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法語集  釋隆門圓通法師



清涼法語集(一) 091~106

清涼法語集(一) 091~106

清涼法語集 / By admin

清涼法語集(一)

六、智慧(般若)—智慧深廣 猶如大海

 

091

由法執而生所知障,

會辜負一切真理的呈現而障了菩提。

 

092

人生真該忙碌的是什麼?

固然為妻子、兒女與財富,

更重要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

乃至來生儲備好福德智慧的資糧。

 

093

把生命當成是一部大般若經,

經過了慈悲喜捨六度萬行的修持,

那麼它將會廣流佈在人世間。

 

094

擁有了佛法的正知正覺,

就能夠成為安貧樂道的人,

自然能夠安住其中,

善用自己的覺知覺性,

不讓六識來汙染自己。

 

095

人來到世間,畢竟空啊!

究竟不可得,

只有耕耘實相般若,

讓你能了知一切法、不離一切法、

不捨一切法、不住一切法,

名般若波羅蜜多。

 

096

我們當今為人,

擁有富貴的生命、高尚的人格、完美的真理,

在修行的路上要把所擁有發揮到最高的極限,

昇華生命的真理,絕對得見自家寶藏如來。

 

097

修行要觀察眾生的需要,

不要常想自己需要什麼,

助人為快樂之本,也才能從中學習成長,

智慧亦從中而出生。

 

098

菩薩的生命光明、清淨,

圓觀的智慧能破諸暗障,

以妙智力,觀透無量眾生的一切暗冥。

 

099

世間教誨凡是能令大眾在善當中發菩提心者,

皆是善法。

 

100

佛門中的經律論,

都是在告訴我們修證的方法,

要能夠見道,

要有般若大智慧,

見道是大智慧大福報,

真正的大福德因緣,

要珍惜更要去真正的修持。

 

101

善念愈真,

就愈能感受到

觀世音菩薩給你的福德,

而且會覺受到自己生命裡面,

在產生善念裡所聚集的那一份福德。

 

102

若無正知見,雖有善根,遠離明師,漏失前功,

六道返轉,劫自家功德,心易生顛倒,佛道難成。

 

103

用寬廣的德量來展現智慧,

用愛眾生的心長養養慈悲,

並多觀照自己的心、多內觀內省自己的心,

那麼這部生命的大般若經,將會廣為流布在人世間。

 

104

真正的修行,

是修持如何彰顯內在慈悲智慧,

讓每一分的修持真實落入生命中,

讓本覺是澄澈、是圓明,

充滿慈悲與智慧。

 

105

人總是對未來不知道要擁有多少,

馳逐不停,

然後又要恐懼失去財富,

而惶惶不定,

要到哪個時候才能夠安住!

如何才能好好地轉換生命層呢?

無常人生,一切當觀無常啊!

讓自己慢慢懂了,

對世間的執著就漸漸淡了。

 

106

修行人當親近善知識,才不會偏向邪見,

此生雖然有善根要修行佛法,如果遠離明師然後親近邪師,

漏失前功,就漏失了前行功德;

假如我們遠離了我們自己的善知識,

然後以自己的知見來修,其實是在劫自家功德,

因為沒有善知識的提攜,甚至常常跟自己導正,

否則我們的心比較容易生顛倒,

那麼我們所要行的佛道就會染塵。

有些人有非常好的學識,可是他活在一個沈悶的自我城堡中,

那會給自己帶來煩惱,

沒有辦法抒解出自己生活面的空間;

那有些人很有心想要把自心耕耘出來,可是缺少般若,

那缺少般若的人,就只能用慣性及識性,

然後在整個生命層裡,包括在他的環境周遭,

開始尋尋覓覓地去碰撞,到最後,

還是沒有辦法去讓他釋懷種種的因緣塵染!


清涼法語集(一) 071~90

清涼法語集(一) 071~090

清涼法語集 / By admin

清涼法語集(一)

五、禪定—靜慮深密 猶如秘藏

 

071

只要憶念一尊與你最應的菩薩,

觀想菩薩放光加持你,

因為接收到菩薩的歡喜心,

你也會很歡喜,就這樣日日行深,

那麼你得到了菩薩身口意的光明加持,

福德、福慧具足。

 

072

能跳脫苦因、止靜惡心念造作,

那麼你就是心的主人。

 

073

真正解脫是不著相、不著苦、不念樂,

隨緣自在。

 

074

在你要做出不智之舉時,

你必須要升起原有參學的慈悲觀,

能夠調伏當下身心出來的三丈峰火,

靜止下來,讓心安靜、祥和,

這時祥和的光明遍照,

那個時候叫「普明」,

普明照世間。

 

075

善念愈真,

就愈能覺受到諸佛菩薩給我們的福德,

而且會感受到自己的生命,

因善念所聚集的那份福德,

具足愈真就愈能感受到那份不可思議。

 

076

時時用感恩的心,

人只有真正從內在生命去改造提昇,

身心放下,

當下便會展現出一份莊嚴之美。

 

077

有悲行的人,

在每個當下都願意把那一份

觀音行者的本質散發出來。

 

078

止觀雙運可以升起定慧,

有定慧的人,

可以遠離散心雜陳的生活。

心平一切皆清淨、安定,

動靜兩皆宜名為大定。

 

079

以靜為淨,

以淨為止,

以止為觀,

日子久了,

就能夠承啟金剛自性的般若性海。

 

080

所謂成就,

就是把你裡面的那一個「你」找出來,

不要再讓你繼續蒙上塵垢。

 

081

學佛真正的用功處:時時觀照。

如果沒有這樣的覺照功夫,

煩惱一來通通串聯,

在修行路上,

障礙會愈來愈多,

觀照煩惱是來自於身或心,

就可以了解、釐清祛除煩惱。

 

082

執著會讓我們與人產生

對立然後說有了業力,

更會折損自己修行功德,

所以修行人

要能對順逆境不喜不憂、安然自得。

 

083

真正的大樂—

是在修行上得證之時產生出來的那一份光明,

無論是在白天或夜晚常放光明。

 

084

以 「止」 止住散亂,

使散心達到寂止,

以 「觀」觀照昏沉,

使昏沉轉向澄明;

然後再深入法界大觀,

即起上求下化之心,

上供下施之行,

如此對境修行就能疾速趣入圓滿。

 

085

不思外、不思內、不思前、不思後,

當下說是自然。

 

086

眾生現前一念心起,

即具備六凡四聖十法界的可能性,

每一界的眾生互相蘊含、互相轉化,

三千世界皆存於心中一念。

 

087

心的法性是清淨的,

為何眾生的心卻是生滅雜染的,

修行就是要讓心能夠安靜下來,

從假入空觀,發起眾喜根,

當心安靜下來了,

行為舉止也會跟著柔軟下來。

 

088

心,動念,

然後去造作,再受果報……,

週而復始,

我們要知道此源自心,

萬法亦不離一心,

一個念頭起,

緊接著許多念頭都會跟串聯,

很厲害的!

當你要去做,

都還沒有起身時,

念頭已閃過好幾樣了。

 

089

賜給自己一支無情劍,

斬得念頭死,山河大地現全身。

 

090

菩薩們!要知道:

能夠產生饒益無量眾生最上乘功德海是什麼?

是「妙」啊!

妙德是什麼?

是你的空性,那個空性是你的慈悲啊!

當我們的心不再裝載著苦惱、苦報時,

才能展出空性,這樣才能出妙德;

讓「有」入你的時候,

你也不染,才能空無礙。


清涼法語集(一) 054~70

清涼法語集(一) 054~070

清涼法語集 / By admin

清涼法語集(一)

四、精進—精進難壞 如金鋼寶

 

054

用感恩的心

度過每個歷劫不思議的一天,

不管它是善是惡是苦是甜、是不如意或痛苦,

都會活的很自在。

 

055

每個分秒的當下

都是歷劫、都是不思議,都要感恩!

感恩一切的緣起,

如此歷劫來的苦厄逼迫,

就會轉為善緣福德。

 

056

不要感嘆怎麼有哪麼多的逆境,要感謝!

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惡言惡語或者生活考驗,

怎麼知道苦空無常,要精進呢?

 

057

無論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或是供養,

一切的細行都是在修心。

 

058

諸佛證得無上的妙道,

都是經歷多生累劫的精進修行,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一切法皆從恭敬中求。

 

059

一個真正修行的人,

一定要瞭解為何要修行、在修什麼?

其實是在修我們的念,

念能圓善,

念念行善、念念行深,

這個叫功薰法界。

 

060

平常說要養成善因力、善聚力,

若你的心很虔誠只要見到佛菩薩誠心供養,

不需祈求祂都知道你需要什麼。

 

061

修行的道路,

我們要很務實地面對我們自己的生活,

要很努力地奮鬥,珍惜我們今生的身體,

然後好好修行。

 

062

法的本身是無差別的,

人要成就必須不斷的自我歷練,

內心調修、調柔、昇華,以此自勵自勉。

 

063

修學次第三步驟,

修煖、頂、忍才有辦法去行事第一法,

要一步一步詳細的修正自己,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鞭策自己,

而且不可有傲慢心。

 

064

時時觀察自己的心性,

能否安住在依止法門的聞思修上,

然後真正的修行,

以修行之功德饒益自己再迴向饒益無量眾生。

 

065

修行人也要懂捨得,

一切取之中庸,不偏不倚,

千萬不要被外境所亂,

而讓自己的觀照停歇下來,

因此喪失了修練的機會!

 

066

六根的觸染,

經過修行的剔除,

心清淨了、自由了!

那一份舒解就是真正在學佛,

這是無上道業的成就。

 

067

要感恩,感恩諸佛菩薩的慈悲,

由祂的世界衍生了法緣,

讓我們有這個機會有此一法來開顯般若,

那大眾受益了,這盞燈要傳續下去!

要把我們生命裡面的光明,

完全把它展露無遺,法光遍照,

這個光,就是我們法身的光明,

能遍融十方,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068

來到世間得人身,

是多麼難遭遇啊!

我們能如此想嗎?

然後會好好去珍惜呢?

還是放任這色身漸漸衰老,

卻不去修行自己的法身慧命,

那說太可惜了!

我們要趕快供養諸佛菩薩,

人身難得今已得,

是給與我們修行的機會,

卻不是要我們在人世間找苦惱。

 

069

人在福報中很難體受苦的滋味,

就像你去跟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企業家講苦,

他不瞭解苦:

或是你去跟一個身體非常安樂的人,

跟他講生病很苦,

他也沒有辦法體受。

因為一位身體非常健康的人,

當你跟他講病苦,

他也許無法感受,

要自己碰上了才知道,碰上了卻解不掉,

那時才知道健康真可貴!

唯有自己身歷其境的時候才會覺醒,

沒有身歷其境之中,

絕對不容易覺醒。

所以佛陀也以入涅槃,

讓一切眾生去覺醒這一層的

生老病死是如此迅速的來到。

或許你尚年少,

或許你福德資糧充足,

那跟你說如何來面對

一生要生存下去的種種危難,

這要讓一個正享受福德的人來說,

他不能體會,

他會非常的灑脫,

然而灑脫不是解脫。

 

070

在娑婆世間就要有德行,

時時返照自己,

然後不斷地發心、發心……,

再苦再累也要把它完成,

雖然做這些沒有得到利益,

有時還被侵損,

甚至被無明怒罵,

依然甘之如飴,

這就是你的德,

我們要以萬德來莊嚴法身慧命。


清涼法語集(一) 036~53

清涼法語集(一) 036~053

清涼法語集 / By admin

清涼法語集(一)

三、忍辱—安忍不動 猶如大地

 

036

將生活套入修行,

由修行中全方位的生活,

能在世間活得圓圓滿滿、快快樂樂,

對任何事情精進、施無畏、持戒、忍辱,

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037

讓內在生命展現出施無畏,

那麼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將迎刃而解。

隨順不是隨便,

一切的安住來自於內心的安然坦蕩,

這叫解脫。

 

038

一個真正活在當下的人,

能夠勇敢面對當下的環境所產生的種種變化,

而能不苦不懼。

娑婆世間多劫難,

有那麼多的事與願違,

要勇於承擔,

那麼你就能夠消劫業於無窮。

懂得貫穿生命自己就能夠安然自在,

因為能夠改造心、改造業,

能夠造修功德海,能夠自求自在,

自然能夠歷劫不思議。

 

039

從慈悲喜捨中來面對所緣境,

任何恩怨、差別、好惡的念頭,

不能動搖內心,

常住平等清涼中。

 

040

因果報應如影隨形,點滴不由人。

 

041

當一個人內心為一件事或人不滿時,

起造出來的瞋恚心,

容易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

所以要能觀自在,

才能解脫安樂。

 

042

修行人不懂得放下,

功課再怎麼修永遠難有安樂心。

 

043

當一個人碰上問題時,

要能夠至心憶念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當你在持念時,

自然放下不平衡的心。

 

044

發心修行先修人乘,

先做好一個人的根本,

不斷調修調柔心念,

能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人格才能昇華。

 

045

現今社會族群的架構瞬息萬變,

紛爭擾攘產生不如意的事情很多,

能盡如人意的事,有幾何?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當中,

最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心活過來,

如何開啟潛藏在自己生命底層的寶藏。

佛法在在處處都是要啟發我們這顆累劫蒙塵的心,

並教導我們去把它運用出來。

 

046

開啟生命的本覺,

斬除累世的慣性、習氣,

當下了知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

現在更是不可得,

那還執著什麼呢?又為何勞煩呢?

 

047

觀照力的修學,

不計較、不區隔、不自私,

打開心量以後,你會感覺到–生命。

 

048

當生命慢慢學會不計較,

待人處世會慈悲,世間萬物皆平等,

會好好用本心去對待,

那麼,你是一位得解脫的自在人。

 

049

如果每天都用慈悲柔軟的心,

來看待世間萬物,日益行深,

每天都用這種心境對待當下的生活情境,

一切萬物看到你就真的解脫了,

因為他們見到的是一尊聖者。

 

050

沒有謙虛的人易起我慢心,

我慢心一生起表示執未破,

不能見如來。

 

051

能改造自己的心,

就是改造自己的業,

心之所在,一念善或者一念惡,

是善因善果—抑是惡因惡果,

他人替代不得也求不得,

無明起時,

心念一轉,

能造修功德海藏,

只有你自求自得,

自己要解救自己。

 

052

假如心只是一昧地承受與裝載,

卻不懂得去釋懷,

到最後那一點一滴的善念都發不出來了,

心中翻滾的是世間的一切恩恩怨怨,

那麼,

心沒有離開因緣,

心被禁錮了!

心先要學會去釋懷,

原諒對方的當下,

心的枷鎖被解開了!

沒有被世間種種所苦惱,

更沒有被它套住,也不會受辱,

因為清涼自在,

不入世間塵埃啊!

 

053

在娑婆世界充斥著無明、瞋恚、愚痴,

有人喜汙衊他人、不為善

又叫他人亦不為種種的善,

就這樣,造就無邊苦果苦報。

菩薩是覺有情,亦從世間出,

為何會有如此的慈悲功德力呢?

因為菩薩慈眼視眾生,

自無始以來無明暗障了本覺,

造就無量無邊業海,

能把無明漏盡了,

才能重見天明啊!

 


清涼法語集(一) 022~35

清涼法語集(一) 022~035

清涼法語集 / By admin

清涼法語集(一)

二、持戒— 持戒堅固 如妙高山

 

022

當我們的心被無明、貪瞋癡的枷鎖鎖住時,

我們去打開它、去擊碎它,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

學習觀音行,願意走出來,

當下的心頓時清涼自在。

 

023

當你看見修行人所產生出的歡喜心,

那些出家人的福德就把你庇照了,

所以在法上,知見正確,

就能夠有福德有智慧,具足無量。

 

024

如果我們能夠在未造就定業前,當下返照,

止靜這身口意要去造就的因緣,

就是降伏其心。

 

025

懂得給自己耕耘福報的人,

只要看到佛菩薩馬上升起恭敬心,

無上的恭敬心會有無量加被力。

 

026

用能夠排除萬難不去思別人過的心,

莫記他人之惡,

以不思善不思惡的清淨心為住,

只要懂得用心,別人得不到的福德,

你絕對能得到。

 

027

有一種人修行會有成就,

那就是無論對人、對事、對諸佛菩薩皆恭敬,

誠懇虔敬上求佛道,必能道感應交。

 

028

攀緣是一切苦的根本。

 

029

輪迴不只是人死後的受生,

人們每天善惡心念的生滅,

即是四聖六凡的十法界輪迴。

 

030

修行人修學出世之道,

願以所修迴向饒益有情,

身住娑婆、心繫娑婆,

在修行的路上要能隨遇而安,就不會產生多求多慾。

 

031

韋陀菩薩是負責僧伽,伽藍菩薩是負責四眾弟子,

所以我們要清清明明、乾乾淨淨這樣福慧才不會折損。

 

032

《佛遺教經》 :

「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

五根門頭,專劫我們功德法財,要能度捨才能叫修行。

 

033

莫讓五根門頭竊賊來去自如,

我們要當一個嚴謹的守門人,

要非常嚴密的守護五根,

懂得守護五根門便可拒絕六識的侵擾,

慾望不再層出不窮,

貪念不起造,

自然清淨怡然。

 

034

修行最當要的就是密護根門,

以正知正念為輔,

不起好惡美醜、不起意悅惱怒,

當下能調伏心的造作起伏,

就能不隨煩惱轉。

 

035

生命不只是隨著時空的流逝,

一天過一天,

一日復一日,

當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

回顧一生的生命

網咖、飆車、大吃大喝、

貪婪、欺騙、爾虞我詐,

這就是來世間走一遭的生命旅程,

不覺得太浪費生命嗎?

人沒有好好的從自己的心境下手的話,

縱然活到一百歲也是不得志。

 


清涼法語集(一) 012~021

清涼法語集(一) 012~021

清涼法語集 / By admin

清涼法語集(一)

012

在人世間行菩薩行的人,

不能有世俗的心,

要當觀世音的化身,就要具足觀世音菩薩的志業,

要學做人間觀音,

先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013

奉獻自身在這剎塵海裡福利人群,

不要想著別人來幫助我們,

我們要盡量去利益人,這就是修行。

 

014

「出家」是心出了這苦惱的家,

出了娑婆化生的身家。

 

015

人要有追尋解脫的決心,

有一個依止的善知識,

和願意發一份去關懷在社會中

被忽略的另外一個族群的心,

這些種種都是提昇我們生命的品質,

這些統稱為發菩提心,

菩提心能讓我們邁向成佛之道。

 

016

福德是平日勤儉下來的,

為什麼要說「福德」是勤儉下來?

莫以小善而不為,日日行善,

生活所需夠用就好,不做太大的侵損,

這點點滴滴就是累積福報。

 

017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上求,是一個很清淨的心念卻蘊含無量的慈悲,

不是為自身利益,

只為善巧方便地饒益各種不同的十方大眾。

 

018

我們常常多做祈求,過多的期望是貪,

祈求期望是好,但是不要過頭,

過度了反而不好,

在強求的身、語、意造作下,我們就會失去了清淨。

 

019

你都不要求,你只要看到佛菩薩,

誠心的供養上去,心懷虔誠,

自然養成善因力、善聚力的人,

不用再說什麼,佛菩薩都知道你需要什麼,

祂會應你,菩薩應你,是你那份真誠的心。

 

020

在修行中,

我們可以慢慢去發覺,

原來人人都是觀世音菩薩,

只要我們跟著觀世音菩薩學習,

修一切善斷一切惡,

相信我們可以達到菩薩累劫修行的那份清淨。

相信我們都可以有那份福報,

因為為善的人一定會有福報的,

縱然現在好像是吃了虧,

都是在做無給職的義工,

我們不要這麼想,

因為真心的奉獻是福報。

 

021

我們要非常感念觀世音菩薩,

菩薩把自己布施在娑婆洪流中,

入一切道,

不論地獄道、畜生道、惡鬼道,

入一切剎去無盡地饒益度脫眾生,

觀世音菩薩會成就如是的功德,

是歷經多少的考驗劫難以不改其饒益有情的初衷,

於此慈悲願力善巧,無畏地施與祂的功德之力,

菩薩把自己布施在這娑婆世間。

 


清涼法語集(一) 001~011

清涼法語集(一) 001~011

清涼法語集 / By admin

清涼法語集(一)

一、布施:常行惠施 如輪恆轉

 

001

人活在世間要如何締造出生命的光明,

包括自己的福報、智慧,

這些都是由當下發散出善良、喜悅、知足、

感恩的心締造出來的。

 

002

將佛法帶入家庭,你這尊觀世音菩薩就在你的國度裡,

好好愛你的眷屬,用出世的心陪你的眷屬,

縱然生活中有煩惱、有罣礙、有逼迫,畢竟你能解脫放下。

 

003

眾生有求,就是福德不足,

能去幫忙別人的人是有福的,

所以有福的人更應該去培福,

讓未來更有德、更有福。

 

004

果報一定要靠修因,

這是永遠不變的定律;

想得到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

一定要修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種因。

 

005

日日行事點滴都是因緣,

觀世音菩薩能以任何身相入任何國土,

這都是來自於菩薩的大悲施無畏。

 

006

習氣不除,妄想就一直上昇,

這時就要學習菩薩修六度;

要捨,菩薩的種子就是捨,

修難捨之捨、修難忍之忍、修難行之行、

修難成之成,才能名為菩薩。

 

007

如果每天都讓自己興起

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善念,

用最快樂的心,

用慈藹的聲音來關心

與你共住在娑婆的眷屬因緣,沒有理由、

沒有條件的去照顧所遇到的有情含識,

包括朋友、同事,包括所接觸的群倫眾生,

才是在社會中展現菩薩行也是觀音行的修行人。

 

008

因為你有愛心,心的慈意有喜捨,

慈悲大雲海廣大無垠含藏甘露,

每個人看到了就得到了清涼、得到心安,

如此你就是人世間的觀音行者。

 

009

每天給自己發個好心、

發個愛心、發個快樂心,

那麼今天所過的日子便是安樂喜悅的日子。

 

010

深切地體會

諸佛菩薩所發出來的心念是不空過的,

因為諸佛菩薩

無時無刻總是把心念用在饒益眾生。

 

011

肯施就有德,

如果有危難時,

能得到諸佛菩薩及護法護念的功德,

這就是不思議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