而起念故。

 

 

 

善財童子發是念已,即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見彼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出無量種變化身雲,隨其所應,以妙言音而為說法,普攝無量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而得利益。

 

 

 

大勢力普喜幢下,示己法界,謂懸為示相。

 

初標名體,次顯業用,後出所因。

 

遍稱群機,一念攝伏為大速疾,云大勢力。摧伏高顯,所以名幢。

 

 

 

於其身明業用,初顯無涯之用,次爾時善財見聞下,睹用獲益,後善財得此下,慶益稱讚。初謂毛孔身雲,無有盡故。於中通說修行身,後復於一一諸毛孔,出演說本行身。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三參(中)

 

善知識:喜目觀察眾生夜神 (寄三地-發光地)

 

法門: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

 

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坐蓮華藏師子之座,以妙言音為大眾說法…所謂:出無量化身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說諸菩薩行檀波羅蜜,於一切事皆無戀著,於一切眾生普皆施與。其心平等,無有輕慢,內外悉施,難捨能捨。

 

又出等眾生數無量化身雲,充滿法界,普現一切眾生之前…又出等眾生數種種身雲,說能忍受一切眾苦…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隨諸眾生心之所樂…又出種種無量身雲,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心生歡喜…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為說往詣十方國土,供養諸佛…又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復於一一諸毛孔中,出無量種眾生身雲…出地神、水神、火神、風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乃至晝、夜、主方神等相似身雲。周遍十方,充滿法界。

 

於彼一切眾生之前,現種種聲。所謂:風輪聲、水輪聲、火焰聲、海潮聲…梵王聲、…以如是等種種音聲,說"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

 

 

 

普賢行願品:「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文中謂一毛端、一微塵,『一塵』如是,塵塵如是。表依報莊嚴,即正報莊嚴。如來現相品:「十方所有佛盡入一毛孔,各各現神通智眼能觀見」,「於一毛孔中,普見十方剎」。

 

 

 

於其身上下,明見大用。初於毛孔總出化身,說一切法,又於毛孔現昔本事,後於毛孔現隨類身,說其本行。

 

文中初明總相,後別顯十度,即為十段:

 

初謂檀中,物無不捨,三輪平等,故成檀度。

 

戒度中,初令修因,次於諸世間下、不求近果,後令諸眾生下、說戒之益。

 

忍度中,初令修忍因,菩提心下、令其迴向,說諸眾生下、示不忍果。後讚諸如來下、示忍辱果。

 

進度中,總辨三勤,通策諸行。

 

禪定中,初令離欲,後住法園苑下、令物修禪。初令得現法樂住禪,次又為演說下、引生功德禪。後令諸眾生下、饒益有情禪。

 

般若中,初明加行智,後又為雙辨根本後得智。雖是十度,從兼正說,六亦具三。

 

方便中,初即巧會,觀空涉有故。次為演說不住生死下、不捨方便。後為演說住於天宮下、進趣向果方便。

 

大願中,文有十願。初總明,次上求願,次神通願,後結二利通下化願。

 

力度中,集助道法,即思擇力,餘修習力。

 

智度中,初明成熟有情智,後說念念神通自在下、受用法樂智。如說菩薩諸波羅蜜下、例說餘行,即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所說法中,先說本行十度行法,後說類通所餘行法。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三參(下)

 

善知識:喜目觀察眾生夜神 (寄三地-發光地)

 

法門: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

 

又說此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相續次第…親近善友,承事諸佛,受持正法,修菩薩行…如是一切所有功德相續次第,皆悉演說,分別顯示,成熟眾生。

 

 

 

般若中日約破暗,即根本智。雲約慈覆,流潤演法,即後得智。藏顯含蘊,海約深廣,行約造修,門約入理。菩薩行者,初菩提分法行,從初發心積集功德,皆助菩提。入諸三昧下,即三昧行。得淨天耳下,即神通行。得菩薩解脫下,成熟眾生行故,後結云分別顯示成熟眾生。

 

 

 

又於一一毛孔現彼夜神下,即於毛孔現昔本事,即一毛端出生無盡。於一智轉生多智,亦能出生其餘諸行。善財童子見喜目觀察一切眾生夜神,復於一一諸毛孔下,明於毛孔出隨類身說其本行一出能說之身。二於彼一切諸眾生前下、出演法之聲。三以如是等種種音聲下、顯所說之法。

 

 

 

如是說時,於念念中,十方各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爾時,善財童子見聞如上所現一切諸希有事,念念觀察,思惟解了,深入安住,承佛威力及解脫力,則得菩薩不思議大勢力普喜幢自在力解脫。何以故?與喜目夜神於往昔時同修行故,如來神力所加持故…彼分善根已成熟故,堪修普賢菩薩行故。

 

 

 

善財童子見聞下證入,?勝用故。於中二,先證入,後出因。初先舉所修,即所?事。次念念至修行,是修相。次深入安住平等成就,是證相。次承佛威力及解脫力,是證勝緣。後得菩薩下,所證法體,徵釋證因,道機宿著,內外冥資,于何不證。

 

 

 

善財童子得此解脫已,心生歡喜,合掌向喜目觀察眾生夜神,以偈讚曰:

 

十讚偈中,初說因,次說體相,皆即寂之用,後總結說無礙。

 

爾時善財明所說因,於中先興二問「天神!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幾時耶?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先以偈答,後會古今,總九十一頌。

 

(一)寂靜音劫,正是發心之時,有三十一頌。中顯其本生因緣,明發心本事、正顯發心。後明發心之德,轉值遇佛,卻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明故。

 

 (二)天勝劫中,無而計為有者,未解即心自性故。未解即心自性者,前劫未得十住自分,此劫未得十住勝進。

 

 (三)梵光明劫中,未能明了法者,未了十行真實行故。

 

 (四)功德月劫,未得善巧迴向深智,趣佛智海故。

 

 (五)寂靜慧劫,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淨法故。

 

 (六) 善出現劫,未淨修道之障故。

 

 (七) 集堅固王劫,未得六地、深順之忍者,六地得上品順忍故。

 

 (八) 妙勝劫下,無結說得之言,合言未得七地,而前劫但云修行最勝道,即是已得六地耳。

 

(九) 千功德劫,未得八地無生忍故。

 

(十) 無著莊嚴劫,但言供養者,明得法故。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

善財參法行-第三十三參(完)

 

善知識:喜目觀察眾生夜神 (寄三地-發光地)

 

法門: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

 

《問明品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故云無依計為有也。

 

前次第皆言未得法,此則已得,至此第十劫中,方得圓滿。

 

 

 

初劫名寂靜音,已得初地。

 

二、天勝劫,天即淨義,亦順離垢。

 

三、梵光明,順發光明。

 

四、功德月,順燄慧。月有光明,發光燄故。

 

五、寂靜慧,順禪增故。

 

六、善出現,順善現故。

 

七、集堅固王,功用滿故。已得方便,不可壞故。

 

八、勝妙劫,順於不動,無功用故。

 

九、千功德,法師位故。

 

十、無著莊嚴,智慧無著,二嚴滿故。

 

 

 

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時轉輪聖王,名:"十方主",能紹隆佛種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童子是也!爾時夜神覺悟我者,普賢菩薩之所化耳!

 

我於爾時為王寶女,蒙彼夜神覺悟於我,令我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從是來,經佛剎微塵數劫,不墮惡趣,常生人、天,於一切處常見諸佛,乃至於妙燈功德幢佛所,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菩薩解脫,以此解脫如是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普詣一切諸如來所,疾能趣入一切智海…一一如來所,受持守護所有法輪。一一如來所,悉見三世一切如來諸神變海。

 

 

 

爾時善財童子下問法,前已?相證入故,此直問得法因緣。夜神授己法界,先以偈答,後結會古今。功德幢下,答得法時節中,即前無著劫得此法也。

 

初得法光明,後謂八地無依大願,九地滅地總持,十地成如來力。

 

普賢行位於中,舉大心之始,明成德之終,後總結圓滿。因果圓融,初後該徹故,入普賢道。

 

 

 

清淨光明累劫修,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善財,同居證位,云此會中起精進行,為普救護一切眾生,生起智慧光明,智燄滅惑為妙德吉祥,善財續參普救眾生妙德夜神。

 

*參考資料:1.華嚴經.入法界品。2.華嚴經疏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