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隆僧學院  法語區



20211203_梁皇寶懺

梁皇寶懺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梁皇寶懺

慈隆僧學院院長 釋上印下謙 法師

 

清明節的梁皇法會是金龍山法輪禪寺重要、固定佛事之一。去年清明正逢新冠狀病毒方興未艾,上隆下門導師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在梁皇法會之中,即有為新冠狀病毒罹難往生者,設壇立牌位超薦拔度。

 

今年清明又遭逢台灣花蓮大清水隧道,台鐵408車次太魯閣自強號出軌,造成49人罹難往生之重大車禍,故法會當中亦均有為新冠狀病毒、太魯閣自強號出軌罹難往生者設壇超拔。

 

導師所主辦的梁皇法會法事周延、韻調攝心,隆重莊嚴,引領大家懺悔前愆、改往修來,發菩提心、利樂眾生,以達普利人天,冥陽兩利,與會者莫不法喜充滿。

 

《梁皇寶懺》又名《慈悲道場懺法》。相傳是寶誌禪師等九位高僧,應梁武帝之請,為超渡郗氏皇后,彙集佛經,編輯而成的一部懺法。

 

一、懺法之緣起:依卷首序文記載,相傳是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郗氏因生前好嫉妒、性情殘毒,死後墮為巨蟒,托夢向梁武帝求救,武帝詢教寶誌禪師,得知須禮佛懺悔方能超脫,遂乃敕請寶誌禪師,集諸法師沙門參閱諸經,修成十卷懺法,郗氏得此禮懺功德,而能脫離蟒身得生忉利天,故此懺法又有稱《梁皇寶懺》。

 

二、懺名之由來:懺法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之原由,乃懺文第一卷開頭即已說明:「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乃因夢感,彌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後劫,依事題名,弗敢移易……。」「彌勒菩薩」在其初發心修道時,即不食肉,因而名為慈氏;《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形容「此菩薩以慈愛為本能」,因此彌勒又稱「慈氏」。因此在懺法內文儀軌中,禮拜諸佛部分,即都是先禮拜「彌勒佛」,其次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與其他諸佛。可見《梁皇寶懺》非常重視「彌勒佛」與「慈悲」。今以「慈悲道場」立名,是希望眾生透過禮佛拜懺、懺除罪愆,對於諸過失能悔改不犯,對於六道眾生,也能不忘失菩提心,生起慈悲救護之心,令當今現在眾生,獲得無限之喜樂;盡末來際,亦可達到無憂苦之境,故名《慈悲道場懺法》。

 

三、懺法之內容:共分「皈依三寶、斷疑生信、懺悔、發菩提心、發願、迴向、顯果報、出地獄、解怨自慶、警緣三寶及代為四生六道眾生禮懺、終至囑累」等共十卷懺文,收錄約1275個佛號。是佛教懺悔滅罪中,生、亡兩利的一部寶典,也是中國佛教卷帙最大的一部懺法,俗稱「金山御製慈悲梁皇寶懺」,素有「懺法之王」、「懺王」之美譽。

 

四、拜懺之認知:佛說人生之所以有苦(八苦),乃因一念無明、起惑、造業、受報。這「惑、業、報」會障礙我們不得安樂,所以稱為「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的「心」對外在的「境」,起心動念而有所「作為」時,「業」就產生了。如我們的眼睛看到一樣好東西,心裡很喜歡,又見四下無人,我們就隨手把它佔為己有,就犯了「盜業」,沒想到天花板裝有監視器,被發現了,就有牢獄之災的果報。所謂「身業三」:殺、盜、婬;「口業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三」:貪、瞋、癡,總稱為「十惡業」。這些惡業會障礙我們,使我們做什麼事都不順利、諸多麻煩障難,明明小事一樁,卻惹來風風雨雨,所以要懺悔。

 

(一)懺摩悔過。佛法說:「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唯有懺悔力,才能解冤釋結。」「懺」是印度語,稱之為「懺摩」,或譯為「布薩」,發露的意思;華語稱「悔」,有懊悔之意。今言懺悔者,華梵兼舉也。懺則懺除過去罪愆,悔則不造未來新罪,所謂「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有改往修來的意思。孔子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台語也有句諺語叫「仙人打鼓有時錯、脚步踏錯誰人嘸?」佛陀時代有個弟子叫鴦掘摩羅尊者,在未遇見佛陀之前,是個人見人怕、國家捉拿的殺人魔王,但自從皈依順從佛陀的教誨後,有罪當懺悔,懺悔得清淨、懺悔得安樂,透過內心真誠的改過向善,不但消除過去殺人的罪業,免於受地獄報之苦,還當生證得阿羅漢果,是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實際案例。

 

(二)廣修眾善。諸惡莫作,止惡不做壞事,是做人基本;進一步能眾善奉行,行善更好。當我們看到需要幫助的人,起一念悲心去幫助他,或運用智慧尋求慈善單位協助他,就造了「善業」,這句「一念無明、起惑、造業、受報」轉個念就成了「一念智慧起慈悲、造善業、受善報」,當下「十惡業」便轉變成「十善業」。《梁皇寶懺》處處勸人依文懺悔,滅除多生罪障;更透過懺法隨文入觀,廣發菩提心、發願、迴向利益眾生。為累劫父母、師長、六親眷屬禮佛懺悔,及代為四生六道眾生同求懺悔,祈願得以解脫苦趣,永離塵垢,超生善道,共證菩提。因為所有一切廣利有情之善行,皆是建立在「慈悲喜捨」基礎上,《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菩提心者,大悲心也。清淨無染無私的奉獻,利益眾生,而非是為了博得「名聞利養」美名、美聲、利益與尊敬才來做善事、行善業。

 

(三)止觀雙運。佛法著重「聞、思、修」的「解行並重」「知行合一」。禮佛拜懺屬行門,說到「行」就讓我們聯想到普賢菩薩。古德有云:「無邊勝福莫越行門,諸佛菩薩從行門出,故華嚴會上推普賢為長子。」文中的「普賢」就是騎六牙大白象王的「大行普賢菩薩」。

 

何謂「大行」?

「修無盡供,供無盡佛,是為大。」《普賢行願品》就是教我們如何修觀、修供:「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這句「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就是「供無盡佛」的觀想要領、重點。

 

接著又說:「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以諸最勝妙華鬘,妓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此段經文即是「修無盡供」的觀想法。

 

「諸行勤作、窮刼不倦,是為行。」普賢菩薩騎六牙大白象王,象徵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之清淨心、清淨潔白、無染無私、行止觀双運的六度萬行,真「打拚、認真、骨力、拚命做」是為勤,只願衆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而且做事如大象走路一般,脚踏實地、穩重踏實,一步一脚印,不毛躁輕浮,能載重,擔負如來慈悲愍衆生、喜捨濟含識的大乘菩薩行;「窮刼不倦」不會稍做點善事就「以少為足」、喊辛苦喊累,所謂「虛空界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十大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普賢菩薩的「廣大願行」精神,著實是每位修行佛子學習效法的典範。

 

也因此,《梁皇寶懺》儀軌最初即是先禮請普賢菩薩降臨道場,再奉請「十方法界常住佛、法、僧三寶」,然後嚴持香華如法供養,最後接「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一幅天女散華,種種莊嚴香華鬘從空而下,遍滿虛空,煞是壯觀、令人驚艷的景致。這些無非是要我們「隨文入觀」,培養、訓練修觀、修供的能力,達到「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濟三塗苦,等施無差別」的平等妙供,《水陸儀軌》文中有說:「衆善之中,求其事簡而功最深者,唯施食一法門爾。」可見修觀、修供是何等重要。

 

(四)自我審察。經過修行禮懺,我是否比以前更加謙卑、更懂得感恩?是否有比以前更具智慧、更加柔軟?佛門當中流行一句話:「一年學佛,佛在心田﹔二年學佛,佛在半天﹔三年學佛,佛在西天﹔四年學佛,佛不見﹔五年學佛,與佛相戰。」意思是剛學佛,心熱騰騰的,常把佛掛在口中,心中有佛,然而越到後面真是「頭啊興興,尾啊斗丁。」、「虎頭蛇尾」或者「三天捕魚,四天曬網。」怠惰了、退心了,不然就是「吃嘸三天素,就要上西天。」尾巴翹起來,自以為了不起了,目中無人,驕傲了,不契佛心,只有我心、我見、我執、我相,到最後佛算什麼?佛的話不聽了、師父的話不接受了,聽誰的?聽我的,與佛打擂台了。

其實我們今天能夠來學佛、來行善,實在是要心懷感恩,不是你想學就有得學,想做就可以做,若無諸多因緣聚足,想學也沒得學,想做也做不來,所以要「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衆生恩;要「下濟三塗苦」對畜牲、餓鬼、地獄衆生,慈以與樂、悲以拔苦,能瞭解這層道理,心存感恩,為人處事自然謙卑、柔軟,不會我慢驕傲、自以為了不起。能感恩才能看到別人的好,也才會珍惜別人對我們的好。古人言「謙受益、滿招損」、「佛法在恭敬中求」,未有聽聞傲慢可以成就一切事業、道業的。

 

(五)善用其心。有慈悲心,有智慧行,能感恩,能謙卑、柔軟,人生的世界就無限寬廣。譬如一場法會、一壇佛事,每個人都能安住在各自的執務、崗位上,各安其份、各盡本職,發揮最好的一面來利益眾生。主法的人,不會輕忽、馬虎,能好好用心止觀雙運,隨文入觀、隨文修觀,興無緣慈、同體悲,仰祈諸佛菩薩降臨道場,觀想幽冥眾生來臨法會,皈依三寶、聆聽法音、懺悔業障,仰仗佛力加持,法力加被,個個身心淨潔,頓開暗冥,乘蓮花、上蓮台,隨佛菩薩接引往生淨土去。並掌控整場氣氛,讓它莊嚴隆重攝心;當維那的人,不會計較出聲辛苦、氣虛胸悶無力,能好好起腔念誦,譜出無盡妙言辭,讚佛甚深功德海;當悅衆的人,不會計較敲木魚手酸、緊張,能搭配維那,將木魚打得輕聲悅耳,速度剛好、適中。

 

當典座的人,不會嫌棄廚房油煙燻身,無法上殿堂禮佛,能把飯煑得香Q、熱騰騰的,菜炒得「有媽媽的味道」,照顧到每位參與者的味蕾,好有力氣誦經、拜佛、做事;當護法志工的人,能不分黨派、不計較工作性質、不搬弄是非或爭風、爭寵、爭表現,做好各自工作,讓師父們無後顧之憂。倘若大家都有這樣的認知、共識,能發饒益衆生的心,相信諸佛、菩薩一定先加持你,因為你有發這樣的菩薩心腸出來,怎能不加持你、好滿你的願呢?因此一場法會下來,最先得利的是誰?每一位發心的大衆最先得利,又因每位大衆有發這樣饒益眾生的心,這場法會也必能普利人天,冥陽兩利,與會參加者都能法喜充滿、皆大歡喜。

 

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禪師到中國參學歸國後,寫了一本《典座教訓》書中提到:「我所見過大宋國各寺院兩班大小執事,雖然是一年任期,大家都存有藉工作機會認真辦道的情神。不虛度光陰,不虛應故事,不輕視微小粗俗工作,為了常住的利益,為了興隆三寶,每個人都兢兢業業,盡瘁其職,因此,叢林興隆,個個亦莫不成就其道業。」

 

修行不就是如此而已,把心胸打開,轉化性情、改變個性,轉凡心為佛心,轉凡行為佛行,我們的修養、素質,生活品質、格調,就能因之「向上提昇」成佛去,而非「向下沈淪」輪迴受苦去。

 

世間勝宴、盛會都能夠發揮很大力量、成辦很多事情,更遑論佛門齋筵勝會法會。是以世尊教目蓮尊者於僧衆三個月的結夏精進用功辦道圓滿日,七月十五日解夏日供僧、齋僧,以此供養大衆僧伽功德,解救其母餓鬼倒懸之苦,遂有盂蘭盆勝會齋筵。懂得此一深意者,便能對佛門法會生起勝解。欲快速消除罪業、快速成就道業,參與法會共修不失是一種選項。

 

在參與法會齋筵時,能以:至誠懇切殷重心、難遭難遇心、慈悲心、懺悔心、謙卑柔軟心,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之「三輪體空」清淨心、行止、觀双運,參與勝會、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是以得失生滅心、凡夫散漫心,傲慢不柔和心,在參與法會,法會亦糟蹋了,世俗化了。

 

同樣是刀,會用刀的人,拿刀用來救人,是手術刀;不會用刀者,拿刀用來殺豬宰羊,就變屠刀,差別在那?心之勝劣。參與法會亦如是。心勝解,則能看出端倪,懂得門道,獲得真實益;心劣解,則只是拿香跟拜、看熱鬧、結善緣,卻未真正沾其實益。學佛要信心清淨、信心堅定。「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切忌劣解了佛法的真實意,將法會、布施行善視為一種「交易」。我參加法會、我行善布施,佛菩薩就要給我包山包海,保平安、保風順、保賺錢、保滿願,這真是三世佛冤啊。佛法不是交易、不是買賣,是因你的虔誠懺悔心、虔誠恭敬心、懇切殷重心、謙卑柔軟心、清淨布施、修褔行善心,在感應道交難思議,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亦不可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或一日捕魚,七天曬網;或稍做點善事就要馬上見感應;或如《慈悲水懺法》所言:「但世間人忽有急難,便能捨財不計多少。」然事過境遷輒忘,諸如種種,皆非學佛正確行誼態度。

 

《梁皇寶懺》,法事儀軌周延、文章義理周詳,自古感應不可思議。若我們對拜懺有正確認知,並配合「普賢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則拜一部《梁皇寶懺》即是修行解脫的殊勝法門,而不會貶輕將之視為「趕經懺」佛事。祖師大德慈悲製訂這麼好的懺法,只要我們契合佛心、與祖師會心,就不辜負祖師大德的一片苦心,自能從禮佛拜懺中獲得真實利益,得証佛果菩提。


20211202_佛法是道理,不是交易買賣

佛法是道理,不是交易買賣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佛法是道理,不是交易買賣

世間勝宴、盛會都能夠發揮很大力量、成辦很多事情,更遑論佛門齋筵勝會法會。是以世尊教目蓮尊者,於僧衆三個月的結夏精進用功辦道圓滿日,七月十五日解夏日供僧、齋僧,以此供養大衆僧伽功德,解救其母餓鬼倒懸之苦,遂有盂蘭盆勝會齋筵。懂得此一深意者,便能對佛門法會生起勝解。

 

欲快速消除罪業、快速成就道業,參與法會共修不失是一種選項。在參與法會齋筵時,能以:至誠懇切殷重心、難遭難遇心、慈悲心、懺悔心、謙卑柔軟心,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之「三輪體空」清淨心、行止、觀双運,參與勝會、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是以得失生滅心、凡夫散漫心,傲慢不柔和心,在參與法會,法會亦糟蹋了,世俗化了。

 

同樣是刀,會用刀的人,拿刀用來救人,是手術刀;不會用刀者,拿刀用來殺豬宰羊,就變屠刀,差別在那?心之勝劣。參與法會亦如是。心勝解,則能看出端倪,懂得門道,獲得真實益;心劣解,則只是拿香跟拜、看熱鬧、結善緣,卻未真正沾其實益。

 

有一位甚為富有的員外,田宅財產萬貫,可惜膝下無子,無以繼承香火家業,員外夫婦心情極為著急,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上山禮佛求菩薩慈悲,賜個麟兒。又聽從方丈和尚開示,廣行布施救濟貧困,積功累德,如是堅定不移做了好幾年,只為求得一子。果不其然,皇天不負苦心人,一日員外夫人夢見一莊嚴婦人抱著一孩兒給她,就這樣夫人懷孕了,員外喜獲麟兒。此則感應故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如同淨土念佛者亦是求臨終之時,得蒙彌陀如來手持蓮花來接引,才願意去。不論菩薩手抱孩兒或是阿彌陀佛手持蓮花,只要是諸佛菩薩「帶」來的,絕對是「優質的」!有「掛保證的」。

 

因此,學佛要信心清淨、信心堅定。「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切忌劣解了佛法的真實意,將法會、布施行善視為一種「交易」。我參加法會、我行善布施,佛菩薩就要給我包山包海,保平安、保風順、保賺錢、保滿願,這真是三世佛冤啊。佛法不是交易、不是買賣,是因你的虔誠懺悔心、虔誠恭敬心、懇切殷重心、謙卑柔軟心、清淨布施、修褔行善心,在感應道交難思議,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亦不可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或一日捕魚,七天曬網;或稍做點善事就要馬上見感應;或如《慈悲水懺法》所言:「但世間人忽有急難,便能捨財不計多少。」然事過境遷輒忘,諸如種種,皆非學佛正確行誼態度。佛菩薩又不欠我們,是我們求於佛菩薩的,所以古德云:「心到虔時,佛有眼;運至亨通,石能言。」誠然真實不虛!


20211201_千臂千缽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本供養部

《千臂千缽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本供養部》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共修心得分享

撰稿:釋印謙(天亨)法師

學歷:輔仁大學中文系,圓光佛學院研究所畢業

現任:大崗山靜修寺住持、法輪禪寺副住持、大高雄佛教會理事,慈隆僧學院院長

撰稿時間:民國100年4月15日

 

民國98年10月底,隆門(圓通)法師(以下尊稱師父)在高雄市楠梓區南普陀圓通寺本師殿傳授《千臂千缽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本供養部》(以下簡稱《大教王經》)。之後約有二週上午的時間,先由同學共修唸誦,師父再來上課,那種大眾共修後聽經聞法,下午回常住作務培福的生活,可謂既充實又充滿法喜與歡喜。二週密集上課結束後,在自己常住仍繼續持誦法本外,心中卻起了個念:若能在本師殿領眾共修《大教王經》,那該有多好!想不到這心裡的願望,居然會在這時候實現。

 

99年10月份,趁著在屏東慧光千手觀音寺拜梁皇法會之餘,與師父茶餘飯後閒談,師父關心弟子未來弘法事業走向,弟子跟師父報告當時在南普陀二週密集上《大教王經》之喜悅心得,立志將來領眾也朝向修法、講經、出坡作務這種福、慧、定兼備方式進行。寺院除了法會活動外,需要積極修定,修慧專業的能力,才能培育優秀的僧才。而且現代人教育普及,知識水準夠,高學歷出家比比皆是。師父的弟子實修很強,年輕弟子眾這麼多,若能在現代佛學研究方面強化,讓實修與研究兼顧,內部培育師資僧才,再放到都市據點開班授課,僧才自然聚集,信眾也跟著成長。

 

一番心得報告與大膽的建言,居然打動了師父對南普陀的規劃:「在都市裡有這麼好的場所,成立學佛院吧!我們向來重文教,你是讀佛學院碩士畢業,又在佛教會當理事七、八年,學經歷可以,由你來負責,你來當院長,你先開課,就開《大教王經》共修吧!」年初師父這麼跟弟子說,弟子能拒絕嗎?誰出的主意,當然是誰先承擔,何況帶領《大教王經》不也是弟子心中許下的願。就這樣在南普陀開啟一個實修與理論兼備的學佛之路!


20211020_文殊菩薩為何要現千臂、千鉢、千釋迦呢?文殊菩薩為何要現千臂、千鉢、千釋迦呢?

文殊菩薩為何要現千臂、千鉢、千釋迦呢?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文殊菩薩為何要現千臂、千鉢、千釋迦呢?

撰稿:慈隆僧學院 院長 釋印謙法師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原經全稱叫《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出自《大正藏》20冊,唐朝不空三藏所翻譯,屬於密教部。

 

該經卷五提到:結夏安居時,文殊室利菩薩遵從釋尊教勅到龍宮教化龍族。解夏時間到了,文殊室利還沒回來,釋尊弟子大迦葉心想: 「文殊室利時至未歸,當擯出,不讓他進來了。」時辰一到,維那敲鐘三下,鐘聲將絕已,文殊正好同鐘聲一齊到,大迦葉頓時面有愧色。

 

釋尊密意文殊現神通變化之力,文殊室利即刻現千臂、千鉢、千釋迦、曼殊室利金色身,釋尊囑咐大迦葉去鉢中瞧瞧,大迦葉走近鉢中一看,只見鉢中有百千億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千億釋迦牟尼佛,有百千億千臂千鉢曼殊室利,有百千億大迦葉各各向百千億世界的曼殊室利求哀懺悔,並請問大乘法義。這就是文殊室利菩薩現千臂千鉢身的由來。

 

延伸問題:

◎文殊現千臂有何意涵?

千臂代表威德神力,有廣大力量。

 

◎文殊現千鉢有何意涵? 

1.千鉢代表心量、肚量很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宰相肚量能撐船」,心量、肚量大,智慧就大;小鼻子、小眼睛怎麼可能有大智慧?

2.又鉢有「福田義」,給眾生植福田;鉢有「平等義」,貧富不撿擇;鉢有「折憍慢義」,去我慢心;鉢有「降伏貪瞋癡慢疑五毒義」,好壞不挑剔。

 

◎文殊現千釋迦有何意涵?

1.千釋迦表示大迦葉是聲聞乘,只認釋迦佛,彌勒是當來佛,為折服大迦葉故現釋迦佛。

 

◎如何與這部經相應?(修持這部經的要旨為何?)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供養部》,是這部經的行法,所謂「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而要發心,需先隨力布施,供養三寶,然後方能虔發大願,乃是三世諸佛通則。


20211015_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加持部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加持部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加持部

主講人:釋印謙(天亨)法師

學歷:輔仁大學中文系,圓光佛學院研究所畢業

現任:大崗山靜修寺住持、法輪禪寺副住持、大高雄佛教會理事,慈隆僧學院院長

時間: 民國101年每週六19:30-21:00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共有三部,第一部是供養部,第二部是加持部,第三部是懺悔部。供養部上學期修過了,這學期導師慈悲讓我們繼續修持第二部,同學應抱持感恩的心,珍惜這份難得殊勝的因緣,更加虔誠、謙虛、努力用功才行!可別以為擁有這部法就了不起,古德說:「謙受益、滿招損」、「佛法是在恭敬中求」,未有聽聞傲慢可以成就一切事業、道業的。「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耳熟人曉,烏龜一步一脚印慢慢爬反而先到,兔子仗著自己能力好、速度快,反正睡個覺再來跑,都比烏龜快很多,結果兔子勢才而驕,反而陰溝裡翻船輸了。所以人不可恃才傲物,但也不要妄自菲薄看輕自己,一枝草一點露,每人頭上一片天,天生我材必有用,各自努力發揮己能,未必就是輸家。

 

話說回來,修行不是跟誰比,而是跟自己比。透過修行,我是否比以前心胸更寬闊,看到別人的好能歡喜讚歎,能見賢思齊,能檢討、改進自己,甚至懺悔自己的業障,而不是忌妒、酸葡萄、說風涼話或毀謗等。有人對自己很節儉,省吃儉用,但一聽到師父需要、道場需要,卻很能歡喜施捨,有人就不以為然:「他有錢啊!」其實錢多錢少是一回事,護持三寶的那顆心才是珍貴!我們導師很重視拜懺,每月初一、十五有《水懺》、《藥懺》,每年新春、清明、中元三大節日有《梁皇寶懺》,法事周延、韻調攝心,隆重莊嚴,引領大家懺悔前愆、改往修來,可惜大家對拜懺的熱心,似乎不若傳法灌頂、火供法會來的有興趣。經典告訴我們:「唯有懺悔力,才能解冤釋結。」想想我們的功力有比《水懺》中悟達國師深厚嗎?何況他前輩子是十世高僧,尚無法抵消過去的怨結!「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人面瘡的果報,讓悟達國師都吃不消,我們行嗎?祖師大德慈悲制定這麼好的懺法,文章義理這麼周詳,自古感應這麼不可思議,大家不應辜負導師的一片苦心才是。業障懺除修行才能順遂、才能得利,否則業障現前,「翹翹倒」怎麼修呢?

 

經過修行,我是否比以前更謙卑、更懂得感恩?佛門中流行一句話:「一年學佛,佛在心田﹔二年學佛,佛在半天﹔三年學佛,佛在西天﹔四年學佛,佛不見﹔五年學佛,與佛相戰。」意思是:剛學佛時,心熱騰騰的,常把佛掛在口中,心中有佛,然而越到後面真是「頭啊興興,尾啊斗丁」、「虎頭蛇尾」或「三天捕魚,四天曬網」,怠惰了、退心了,不然就是「吃嘸三天素,就要上西天」,尾巴翹起來,自以為了不起,目中無人,驕傲了,不契佛心,只有「我心、我見、我執、我相」,到最後佛算什麼?佛的話不聽了、師父的話不接受了,聽誰的?聽我的!要與佛打擂台了,這是人性惡的一面–「貪瞋癡慢疑」要制止、要轉化,轉化成慈悲喜捨、謙卑感恩,能感恩才能見到別人的好,才會珍惜別人對我們的好。試問:沒有佛住世,沒有祖師大德為法忘軀,徒步翻山越嶺,走過沙漠,將佛法傳入中土,或西去取經,我們怎麼知道佛法?沒有師父們一代傳一代續佛慧命,荷擔如來家業,我們怎麼聽聞佛法?唐朝鑑真大師為將戒律傳到日本,歷經五次船難失敗折磨,導致雙眼失明,依然不屈不撓,到第六次大師六十六歲了,天皇派使臣來禮請,坐上使船才成功踏上日本國土,天皇賜號「傳燈大法師」,影響日本文化甚鉅,今天我們看到鑑真大師坐相,莫不為其精神毅力所感動而肅然起敬。比起祖師大德所作所為,我們還比不上他們的一根汗毛,所以有什麼好驕傲的呢?感恩佛菩薩,感恩師父、道場,給我們有培福、修慧、消業障的機會都來不及了,怎好修個福報就自認功德無量?

 

有了修行,我們的心是否有比以前更具智慧、更加柔軟?我有個信徒在大崗山下阿蓮市區T字路口,開一家海產店,我問某某人是怎麼了,怎麼會在靠山的地區開海產店呢?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何況阿蓮離海邊茄萣、彌陀、蚵仔寮,甚至台南安平都不遠,誰來這裡吃海產?且又開在路衝處,既危險又難停車。過不多久他店門口站了個人,或靠或蹲在那抽煙不知所措,原來是沒生意,叫廚師出來外面招攬客人。我心想這人既沒智慧也沒肚量,怎好讓大師傅出來外面站崗?怪難看的,這怎會有福?果不其然下次看到他店關了。學佛是叫我們拿出智慧力,圓滿處理周遭的事情,恰到好處,不是胡搞瞎搞就要佛菩薩保佑,否則就叫沒靈感、沒感應,套句現代話說:「你才無感!」

 

導師在「大悲心陀羅尼」課中講到笨笨的小沙彌光拜佛也能拜到開悟,就是告訴我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高下是人的分別,「至道無難,唯嫌撿擇」,修行不要好高騖遠,應學習普賢王菩薩騎大象精神,脚踏實地,一步一脚印,有恆心、有毅力,就能越苦海、登彼岸,所謂勤能補拙,三分天才也得七分努力,一勤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就一切事業。希望大家在導師的引導下,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中,皆能道業、事業有成,以此共勉。


20211010_梁皇寶懺

梁皇寶懺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梁皇寶懺

慈隆僧學院院長 釋上印下謙 法師

 

清明節的梁皇法會是金龍山法輪禪寺重要、固定佛事之一。去年清明正逢新冠狀病毒方興未艾,上隆下門導師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在梁皇法會之中,即有為新冠狀病毒罹難往生者,設壇立牌位超薦拔度。

 

今年清明又遭逢台灣花蓮大清水隧道,台鐵408車次太魯閣自強號出軌,造成49人罹難往生之重大車禍,故法會當中亦均有為新冠狀病毒、太魯閣自強號出軌罹難往生者設壇超拔。

 

導師所主辦的梁皇法會法事周延、韻調攝心,隆重莊嚴,引領大家懺悔前愆、改往修來,發菩提心、利樂眾生,以達普利人天,冥陽兩利,與會者莫不法喜充滿。

 

《梁皇寶懺》又名《慈悲道場懺法》。相傳是寶誌禪師等九位高僧,應梁武帝之請,為超渡郗氏皇后,彙集佛經,編輯而成的一部懺法。

 

一、懺法之緣起:依卷首序文記載,相傳是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郗氏因生前好嫉妒、性情殘毒,死後墮為巨蟒,托夢向梁武帝求救,武帝詢教寶誌禪師,得知須禮佛懺悔方能超脫,遂乃敕請寶誌禪師,集諸法師沙門參閱諸經,修成十卷懺法,郗氏得此禮懺功德,而能脫離蟒身得生忉利天,故此懺法又有稱《梁皇寶懺》。

 

二、懺名之由來:懺法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之原由,乃懺文第一卷開頭即已說明:「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乃因夢感,彌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後劫,依事題名,弗敢移易……。」「彌勒菩薩」在其初發心修道時,即不食肉,因而名為慈氏;《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形容「此菩薩以慈愛為本能」,因此彌勒又稱「慈氏」。因此在懺法內文儀軌中,禮拜諸佛部分,即都是先禮拜「彌勒佛」,其次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與其他諸佛。可見《梁皇寶懺》非常重視「彌勒佛」與「慈悲」。今以「慈悲道場」立名,是希望眾生透過禮佛拜懺、懺除罪愆,對於諸過失能悔改不犯,對於六道眾生,也能不忘失菩提心,生起慈悲救護之心,令當今現在眾生,獲得無限之喜樂;盡末來際,亦可達到無憂苦之境,故名《慈悲道場懺法》。

 

三、懺法之內容:共分「皈依三寶、斷疑生信、懺悔、發菩提心、發願、迴向、顯果報、出地獄、解怨自慶、警緣三寶及代為四生六道眾生禮懺、終至囑累」等共十卷懺文,收錄約1275個佛號。是佛教懺悔滅罪中,生、亡兩利的一部寶典,也是中國佛教卷帙最大的一部懺法,俗稱「金山御製慈悲梁皇寶懺」,素有「懺法之王」、「懺王」之美譽。

 

四、拜懺之認知:佛說人生之所以有苦(八苦),乃因一念無明、起惑、造業、受報。這「惑、業、報」會障礙我們不得安樂,所以稱為「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的「心」對外在的「境」,起心動念而有所「作為」時,「業」就產生了。如我們的眼睛看到一樣好東西,心裡很喜歡,又見四下無人,我們就隨手把它佔為己有,就犯了「盜業」,沒想到天花板裝有監視器,被發現了,就有牢獄之災的果報。所謂「身業三」:殺、盜、婬;「口業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三」:貪、瞋、癡,總稱為「十惡業」。這些惡業會障礙我們,使我們做什麼事都不順利、諸多麻煩障難,明明小事一樁,卻惹來風風雨雨,所以要懺悔。

 

(一)懺摩悔過。佛法說:「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唯有懺悔力,才能解冤釋結。」「懺」是印度語,稱之為「懺摩」,或譯為「布薩」,發露的意思;華語稱「悔」,有懊悔之意。今言懺悔者,華梵兼舉也。懺則懺除過去罪愆,悔則不造未來新罪,所謂「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有改往修來的意思。孔子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台語也有句諺語叫「仙人打鼓有時錯、脚步踏錯誰人嘸?」佛陀時代有個弟子叫鴦掘摩羅尊者,在未遇見佛陀之前,是個人見人怕、國家捉拿的殺人魔王,但自從皈依順從佛陀的教誨後,有罪當懺悔,懺悔得清淨、懺悔得安樂,透過內心真誠的改過向善,不但消除過去殺人的罪業,免於受地獄報之苦,還當生證得阿羅漢果,是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實際案例。

 

(二)廣修眾善。諸惡莫作,止惡不做壞事,是做人基本;進一步能眾善奉行,行善更好。當我們看到需要幫助的人,起一念悲心去幫助他,或運用智慧尋求慈善單位協助他,就造了「善業」,這句「一念無明、起惑、造業、受報」轉個念就成了「一念智慧起慈悲、造善業、受善報」,當下「十惡業」便轉變成「十善業」。《梁皇寶懺》處處勸人依文懺悔,滅除多生罪障;更透過懺法隨文入觀,廣發菩提心、發願、迴向利益眾生。為累劫父母、師長、六親眷屬禮佛懺悔,及代為四生六道眾生同求懺悔,祈願得以解脫苦趣,永離塵垢,超生善道,共證菩提。因為所有一切廣利有情之善行,皆是建立在「慈悲喜捨」基礎上,《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菩提心者,大悲心也。清淨無染無私的奉獻,利益眾生,而非是為了博得「名聞利養」美名、美聲、利益與尊敬才來做善事、行善業。

 

(三)止觀雙運。佛法著重「聞、思、修」的「解行並重」「知行合一」。禮佛拜懺屬行門,說到「行」就讓我們聯想到普賢菩薩。古德有云:「無邊勝福莫越行門,諸佛菩薩從行門出,故華嚴會上推普賢為長子。」文中的「普賢」就是騎六牙大白象王的「大行普賢菩薩」。

 

何謂「大行」?

「修無盡供,供無盡佛,是為大。」《普賢行願品》就是教我們如何修觀、修供:「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這句「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就是「供無盡佛」的觀想要領、重點。

 

接著又說:「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以諸最勝妙華鬘,妓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此段經文即是「修無盡供」的觀想法。

 

「諸行勤作、窮刼不倦,是為行。」普賢菩薩騎六牙大白象王,象徵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之清淨心、清淨潔白、無染無私、行止觀双運的六度萬行,真「打拚、認真、骨力、拚命做」是為勤,只願衆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而且做事如大象走路一般,脚踏實地、穩重踏實,一步一脚印,不毛躁輕浮,能載重,擔負如來慈悲愍衆生、喜捨濟含識的大乘菩薩行;「窮刼不倦」不會稍做點善事就「以少為足」、喊辛苦喊累,所謂「虛空界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十大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普賢菩薩的「廣大願行」精神,著實是每位修行佛子學習效法的典範。

 

也因此,《梁皇寶懺》儀軌最初即是先禮請普賢菩薩降臨道場,再奉請「十方法界常住佛、法、僧三寶」,然後嚴持香華如法供養,最後接「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一幅天女散華,種種莊嚴香華鬘從空而下,遍滿虛空,煞是壯觀、令人驚艷的景致。這些無非是要我們「隨文入觀」,培養、訓練修觀、修供的能力,達到「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濟三塗苦,等施無差別」的平等妙供,《水陸儀軌》文中有說:「衆善之中,求其事簡而功最深者,唯施食一法門爾。」可見修觀、修供是何等重要。

 

(四)自我審察。經過修行禮懺,我是否比以前更加謙卑、更懂得感恩?是否有比以前更具智慧、更加柔軟?佛門當中流行一句話:「一年學佛,佛在心田﹔二年學佛,佛在半天﹔三年學佛,佛在西天﹔四年學佛,佛不見﹔五年學佛,與佛相戰。」意思是剛學佛,心熱騰騰的,常把佛掛在口中,心中有佛,然而越到後面真是「頭啊興興,尾啊斗丁。」、「虎頭蛇尾」或者「三天捕魚,四天曬網。」怠惰了、退心了,不然就是「吃嘸三天素,就要上西天。」尾巴翹起來,自以為了不起了,目中無人,驕傲了,不契佛心,只有我心、我見、我執、我相,到最後佛算什麼?佛的話不聽了、師父的話不接受了,聽誰的?聽我的,與佛打擂台了。

其實我們今天能夠來學佛、來行善,實在是要心懷感恩,不是你想學就有得學,想做就可以做,若無諸多因緣聚足,想學也沒得學,想做也做不來,所以要「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衆生恩;要「下濟三塗苦」對畜牲、餓鬼、地獄衆生,慈以與樂、悲以拔苦,能瞭解這層道理,心存感恩,為人處事自然謙卑、柔軟,不會我慢驕傲、自以為了不起。能感恩才能看到別人的好,也才會珍惜別人對我們的好。古人言「謙受益、滿招損」、「佛法在恭敬中求」,未有聽聞傲慢可以成就一切事業、道業的。

 

(五)善用其心。有慈悲心,有智慧行,能感恩,能謙卑、柔軟,人生的世界就無限寬廣。譬如一場法會、一壇佛事,每個人都能安住在各自的執務、崗位上,各安其份、各盡本職,發揮最好的一面來利益眾生。主法的人,不會輕忽、馬虎,能好好用心止觀雙運,隨文入觀、隨文修觀,興無緣慈、同體悲,仰祈諸佛菩薩降臨道場,觀想幽冥眾生來臨法會,皈依三寶、聆聽法音、懺悔業障,仰仗佛力加持,法力加被,個個身心淨潔,頓開暗冥,乘蓮花、上蓮台,隨佛菩薩接引往生淨土去。並掌控整場氣氛,讓它莊嚴隆重攝心;當維那的人,不會計較出聲辛苦、氣虛胸悶無力,能好好起腔念誦,譜出無盡妙言辭,讚佛甚深功德海;當悅衆的人,不會計較敲木魚手酸、緊張,能搭配維那,將木魚打得輕聲悅耳,速度剛好、適中。

 

當典座的人,不會嫌棄廚房油煙燻身,無法上殿堂禮佛,能把飯煑得香Q、熱騰騰的,菜炒得「有媽媽的味道」,照顧到每位參與者的味蕾,好有力氣誦經、拜佛、做事;當護法志工的人,能不分黨派、不計較工作性質、不搬弄是非或爭風、爭寵、爭表現,做好各自工作,讓師父們無後顧之憂。倘若大家都有這樣的認知、共識,能發饒益衆生的心,相信諸佛、菩薩一定先加持你,因為你有發這樣的菩薩心腸出來,怎能不加持你、好滿你的願呢?因此一場法會下來,最先得利的是誰?每一位發心的大衆最先得利,又因每位大衆有發這樣饒益眾生的心,這場法會也必能普利人天,冥陽兩利,與會參加者都能法喜充滿、皆大歡喜。

 

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禪師到中國參學歸國後,寫了一本《典座教訓》書中提到:「我所見過大宋國各寺院兩班大小執事,雖然是一年任期,大家都存有藉工作機會認真辦道的情神。不虛度光陰,不虛應故事,不輕視微小粗俗工作,為了常住的利益,為了興隆三寶,每個人都兢兢業業,盡瘁其職,因此,叢林興隆,個個亦莫不成就其道業。」

 

修行不就是如此而已,把心胸打開,轉化性情、改變個性,轉凡心為佛心,轉凡行為佛行,我們的修養、素質,生活品質、格調,就能因之「向上提昇」成佛去,而非「向下沈淪」輪迴受苦去。

 

世間勝宴、盛會都能夠發揮很大力量、成辦很多事情,更遑論佛門齋筵勝會法會。是以世尊教目蓮尊者於僧衆三個月的結夏精進用功辦道圓滿日,七月十五日解夏日供僧、齋僧,以此供養大衆僧伽功德,解救其母餓鬼倒懸之苦,遂有盂蘭盆勝會齋筵。懂得此一深意者,便能對佛門法會生起勝解。欲快速消除罪業、快速成就道業,參與法會共修不失是一種選項。

 

在參與法會齋筵時,能以:至誠懇切殷重心、難遭難遇心、慈悲心、懺悔心、謙卑柔軟心,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之「三輪體空」清淨心、行止、觀双運,參與勝會、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是以得失生滅心、凡夫散漫心,傲慢不柔和心,在參與法會,法會亦糟蹋了,世俗化了。

 

同樣是刀,會用刀的人,拿刀用來救人,是手術刀;不會用刀者,拿刀用來殺豬宰羊,就變屠刀,差別在那?心之勝劣。參與法會亦如是。心勝解,則能看出端倪,懂得門道,獲得真實益;心劣解,則只是拿香跟拜、看熱鬧、結善緣,卻未真正沾其實益。學佛要信心清淨、信心堅定。「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切忌劣解了佛法的真實意,將法會、布施行善視為一種「交易」。我參加法會、我行善布施,佛菩薩就要給我包山包海,保平安、保風順、保賺錢、保滿願,這真是三世佛冤啊。佛法不是交易、不是買賣,是因你的虔誠懺悔心、虔誠恭敬心、懇切殷重心、謙卑柔軟心、清淨布施、修褔行善心,在感應道交難思議,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亦不可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或一日捕魚,七天曬網;或稍做點善事就要馬上見感應;或如《慈悲水懺法》所言:「但世間人忽有急難,便能捨財不計多少。」然事過境遷輒忘,諸如種種,皆非學佛正確行誼態度。

 

《梁皇寶懺》,法事儀軌周延、文章義理周詳,自古感應不可思議。若我們對拜懺有正確認知,並配合「普賢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則拜一部《梁皇寶懺》即是修行解脫的殊勝法門,而不會貶輕將之視為「趕經懺」佛事。祖師大德慈悲製訂這麼好的懺法,只要我們契合佛心、與祖師會心,就不辜負祖師大德的一片苦心,自能從禮佛拜懺中獲得真實利益,得証佛果菩提。

 

相關

 


20211005_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懺悔部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懺悔部 – 速成佛道 圓成菩提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懺悔部 速成佛道 圓成菩提

主講人:釋印謙(天亨)法師

學歷:輔仁大學中文系,圓光佛學院研究所畢業

現任:大崗山靜修寺住持、法輪禪寺副住持、大高雄佛教會理事,慈隆僧學院院長

時間: 民國101年每週六19:30-21:00

 

佛說人生之所以有苦(八苦),乃因一念無明起惑造業受報。「一念無明」用現代話說就是「一念糊塗、一念迷糊」,或稱「一時糊塗、一時迷糊」,所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一念糊塗、一時迷糊起惑造惡業則受苦報,這「惑、業、報」會障礙我們修行解脫或事業成就,所以稱為「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

 

我們的「心」對外在的「境」起心動念而有所「作為」時,「業」就產生了。如我們的眼睛看到一樣好東西,心裡很喜歡,又見四下無人,我們就隨手把它佔為己有,就犯了「盜業」,沒想到天花板裝有監視器,被發現了,就有牢獄之災的果報。所謂「身業三」:殺、盜、婬;「口業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業三」:貪、瞋、癡,總稱為「十惡業」。

 

這些惡業會障礙我們,使我們做什麼事都不順利、諸多麻煩障難,明明小事一樁卻惹來風風雨雨,所以要懺悔。「懺」是印度語,稱之為「懺摩」,或譯為「布薩」,發露的意思;華語稱「悔」,有懊悔之意,今言懺悔者,華梵兼舉也。懺則懺除過去罪愆,悔則不造未來新罪,所謂「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有改往修來的意思。孔子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台語也有句諺語叫〝仙人打鼓有時錯、脚步踏錯誰人嘸?〞佛陀時代有個弟子叫鴦掘摩羅尊者,在未遇見佛陀之前,是個人見人怕、國家捉拿的殺人魔王,但自從皈依順從佛陀的教誨後,有罪當懺悔,懺悔得清淨、懺悔得安樂,透過內心真誠的改過向善,不但消除過去殺人的罪業,免於受地獄報之苦,還當生證得阿羅漢果,是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實際案例。

 

同樣是這顆心,當我們看到需要幫助的人,起一念悲心去幫助他,或運用智慧尋求慈善單位協助他,就造了「善業」,這句「一念無明起惑造業受報」轉個念就成了「一念智慧起慈悲造善業受善報」,當下「十惡業」便轉變成「十善業」,所以佛法教我們「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煩惱即菩提」就是這個意思,就看你有沒有智慧去轉念。

 

我們如何保持清醒、有智慧,不會「一時糊塗、一時迷糊」做錯事呢?就是要多「聞、思、修」。多聽經聞法、正思惟,是屬於「知」的部分,但是還不夠,佛在《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受記品〉這樣說:「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可見「知」而後要起「行」,要「修」,「知」而不起「行」,如「說食數寶」,不實際。要勤修「戒、定、慧」、要行「八正道」、要多懺悔。古德有云:「無邊勝福莫越行門,諸佛菩薩從行門出,故華嚴會上推普賢為長子。」說到「行」就讓我們聯想到普賢菩薩,文中的「普賢」就是騎六牙大白象王的「大行普賢菩薩」。

 

何謂「大行」?「修無盡供,供無盡佛,是為大」,《四十華嚴》〈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就教我們如何修觀、修供:「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這句「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就是「供無盡佛」的要領、重點。接著又說:「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以諸最勝妙華鬘,妓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即是「修無盡供」的觀法。

 

「諸行勤作、窮刼不倦,是為行」,普賢菩薩騎六牙大白象王,象徵以行清淨潔白、無染無私的六度萬行,真〝打拚、認真、骨力、拚命做〞是為勤,只願衆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而且做事如大象走路一般,脚踏實地、穩重踏實,一步一脚印,不毛躁輕浮,能載重,擔負如來慈悲愍衆生、喜捨濟含識的大乘菩薩行;「窮刼不倦」表示不會稍做點善事就「以少為足」、喊辛苦喊累,所謂「虛空界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十大願王,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十大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普賢菩薩的「廣大願行」精神,著實是每位修行佛子學習效法的典範。因此,佛門日誦中早課要念「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晚課〈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內容即有擷取《四十華嚴》〈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偈頌,《梁皇寶懺》、《慈悲三昧水懺》、《藥師寶懺》,也都是先禮請普賢菩薩,再奉請「十方法界常住佛、法、僧三寶」,然後嚴持香華如法供養,最後接「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一幅天女散華,種種莊嚴香華鬘從空而下,遍滿虛空,煞是壯觀、令人驚艷的景致。這些無非是要我們「隨文入觀」,培養、訓練修觀、修供的能力,達到「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濟三塗苦,等施無差別」的平等妙供,《水陸儀軌》文說:「衆善之中,求其事簡而功最深者,唯施食一法門爾。」可見修觀、修供是何等重要。祖師大德訂這樣的早、晚課,就是要修行人每天每天訓練,每天訓練才有力道,力道足,「味道」就出來,如同我們學毛筆字,看老師寫很簡單,也知道怎麼寫,但沒有每天練習,寫出來的字就是歪七扭八不成形。

 

每天早晚定課,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還要懺悔業障。想想我們過去所作罪過,層層疊疊如高山;所結怨業,深深似大海;現在所作所為善事卻又如「滄海之一粟」,如何剷平罪山?如何填滿怨海?《梁皇寶懺》有謂:「天子一怒,伏屍萬里。」若再加上每具伏屍背後的親人眷屬之悲傷哀怨,這筆帳怎麼算?《瑜伽燄口》裡形容「懸梁服毒,千年怨氣沉沉」,或是公司老闆掏空公司,惡性倒閉,造成員工家庭經濟陷於困境等等,我們過去都有可能犯同樣類似的惡業,所結下的種種怨懟,如果今生做點功德、修點福報,就自認很多、自認夠了,或喊累、喊辛苦,那麼相信這些怨親債主也會對我們說:「我也很苦呢」、「你欠我的,本金加利息也很多呢」,是不是?懺悔消業障,業消則慧生,所謂「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有智慧、頭腦清醒,就能少犯錯、少出錯,少做「十惡業」,多行「十善業」,能恰到好處圓滿處理週遭的事務,那麼我們的生活品質、生活格調就能因之「向上提昇」,而非「向下沈淪」。「世世常行菩薩道」是「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今生能得聽聞佛法,明白做人道理,豈能獨善其身不兼善天下廣利有情?「四無量心」教我們:「令一切衆生之樂及樂因永不失,是慈無量心;令一切衆生之苦及苦因永永脫離,是悲無量心;令一切衆生永遠不斷喜樂及喜樂之因,是喜無量心;令一切衆生永離分別愛憎、苦樂、善惡皆悉平等,是捨無量心。」所有一切廣利有情之善行,皆應建立在「慈悲喜捨」基礎上,才是菩薩道業,所以《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菩提心者,大悲心也,有人行善並非出於清淨無染無私的奉獻,而是為了博得「名聞利養」美名、美聲、利益跟尊敬,一旦沒得到他的目的,不合他的意,就會起瞋恨心,脾氣、派頭比什麼都大,甚至「順我者生,逆我者亡」、「我得不到,你也別想拿走」的狹隘、自私心腸,故稱「魔業」。

 

其實我們今天能夠來學佛、來行善,實在是要心懷感恩,不是你想學就有得學,想做就可以做,若無諸多因緣聚足,想學也沒得學,想做也做不來,所以要「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衆生恩;要「下濟三塗苦」對畜牲、餓鬼、地獄衆生,慈以與樂、悲以拔苦,能瞭解這層道理,心存感恩,為人處事自然謙卑、柔軟,不會我慢驕傲、自以為了不起,俗話說:「人七呎、天五呎,欲生存於天地之間當低頭」及〝人卡行、卡厲害,也不如天一撇〞,這「天」不單指「神」,也可解釋為「諸多因緣」,萬般皆備,只欠東風,因緣不聚足,天不助你,就是讓你「時也,運也,命也,非我所能也」,不是嗎?

 

有慈悲心,有智慧行,能感恩,能謙卑、柔軟,人生的世界就無限寬廣,怎麼說呢?譬如一場法會、一壇佛事,每個人都能安住在各自的執務、崗位上,各安其份、各盡本職,發揮最好的一面來利益眾生。主法的人,不會輕意馬虎,能好好用心掌控整場氣氛,讓它莊嚴隆重攝心;當維那的人,不會計較出聲辛苦、氣虛胸悶無力,能好好起腔念誦,譜出無盡妙言辭,讚佛甚深功德海;當悅衆的人,不會計較敲木魚手酸、緊張,能搭配維那,將木魚打得輕聲悅耳,速度剛好、適中;當典座的人,不會嫌棄廚房油煙燻身,無法上殿堂禮佛,能把飯煑得香Q、熱騰騰的,菜炒得「有媽媽的味道」,照顧到每位參與者的味蕾,好有力氣誦經、拜佛、做事;當護法志工的人,能不分黨派、不計較工作性質、不搬弄是非或爭風、爭寵、爭表現,做好各自工作,讓師父們無後顧之憂。倘若大家都有這樣的認知、共識,能發饒益衆生的心,相信諸佛、菩薩一定先加持你,因為你有發這樣的菩薩心腸出來,怎能不加持你、好滿你的願呢?所以一場法會下來,最先得利的是誰?每一位發心的大衆最先得利,又因每位大衆有發這樣饒益眾生的心,這場法會也必能普利人天,冥陽兩利,與會參加者都能法喜充滿、皆大歡喜。所以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禪師到中國參學歸國後,寫了一本《典座教訓》書中提到:「我所見過大宋國各寺院兩班大小執事,雖然是一年任期,大家都存有藉工作機會認真辦道的情神。不虛度光陰,不虛應故事,不輕視微小粗俗工作,為了常住的利益,為了興隆三寶,每個人都兢兢業業,盡瘁其職,因此,叢林興隆,個個亦莫不成就其道業。」修行不就是如此而已,把心胸打開,不要〝雞啊腸、鳥啊肚〞,世界就無限寬廣。

 

學院有導師講解「大悲心陀羅尼」,長養我們的慈悲心,有諸多課程及修《曼殊師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契應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慧,有「梁皇法會」懺悔業障,再依普賢菩薩十大恆持廣大願行修,護持、珍惜這樣一個學習園地,相信當來之日必能速成佛道、圓成菩提,以此共勉!


20210913_以圜悟克勤禪師、夾山善會禪師為例

以圜悟克勤禪師、夾山善會禪師為例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禪門公案趣聞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以圜悟克勤禪師、夾山善會禪師為例

范沖淹是北宋名臣,也是個虔誠佛弟子。

《空谷集》卷1:「范文正公捨宅為寺,寺名天平,延浮山遠禪師為住持。公凡蒞所守之地,必造寺度僧,興崇佛法,賢徳之僧必與友善。……公之子孫蕃衍代代為官,迨今不絕。非佛福田中所植隂徳,感動天心能若是乎?」

 

宋仁宗景祐四年,出守鄱陽,慕承古禪師道風,屢就問道。時薦福院虛席,范沖淹請師住持,躬率四眾,就芝山迎請。承古禪師曾致書與范沖淹云:「丈夫各負冲天氣,莫認虗名汙自身;撒手直須千聖外,纖毫不盡眼中塵。」

 

圜悟克勤禪師(1063-1135)初在成都講肆,范丞相伯才見其器質不凡,因作長篇,激其往南方行腳,其詞曰:

「觀水莫觀汙池水,汙池之水魚鱉卑;登山莫登逶邐山,逶邐之山艸木希。

 

觀水直觀滄溟廣,登山直上泰山上,所得不少所見高,工夫用盡非徒勞。南方幸有選佛地,好向其中窮玅旨,他年成器整頹綱,不負男兒出家志。大丈夫兮休擬議,豈為虗名滅身計,歡諧時節苦無多,却被光陰暗添歲。

 

成都況是繁華國,打住只因華酒惑。

吾師本是出塵人,肯隨齷齪同埋沒!

吾師幸有虹蜺志,切莫蹉跎向泥水。

君不見吞舟之魚,不隱小流;

合抱之木,豈生丹丘。

大鵬一展九萬里,肯同飛燕著沙鷗。

何如急流千里驥,莫學鷦鷯戀一枝。

直饒講得千經論,也落禪家第二機。

白雲本自戀高臺,暮罩朝籠不暫開。

為赴蒼生霖雨望,等閑猶自出山來。

又不見,荊山有玉名瓊瑤,良工未遇居蓬蒿,

當時若不離荊楚,爭得連城價倍高!」

 

時圜悟禪師雖居學位,已稍有名氣,在講經說法度眾了。然范仲淹勸禪師不要得少為足,夜郎自大,應眼光放遠、心胸放大,效法大鵬展趐九萬里(莊子消遙遊)出外行腳參方。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眼前;走不出走,眼前就是你的世界。「當時若不離荊楚。爭得連城價倍高!」真是鏗鏘有力。

 

圜悟禪師聽進去了。真所謂:「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遂出蜀遊方,遍參明師,最後在五祖山法演禪師處大徹大悟,終成大器。盡得法演禪師之奧旨,成為宋朝禪門大宗匠,大振襌風!

 

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六月,宰相無盡居士張商英「寓荊南日,道學自居,少見推許。圜悟艤舟謁之,劇談華嚴旨要。」圜悟禪師以華嚴妙旨融通禪意,縱橫無盡的辯才,得到了張商英這位比圜悟禪師年長二十歲的,而且與圜悟禪師的師長們有過多年應酬往來,又在宋徽宗大觀、宣和年間位居百僚之首的同鄉前輩「無盡居士」,真誠的激賞和推崇。並讚歎:「圜悟融通宗教若此,故使達者心悅而誠服,非宗說具通安能爾耶!」有「僧中管仲」之美譽。在心悅誠服,心解意開之際。張商英欽佩圜悟禪師之悟境和思辨才量,於是,恭請禪師將其平生參學所悟之境界,綴成文字,以貽後昆。 圜悟禪師蒙其激勵,留在湖湘著述了這本名震四海的禪門第一書——《碧巖錄》十卷。

 

《碧巖錄》係圜悟禪師住於成都昭覺寺、夾山靈泉禪院、湘西道林寺等三處期間,前後二十年間,對雪竇重顯禪師《頌古百則》的解釋,由其隨聽弟子門人編集記錄整理。 雪竇重顯禪師,本為北宋初年的雲門宗風之傳人,工於詩頌,機鋒犀利,有孤危險峻、簡潔明快之風格,由此,往往於片言只語之中,顯示其超脫言外,獨步感悟之禪風。 其臨終前的經典話語「平生唯患語之多矣」,充分顯示其對自己一生的反思,以及他的悟境。 雖然,圜悟克勤禪師出於臨濟宗門楊岐宗門下,但是,其機鋒與雲門宗的重顯禪師頗為心儀投緣,故他一生中流傳於世的兩部著作,《碧巖錄》與《佛果擊節錄》二卷,係分別根據重顯禪師的《頌古百則》和《拈古百則》,以其超凡領悟力,別具一格的「垂示」、「著語」、「評唱」 等詮釋方式, 在公案和話頭流行於有宋一代後,尚屬首次十分新穎。 具有篳路藍縷,啟山林之功。再加其非比尋常的駕馭語言文字的天賦,促使《碧巖錄》,成為中國「宗門第一書」對後世禪學發展影響甚鉅,盛名更遠播至東瀛。對後世禪學及日本禪宗、茶道影響甚鉅。

 

北宋徽宗,受賜紫袈裟,號「佛果禪師」。南宋高宗賜號「圜悟禪師」,對禪師極為禮遇,敬重有加。嗣法弟子有虎丘紹隆、大慧宗杲(并稱二甘露門)等龍象七十五位。其中,虎丘紹隆之法嗣,相傳不息。而其給虎丘紹隆的「印可狀」(禪宗認可修行者的參悟並允其嗣法的證明),輾轉傳到紹隆門下的日本弟子,後被日本京都大德寺的一休禪師收藏。一休是四川僧人蘭溪道隆的第六代傳人,也算是圜悟禪師的第十二代傳人了。一休再將「印可狀」傳給弟子村田珠光(日本茶道開山祖)。珠光對此墨寶情有獨鍾,格外珍惜。每每將之掛在茶室壁龛上,點茶、參究。終於悟出「佛法存于茶湯」的道理:

 

「佛法並非有什麽特別的形式,

它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

對茶人來說,佛法就存在于茶湯之中,

別無他求。」

這就是日本「茶禪一味」的境界。

 

圜悟禪師「印可狀」中雖無一個「茶」字,但卻是日本茶與禪結合的最初標誌,是「墨迹開山」典故的由來。至今成為日本茶道界最高的寶物。

 

「荊山有玉名瓊瑤,良工未遇居蓬蒿,當時若不離荊楚,爭得連城價倍高!」范沖淹的知人善誘,功不可抹。圜悟禪師的謙虛受教,受益匪淺。禪師當時若沒有接受范沖淹的激勵,或許就沒有後面這麼大的成就吧?!

 

至於題名「碧巖」二字,悉圜悟禪師所住夾山靈泉寺(唐咸通十一年(870)由善會禪師所開創)又名碧巖,故稱之。

 

無獨有偶,夾山靈泉寺開山祖師夾山善會禪師,也是受道吾禪師的勉勵指引,毅然放下住持地位,「易服而往」,虛心前往華亭船子處就教而開悟,而後來到夾山,開山聚眾。可以說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種因緣在促使物以「類」聚。

 

道吾宗智、船子德誠與雲岩曇晟三位禪師,同為藥山惟儼禪師之入室弟子,是同門師兄弟,關係匪淺。船子德誠節操高邈,度量不群,從藥山那兒得法後,準備離開。臨行前,告訴道吾、雲岩二師兄說:「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他日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說完便來到秀州華亭擺渡,人稱「船子和尚」。一擺就三十年之久。一邊擺渡,一邊等待合適的接法者。直到道吾給他介紹了夾山善會禪師。

 

當道吾禪師行腳來到京口(今江蘇鎮江),正遇夾山上堂示眾。僧問:「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無瑕。」時道吾亦隨眾聽講, 不覺失笑。

 

夾山下座,謙虛恭敬問道:「某甲適來祇對這僧話,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道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和尚您很優秀,可惜還未開悟)山問:「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道吾曰:「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處去。」夾山問:「此人如何?」道吾曰:「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和尚若去,須易服而往。」

 

道吾說這位禪師很平常很普通,沒啥身份地位,不像大和尚您,是一方之主又領衆說法。若要去,得“易服而往”放下身份地位去,才有用、才受用。

「山乃散眾束裝,直造華亭。」夾山也很有氣魄,當下毫不猶豫眷戀,拆夥散衆關廟,放下住持身段,隻身前往。終於在船子德誠座下開悟。船子德誠很高興,三十年來,天天駕船渡人,今天總算後繼有人、釣到大魚了,說:「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很有趣的是,夾山的得法弟子,洛甫元安禪師,原是臨濟大師的得意侍者。臨濟嘗對大眾讃美說:「臨濟門下一隻箭,誰敢當鋒。」洛甫蒙讚美,自謂已足、已滿,尾巴遂翹起來。日後對大師的教誨,便不全然信受,因而負氣離開。臨濟明日昇堂曰:「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誰家齏甕裡淹殺!」

 

洛甫遊歷諸方後,來到夾山道場旁結庵自修,經年不訪夾山。後被夾山修書燒庵激出,終在夾山一句「龍銜海珠,游魚不顧。」而開悟。

 

謙受益,滿招損。

了凡云: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夾山因謙就教道吾,遂被船子釣;

洛甫因滿而離師,終被夾山淹殺。

一個被其師讚為: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一個被師責為:赤梢鯉魚,不知被誰淹殺!

 

謙虛與自滿就差在這裡。

終在「龍銜海珠,游魚不顧。」下被殺!

師徒不離“魚”,真禪門趣談,博君玩味。


20210912_佛法是道理,不是交易買賣

佛法是道理,不是交易買賣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佛法是道理,不是交易買賣

世間勝宴、盛會都能夠發揮很大力量、成辦很多事情,更遑論佛門齋筵勝會法會。是以世尊教目蓮尊者,於僧衆三個月的結夏精進用功辦道圓滿日,七月十五日解夏日供僧、齋僧,以此供養大衆僧伽功德,解救其母餓鬼倒懸之苦,遂有盂蘭盆勝會齋筵。懂得此一深意者,便能對佛門法會生起勝解。

 

欲快速消除罪業、快速成就道業,參與法會共修不失是一種選項。在參與法會齋筵時,能以:至誠懇切殷重心、難遭難遇心、慈悲心、懺悔心、謙卑柔軟心,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之「三輪體空」清淨心、行止、觀双運,參與勝會、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是以得失生滅心、凡夫散漫心,傲慢不柔和心,在參與法會,法會亦糟蹋了,世俗化了。

 

同樣是刀,會用刀的人,拿刀用來救人,是手術刀;不會用刀者,拿刀用來殺豬宰羊,就變屠刀,差別在那?心之勝劣。參與法會亦如是。心勝解,則能看出端倪,懂得門道,獲得真實益;心劣解,則只是拿香跟拜、看熱鬧、結善緣,卻未真正沾其實益。

 

有一位甚為富有的員外,田宅財產萬貫,可惜膝下無子,無以繼承香火家業,員外夫婦心情極為著急,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上山禮佛求菩薩慈悲,賜個麟兒。又聽從方丈和尚開示,廣行布施救濟貧困,積功累德,如是堅定不移做了好幾年,只為求得一子。果不其然,皇天不負苦心人,一日員外夫人夢見一莊嚴婦人抱著一孩兒給她,就這樣夫人懷孕了,員外喜獲麟兒。此則感應故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如同淨土念佛者亦是求臨終之時,得蒙彌陀如來手持蓮花來接引,才願意去。不論菩薩手抱孩兒或是阿彌陀佛手持蓮花,只要是諸佛菩薩「帶」來的,絕對是「優質的」!有「掛保證的」。

 

因此,學佛要信心清淨、信心堅定。「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切忌劣解了佛法的真實意,將法會、布施行善視為一種「交易」。我參加法會、我行善布施,佛菩薩就要給我包山包海,保平安、保風順、保賺錢、保滿願,這真是三世佛冤啊。佛法不是交易、不是買賣,是因你的虔誠懺悔心、虔誠恭敬心、懇切殷重心、謙卑柔軟心、清淨布施、修褔行善心,在感應道交難思議,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亦不可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或一日捕魚,七天曬網;或稍做點善事就要馬上見感應;或如《慈悲水懺法》所言:「但世間人忽有急難,便能捨財不計多少。」然事過境遷輒忘,諸如種種,皆非學佛正確行誼態度。佛菩薩又不欠我們,是我們求於佛菩薩的,所以古德云:「心到虔時,佛有眼;運至亨通,石能言。」誠然真實不虛!


20210910_院長開示 西天見如來

院長開示 : 西天見如來

主講人:慈隆僧學院院長

釋印謙天亨 法師

日期:101年9月10日

 

難得大家白天士農工商〝拚〞經濟,〝顧腹肚〞,晚上還能來學院〝顧佛祖〞,賺〝西方錢〞,實在不簡單,也蠻辛苦的,所以學期的開始,講個故事讓大家輕鬆一下。

 

從前有一位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即使再怎麼辛苦耕作,所收的農作物卻僅夠三餐溫飽而已,若遇風災、水災、蟲災等損害,那就是有一頓沒一餐,遑論致富。有一天他想去西天拜見如來佛祖,請求指點迷津,該怎麼做才能成為富農。於是他收拾細軟,準備一些糧食要去西天拜見如來佛祖。

 

走啊走,走了一段路,累了就在一間小土地公廟休息,不知不覺睡著了,寤寐之中看見一位白髮蒼蒼、手裡拿著一根柺杖的老人家問他:「年輕人,怎麼在這裡睡覺?」農夫說:「土地公,對不起,我要去西方見如來,累了在此休息,不覺睡著了不好意思啊!」土地公好奇地問:「你去西天見如來佛做什麼?」農夫就說,他雖辛勤耕作仍無法致富,好像財庫裡生蛀蟲,發不了財,所以想去請教如來佛到底是什麼原因。土地公聽了馬上說:「那麼請你順便幫我請教如來佛,我在這裡守這間小廟也很久了,遲遲無法升官,該怎麼做才能離開這〝鬼〞地方升官去?」農夫答應衪,反正「順便」嘛,又不會少塊肉,一覺醒來他又繼續往前行。

 

走道中途肚子餓了,看見一大片水蜜桃樹林,結實纍纍,就隨手採了一顆來吃,突然跑出一隻猴王捉住農夫大聲說:「這桃子是我的,你怎麼可以偷吃?」農夫說:「對不起,我要去西天請教如來佛,肚子餓了,以為是野生的,不曉得是猴王你的,抱歉抱歉。」猴王說:「既然你偷吃了我的桃子,那你也得幫我請教如來佛,我千年來都在這裡守著這片桃樹林,不能像美猴王當上齊天大聖,讓我當齊天二聖也可以啊,你也幫我問問看好不好?」農夫也答應了,猴王趕緊摘幾顆又大又香甜的水蜜桃給農夫路上當點心。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來到一大片汪洋大湖,越過這湖就到西天了,可是沒看到半艘船怎麽辦?正在躊躇發愁之際,只見湖裡浮出一隻大烏龜,農夫就拜託大烏龜載他渡湖去見如來佛,大烏龜說﹕「可以啊!條件交換,你得幫忙我請問如來,為何我在此千年不得解脫?該如何做才能脫離畜牲身去投胎做人?」農夫不得已也只能答應,烏龜就載著他渡過大湖,農夫終於見到如來佛了。

 

想不到如來佛一見農夫馬上說:「你要問自己的事,就不能問別人的事;要問別人的事,就不能問自己的事。」農夫為難了,千里迢迢來請教如來佛,無非是要問自己要怎樣做才會〝發〞,但受人之託又不能失約,真為難。最後基於誠信,農夫捨棄自己的問題,向如來佛請教土地公、猴王、烏龜他們的問題,如來佛皆一一回答,農夫就帶著答案踏上回家的旅途。

 

來到大湖邊,大烏龜已等候多時,一見到農夫馬上詢問說有沒有答案,農夫回答:「如來佛說你有七顆夜明寶珠,若能施捨出去就能解脫去投胎了。」烏龜心想如來佛也真厲害,知道牠有夜明珠,等載農夫過湖後,烏龜就將七顆夜明寶珠送給農夫,投胎去了。

 

來到水蜜桃樹林,只見猴王舉起右手放在額頭上東張西望等農夫來,一看到農夫馬上捉著他的手問怎麼樣?農夫表示﹕「如來佛說你守著一顆天下無雙的仙桃種子,若佈施出去就可以當齊天二聖了。」猴王一聽馬上獻給農夫,農夫〝卯死卯死〞。

 

回到土地公廟,土地公現身說:「你有幫我問嗎?」農夫告訴土地公:「如來佛說你的廟右邊地下有一甕金子,左邊地下有一甕銀子,若佈施出去就升官了。」土地公說:「這還不簡單,都給你。」這下子農夫〝發了發了〞,有七顆夜明寶珠、一甕金、一甕銀,又有稀奇珍貴的仙桃種子,真正不富有也難呢!

 

同學們,農夫因為守信,所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所以他擱置了自己的疑問,先處理別人的問題,但這當中倘若沒有「利他」的心腸、肚量,自顧自個,唯圖「自利」,那麼他要發財可能得很辛苦,甚至也過不了大湖回不了家。然而農夫能堅守承諾,將「利他」擺在第一位,結果不但消除了別人的疑問,也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達到既「利他」又「自利」的雙贏局面。我們修行也好、待人處事也罷,不也是希望如此,達到「雙贏」,是大家最大的公約數。或許來回這一趟農夫什麼也沒得到,但相信當他在如來佛面前天人交戰、抉擇之刻,選擇了信守誠諾幫別人問問題的「利他」之行,富有不富有對他而言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富有豈僅是財富的累積?抑是具足人性光輝善良的美德?烏龜有七顆夜明寶珠、土地公有一甕金、一甕銀,猴王有天下無雙的仙桃種子,都算富有了,可是他們為何還不滿足?還不快樂?還要請教如來佛?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同樣的「助人者人恆助之」,大家能夠互相幫助,〝互托〞福氣,共同追尋幸福美滿祥和的人生,不就是人間淨土的展現,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20210829_善心善念、攜手同行—共度疫情艱難時光,創造無上生命價值

善心善念、攜手同行—共度疫情艱難時光,創造無上生命價值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圓覺經文殊章淺釋>第六講,聽後心得分享

慈隆僧學院院長釋印謙法師

<圓覺經文殊章淺釋>第六講,

聽後心得分享: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文殊菩薩祈請佛陀開示,

要怎麼修才能讓在現場聽經的菩薩眾得到利益?

又可以讓未來的眾生也能獲得利益呢?

佛陀慈悲開示說在場的菩薩若能發菩提心,

未來的眾生也能修習菩提心,

就能避免墮入邪見,獲得殊勝的利益。

 

院長首先引述經論以及祖師大德的語錄,詮釋菩提心之意涵:從至誠懇切心、深信因果心、以及願意將所做的功德和大眾分享的發願迴向心,從這三方面深入淺出的引導大眾發菩提心來行善,以正確的知見做善事,不僅可以去除個人難以覺察的我執和妄念,使修行增上,又能利益社會大眾,何樂而不為?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後,發大慈大悲心不入涅槃,而宣揚、闡述正法。人們才知道佛陀修道成佛的方法,依之跟著佛陀學習,自己也能成佛,跟佛一樣,這是何等殊勝!

 

現前病毒肆虐、災難紛起時刻,大家更當發起菩提心的前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盡心盡力的布施行善。院長更進一步的舉出「馮驩市義」與「楊榮少師」的歷史故事,讓大眾深切體認,馮驩在孟嘗君順遂之時,先行超前部署、未雨綢繆,替孟嘗君行仁義。而楊榮祖先值遇大水災難時,及時起一念善心救人助人,他們發的「功德財」萬古流芳,所獲得的殊勝的利益長長久久,除庇蔭個人子孫外,更造福世世代代的人們。

 

最後,院長殷切的勸誘大家,在這病毒肆虐、災難迭起時期,更要活用佛法,發揮人人本具的善良本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隨緣隨力,積極佈施行善,讓遭遇困難的人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溫情,大眾互相關懷,擴展真善美的正能量。匯集每個人善的能量、正的能量,攜手共度難關,創造無上的生命價值。


20210828_得遇貴人善知識,人生是翻轉

得遇貴人善知識,人生是翻轉。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家師回憶錄

曾聽家師:

上法下智大和尚(民國22年生)描述,

其9歲時隨父親至白河大仙寺,

禮心助法師出家為沙彌,17歲時至超峰寺。

 

民國46年,25歲時與圓宗法師21歲

(民國26年生),

二人一同前去台北親近白聖長老,

就讀白老創辦十普寺中國佛教三藏學院三年,

之後又於臨濟寺佛教研究所再進修三年

(同是白老所辦),

這六年苦讀,奠定他與圓宗法師二人,

日後領眾弘法教化的根基。

 

為何說苦讀呢?

第一,他與圓宗法師學歷都不高。

第二,白聖長老外省腔調很濃。

所以他們二人聽課聽的很辛苦,

都嘛躲在棉被哭是正常的,

學期要結束,就跑去找白老,

吵著要回去。

 

白老平時雖很嚴肅、很嚴格,

這時既慈悲又愛惜他們這群台灣蕃薯仔,

時常安慰他們說:

「不要哭,慢慢聽,聽久了就會,聽久了就聽的懂。」

 

就這樣二位南部鄉下小孩、青年學僧,

因苦讀六年佛學院教育,紮下基礎,

日後對台灣佛教界做出一定的貢獻。

得之於白老對台灣青年學僧教育的栽培,

以及二位師長自身刻苦、立志向上的努力。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妄自菲薄,

也不可瞧不起別人。一個羅漢一片天。

現在看他不怎麼起眼,但是,將相本無種,

因緣會遇時,弱者得之於人、

得逢遇善知識,他的人生就翻轉了。

 

2021.05.26(農4月15日)釋印謙感恩合十


20210827_以圜悟克勤禪師、夾山善會禪師為例

以圜悟克勤禪師、夾山善會禪師為例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禪門公案趣聞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以圜悟克勤禪師、夾山善會禪師為例

范沖淹是北宋名臣,也是個虔誠佛弟子。

《空谷集》卷1:「范文正公捨宅為寺,寺名天平,延浮山遠禪師為住持。公凡蒞所守之地,必造寺度僧,興崇佛法,賢徳之僧必與友善。……公之子孫蕃衍代代為官,迨今不絕。非佛福田中所植隂徳,感動天心能若是乎?」

 

宋仁宗景祐四年,出守鄱陽,慕承古禪師道風,屢就問道。時薦福院虛席,范沖淹請師住持,躬率四眾,就芝山迎請。承古禪師曾致書與范沖淹云:「丈夫各負冲天氣,莫認虗名汙自身;撒手直須千聖外,纖毫不盡眼中塵。」

 

圜悟克勤禪師(1063-1135)初在成都講肆,范丞相伯才見其器質不凡,因作長篇,激其往南方行腳,其詞曰:

「觀水莫觀汙池水,汙池之水魚鱉卑;登山莫登逶邐山,逶邐之山艸木希。

 

觀水直觀滄溟廣,登山直上泰山上,所得不少所見高,工夫用盡非徒勞。南方幸有選佛地,好向其中窮玅旨,他年成器整頹綱,不負男兒出家志。大丈夫兮休擬議,豈為虗名滅身計,歡諧時節苦無多,却被光陰暗添歲。

 

成都況是繁華國,打住只因華酒惑。

吾師本是出塵人,肯隨齷齪同埋沒!

吾師幸有虹蜺志,切莫蹉跎向泥水。

君不見吞舟之魚,不隱小流;

合抱之木,豈生丹丘。

大鵬一展九萬里,肯同飛燕著沙鷗。

何如急流千里驥,莫學鷦鷯戀一枝。

直饒講得千經論,也落禪家第二機。

白雲本自戀高臺,暮罩朝籠不暫開。

為赴蒼生霖雨望,等閑猶自出山來。

又不見,荊山有玉名瓊瑤,良工未遇居蓬蒿,

當時若不離荊楚,爭得連城價倍高!」

 

時圜悟禪師雖居學位,已稍有名氣,在講經說法度眾了。然范仲淹勸禪師不要得少為足,夜郎自大,應眼光放遠、心胸放大,效法大鵬展趐九萬里(莊子消遙遊)出外行腳參方。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眼前;走不出走,眼前就是你的世界。「當時若不離荊楚。爭得連城價倍高!」真是鏗鏘有力。

 

圜悟禪師聽進去了。真所謂:「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遂出蜀遊方,遍參明師,最後在五祖山法演禪師處大徹大悟,終成大器。盡得法演禪師之奧旨,成為宋朝禪門大宗匠,大振襌風!

 

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六月,宰相無盡居士張商英「寓荊南日,道學自居,少見推許。圜悟艤舟謁之,劇談華嚴旨要。」圜悟禪師以華嚴妙旨融通禪意,縱橫無盡的辯才,得到了張商英這位比圜悟禪師年長二十歲的,而且與圜悟禪師的師長們有過多年應酬往來,又在宋徽宗大觀、宣和年間位居百僚之首的同鄉前輩「無盡居士」,真誠的激賞和推崇。並讚歎:「圜悟融通宗教若此,故使達者心悅而誠服,非宗說具通安能爾耶!」有「僧中管仲」之美譽。在心悅誠服,心解意開之際。張商英欽佩圜悟禪師之悟境和思辨才量,於是,恭請禪師將其平生參學所悟之境界,綴成文字,以貽後昆。 圜悟禪師蒙其激勵,留在湖湘著述了這本名震四海的禪門第一書——《碧巖錄》十卷。

 

《碧巖錄》係圜悟禪師住於成都昭覺寺、夾山靈泉禪院、湘西道林寺等三處期間,前後二十年間,對雪竇重顯禪師《頌古百則》的解釋,由其隨聽弟子門人編集記錄整理。 雪竇重顯禪師,本為北宋初年的雲門宗風之傳人,工於詩頌,機鋒犀利,有孤危險峻、簡潔明快之風格,由此,往往於片言只語之中,顯示其超脫言外,獨步感悟之禪風。 其臨終前的經典話語「平生唯患語之多矣」,充分顯示其對自己一生的反思,以及他的悟境。 雖然,圜悟克勤禪師出於臨濟宗門楊岐宗門下,但是,其機鋒與雲門宗的重顯禪師頗為心儀投緣,故他一生中流傳於世的兩部著作,《碧巖錄》與《佛果擊節錄》二卷,係分別根據重顯禪師的《頌古百則》和《拈古百則》,以其超凡領悟力,別具一格的「垂示」、「著語」、「評唱」 等詮釋方式, 在公案和話頭流行於有宋一代後,尚屬首次十分新穎。 具有篳路藍縷,啟山林之功。再加其非比尋常的駕馭語言文字的天賦,促使《碧巖錄》,成為中國「宗門第一書」對後世禪學發展影響甚鉅,盛名更遠播至東瀛。對後世禪學及日本禪宗、茶道影響甚鉅。

 

北宋徽宗,受賜紫袈裟,號「佛果禪師」。南宋高宗賜號「圜悟禪師」,對禪師極為禮遇,敬重有加。嗣法弟子有虎丘紹隆、大慧宗杲(并稱二甘露門)等龍象七十五位。其中,虎丘紹隆之法嗣,相傳不息。而其給虎丘紹隆的「印可狀」(禪宗認可修行者的參悟並允其嗣法的證明),輾轉傳到紹隆門下的日本弟子,後被日本京都大德寺的一休禪師收藏。一休是四川僧人蘭溪道隆的第六代傳人,也算是圜悟禪師的第十二代傳人了。一休再將「印可狀」傳給弟子村田珠光(日本茶道開山祖)。珠光對此墨寶情有獨鍾,格外珍惜。每每將之掛在茶室壁龛上,點茶、參究。終於悟出「佛法存于茶湯」的道理:

 

「佛法並非有什麽特別的形式,

它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

對茶人來說,佛法就存在于茶湯之中,

別無他求。」

這就是日本「茶禪一味」的境界。

 

圜悟禪師「印可狀」中雖無一個「茶」字,但卻是日本茶與禪結合的最初標誌,是「墨迹開山」典故的由來。至今成為日本茶道界最高的寶物。

 

「荊山有玉名瓊瑤,良工未遇居蓬蒿,當時若不離荊楚,爭得連城價倍高!」范沖淹的知人善誘,功不可抹。圜悟禪師的謙虛受教,受益匪淺。禪師當時若沒有接受范沖淹的激勵,或許就沒有後面這麼大的成就吧?!

 

至於題名「碧巖」二字,悉圜悟禪師所住夾山靈泉寺(唐咸通十一年(870)由善會禪師所開創)又名碧巖,故稱之。

 

無獨有偶,夾山靈泉寺開山祖師夾山善會禪師,也是受道吾禪師的勉勵指引,毅然放下住持地位,「易服而往」,虛心前往華亭船子處就教而開悟,而後來到夾山,開山聚眾。可以說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種因緣在促使物以「類」聚。

 

道吾宗智、船子德誠與雲岩曇晟三位禪師,同為藥山惟儼禪師之入室弟子,是同門師兄弟,關係匪淺。船子德誠節操高邈,度量不群,從藥山那兒得法後,準備離開。臨行前,告訴道吾、雲岩二師兄說:「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他日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說完便來到秀州華亭擺渡,人稱「船子和尚」。一擺就三十年之久。一邊擺渡,一邊等待合適的接法者。直到道吾給他介紹了夾山善會禪師。

 

當道吾禪師行腳來到京口(今江蘇鎮江),正遇夾山上堂示眾。僧問:「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無瑕。」時道吾亦隨眾聽講, 不覺失笑。

 

夾山下座,謙虛恭敬問道:「某甲適來祇對這僧話,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道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師在。」(和尚您很優秀,可惜還未開悟)山問:「某甲甚處不是,望為說破。」道吾曰:「某甲終不說,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處去。」夾山問:「此人如何?」道吾曰:「此人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和尚若去,須易服而往。」

 

道吾說這位禪師很平常很普通,沒啥身份地位,不像大和尚您,是一方之主又領衆說法。若要去,得“易服而往”放下身份地位去,才有用、才受用。

「山乃散眾束裝,直造華亭。」夾山也很有氣魄,當下毫不猶豫眷戀,拆夥散衆關廟,放下住持身段,隻身前往。終於在船子德誠座下開悟。船子德誠很高興,三十年來,天天駕船渡人,今天總算後繼有人、釣到大魚了,說:「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很有趣的是,夾山的得法弟子,洛甫元安禪師,原是臨濟大師的得意侍者。臨濟嘗對大眾讃美說:「臨濟門下一隻箭,誰敢當鋒。」洛甫蒙讚美,自謂已足、已滿,尾巴遂翹起來。日後對大師的教誨,便不全然信受,因而負氣離開。臨濟明日昇堂曰:「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誰家齏甕裡淹殺!」

 

洛甫遊歷諸方後,來到夾山道場旁結庵自修,經年不訪夾山。後被夾山修書燒庵激出,終在夾山一句「龍銜海珠,游魚不顧。」而開悟。

 

謙受益,滿招損。

了凡云: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夾山因謙就教道吾,遂被船子釣;

洛甫因滿而離師,終被夾山淹殺。

一個被其師讚為: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一個被師責為:赤梢鯉魚,不知被誰淹殺!

 

謙虛與自滿就差在這裡。

終在「龍銜海珠,游魚不顧。」下被殺!

師徒不離“魚”,真禪門趣談,博君玩味。


20210825_文殊般若佛母慧華

文殊般若佛母慧華 1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般若波羅蜜

壹、般若是諸佛母,出生一切法,

為大乘佛法之綱要,

 

所以說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智慧不是聰明,聰明是世間法,

般若智慧是超出世間法,差別那?

聰明是有我,般若智慧是無我的;

有我則有執著、掛礙,隨外境好惡而起愛憎;

順境生歡喜貪愛,

逆境則生憎惡怨恨,故不得自在。

《金剛經》云: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貳、般若智慧怎麼來?從聞思修來。

聽聞道理,思考道理後要去修。

知行要合一,解行要並重,知而不行,

說食數寶。怎麼修?

發心培福。

 

參、發心。凡事總是從發心開始。

因為是自己發心,就會做的很歡喜,

再怎麼勞累也不以為苦,再怎麼苦也甘之若飴。

所謂「歡喜做、甘願受。」

 

肆、培褔

一、為何要先培褔?

從二個層面來說明:

 

1.「福能開慧,有慧才能信入佛法。」

《金剛經》<第六分>云: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

於此章句,能生信心。」

又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

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在在說明「福能開慧」能開慧眼,

於此章句,能生信心,能信入佛法。

 

2.「福能攝慧,慧不能攝福。」

道源老法師在《金剛經講錄》提到,

這是他早年在大陸親近慈舟大師時,

聽老法師講的。道源老法師那時還年輕,

就跟慈老抬槓辯論,氣得老法師滿臉發紅,

但慈老很慈悲,不厭其煩、語重心長,

跟道源老法師說:

「我們都瞧不起叢林這些方丈大和尚,

不明白他怎能當大和尚來的?

既不會講經也不會說法。

但是他當起大叢林的方丈大和尚,

有一二百人跟著他吃飯沒問題。

他有福報!而且大陸的叢林,

每逢夏季都要請法師講經,

開大座講三個月的經,是要花錢的啊!

他請的起。

他可以把你這個有智慧的法師,

攝住到他的福報裏面去,

這是『福能攝慧』。

可是若把大叢林交給你,你雖有智慧,

會講經說法,可是沒福報,

弄得大家都沒飯吃,你這個『慧不能攝福』。」

像某公司老闆總裁學歷不高,但福報大,

可聘請很多優秀人才來管理公司,

底下養那麼多員工。

本事本事,有本才有事,沒本就沒事;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就萬萬不能。

故「福能攝慧,慧不能攝福。」就是這個道理。

 

二、怎麼培福?

1.付出。要怎麼收獲,就要怎麼栽。

付出你的財力就是財施;

付出你的時間、體力、關懷、溫暖就是無畏施;

付出你的智慧經驗就是法施。

財施攝布施;無畏施攝持戒、忍辱;

法施攝精進、禪定、般若。

六度萬行,以布施為首,就是這個意思。

 

2.布施等五度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是培福,為一般宗教、聖賢之道所共通。

一般宗教、聖賢之道都是「勸人為善」,

行善固然要讚歎,

但光「善」還不夠,還不到究竟。

有人行善是有我、有所住相在行善,

或好名聞,或求利養,

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

如是住相行善,善業越多,得失心、生死心彌重,

因為還有一個「我」在行善。

以這種有我、有為、有所執著、住相行善布施,

福報大到極處,亦不過生天而已,

感召人天有漏之果報,尚落在生死輪迴道中。

所以我們學佛者知道,光「善」還不夠,

還不到究竟。

要「自淨其意」,「清淨」才是究竟。

心清淨超於彼,如蓮花不著水,

這是佛教異於一般宗教、

一般聖賢之道,高超、殊勝之處。

 

五、怎麼清淨?

 

一、「無我」;

無我才能清淨。我們學任何技藝不也是講要達「忘我」境界才能突破,超越嗎?《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二、修入「空性」才能清淨。

布施破慳貪,衆生就是因慳貪而來輪迴。慳貪就是捨不得,什麼都要捉。但真理卻是「有捨才能得」。你的手要空出來,才能捉;你的手不空出來,怎麼捉?所以三輪體空,才能納受福德。《金剛經》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樣的三輪體空,無相行施,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一不在修無我相、修空性。所以修行要滙歸於心性,修入心坎裡。

全修在性,在心性上用功、下工夫。

 

轉化清淨我們的心性、改變我們的習氣,提昇我們品德、素養,使我們的心更加謙卑柔軟、更加虔誠恭敬、為公為衆、慈悲、喜捨、感恩。「轉凡夫心為佛心,轉凡夫念為佛念,轉凡夫語為佛語,轉凡夫行為佛行。」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有謂:「對境無心了凡塵,無心猶非真修行;無住生心行六度,方為如來接棒人。」

 

也就是說,有紮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修持工夫,這是基礎,先決條件。再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三輪體空,無相行施,修一切善法,才能開顯般若妙智慧。有了般若妙智慧後,反過來要以「般若為導,大悲為上首」,「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的慈悲喜捨行六度萬行,全性起修,去利樂眾生,那麼修著修著自然越發菩薩相,越發成佛去。

 

徜不知修「無我」,不知修入心坎裡,在大殿是很精進用功,出了大殿,遇到不如意或小事情就跟人吵架,脾氣大、個性硬,我是資深,我是早入門,你們要聽我的,要聽我指揮,我執堅強,我慢堅固,自我意識牢不可破,意見不合也沒得商量,沒得討論,修著修著,不修成阿修羅才怪。

 

六、總結

以有我有所住相之心行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則得聰明。

但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

即「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

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三輪體空,

無相行施,修一切善法,

行布施等五度修持,不獨能開顯般若妙智慧,

且一一度皆能到彼岸,皆得入聖道、得解脫,

名為波羅蜜也,成無上正等正覺。

 

總之,

有紮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修持工夫,正確的知見,

不論念佛拜佛誦經都要

滙歸於心性,修入心坎裡。

在去我相上下一番苦功。

任何技藝不也是講要達「忘我」境界才能突破,

超越嗎?

我們也是要以此理念來學佛畫,

畫著畫著也把我們自己這尊佛畫畫出來,

這是我們的期待。

 

 

 

文殊般若佛母慧華 2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般若波羅蜜

般若有幾種?《般若心經請益說》:「般若有三種:一實相般若,即真空心體。二觀照般若,即心體上本有大智慧光明。三文字般若,即自心如來後得智中流出聲名句文,詮顯自心若法若義、淺深次第也。行人若於實相體上,起大智慧反照實相,見實相已,然後復照如來所演一切法義,冥合自心無二無別,是以自心為智燈燭經幽旨也。若行人先由文字般若,而發起觀照,由觀照而洞見實相,是以古教為明鏡照見自心也。」

 

般若大致可分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因文字,起觀照,證實相也。

 

佛法無人說,雖慧不得解。說即屬文字記錄。佛陀說法49年,說無說之說,因諸法實相離文字相、離語言相,是無可言說、無相可表的。雖無可說,卻又不離言說、不廢言說。如離開了語言文字的表達,人們又怎能了解和認識呢?又如何修持證果呢?

 

《圓覺經》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一切經文不過是標月之指,經由文字般若,明白佛法之理,確立正知見之標的,發菩提心,修菩提道,引生般若,由觀照般若,依理起修,最後契悟實相般若,即是通往菩提涅槃,畢竟解脫之路。

 

因此,我們聽講或看經文時要見月忘指、得意忘言,是實相、非實相、是名實相,要了解和明白經文的真正意旨,攝取它的精義,照著經典文字所講的義理和方法去實行,從有言說證入無言說之境。而不要執著經文的名相語句,死在話下,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受用。所以文字雖非般若,但為詮解佛法道理之方便,令人得菩提果,為般若之相,故稱文字般若。

 

文字般若不拘限白紙黑字而已,舉凡音聲、圖像皆屬文字。但若是描寫世間世俗染污之事或糜糜之音成描繪暴力色情之畫則不為般若。發揮談論佛法,或音聲梵唄讚誦佛法或描繪佛像、經變圖,令人勘破身心迷情,趨向菩提涅槃,畢竟解脫之路,方稱文字般若。文字發揮談論佛法,又有了義不了義;音聲梵唄佛事又有攝心不攝心,有口無心喊破喉嚨亦徒然;描繪佛像、經變圖,又有是否有灌注生命精神、神韻攝人眼睛?所以文字能否成般若在乎一心。

 

心為主宰,《華嚴經.淨行品》云:「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的力量不可思議。

 

從觀照領悟中來叫二、觀照般若:觀是審視、審察自己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符不符合戒定慧、清淨無我、慈悲喜捨、謙卑柔軟、為公為眾;照是以每個人本有理智慧光照視、照看,如大圓鏡照天照地,為般若之智用也。謂因觀照明了諸法無相,悉皆空寂,以顯即體之用,故名觀照般若。

要起觀照,得先能止、能降伏其心。心慌慌張張、心浮氣燥、氣在頭上,眼中火現,如何起觀照?如臉盆水需止,方能見水之塵埃沉底。

 

又觀照需賴善知識明眼師家磨鍊,對境練心,細心細行、開覺照慧眼。《華嚴經》云:「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卷1:「師諱靈祐,福州長谿趙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剃髮,於杭州龍興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遊江西參百丈,百丈一見,許之入室,遂居參學之首,侍立次,百丈問:誰?師云:某甲。百丈云:汝撥爐中有火否?師撥之云:無火。百丈躳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云:汝道無,這箇聻?師由是發悟禮謝。」

 

出外參方需揀法眼,才能看懂無字天書,聽懂無情說法,方不費草鞋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微知著、落葉知秋,人生閱歷經驗中得。然須有無我之態度,否則雖精進修行,然於已心性毫無修為,脾氣大的不得了,習氣重大的不得了個性硬的不得了,說不得、講不得,我執堅強,我慢堅固,自我意識牢不可破,依老賣老:「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的所知障、傲慢而已,不名「般若」。雖有修行,不名修行。此有二義。

 

從實修實証中來叫三、實相般若:實相(如實之相)即般若之體也,謂明了一切諸法皆空,離一切虛妄之相,故名實相般若。從花開花落中領悟無常,在無常生滅中(體)証(悟)不生滅,繁華落盡見真純。生滅是現象(波、冰),不生滅是本質、本體(水),兩者是一體兩面(同一性質、本體,不同現象),迷則有生滅,悟則不生滅。怎麼悟?要有紮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度修持工夫,以「無住生心、無住行施、離相度生」,三輪體空,「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行一切善法(行契於智謂之相應),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証「實相般若」。實相是法身,法身清淨,心清淨、超於彼,如蓮花、不著水,「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有關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三者之關連,我以二則故事為例來說明:《緇門崇行錄》〈感應之行第十〉◎扣鐘拔苦:隋智興,居大莊嚴寺,職掌扣鐘。大業五年,同住僧三果者,有兄從駕道亡,其妻夢夫謂曰:「吾至彭城病死,墮地獄中,賴莊嚴寺鳴鐘,響振地獄,乃得解脫;欲報其恩,可奉絹十疋。」妻奉絹,興以散眾。眾問扣鐘何以致感?興曰:「吾扣鐘,始祝曰:『願諸聖賢同入道場。』乃發三下;及長扣,又祝曰:『願諸惡趣聞我鐘聲,俱離苦惱。』」嚴冬極凍,及裂肉皴,掌內凝血,無所辭勞。

 

在日本,某日寒冬清晨,奕尚禪師在上早課前都會在方丈寮先行禪坐,此時耳邊傳來陣陣莊嚴的梵鐘聲響迥異平常,禪師特別專注地攝耳聆聽,待早課做完禪師命侍者召喚今晨司鐘的人前來相見。侍者回報並帶來一位新進入寺的沙彌。奕尚禪師問道:「今天早晨的鐘是你叩的嗎?」沙彌以為自己那兒做錯,方丈即將責怪於他,便戰戰兢兢低頭回答:「是的!今早是弟子負責司鐘。」奕尚禪師見狀安慰說:「你且寬心,並非你做不好而召喚你來,只是想問當時你是以什麼樣心情在叩鐘的呢?」沙彌這才舒顏回答:「是的。以前師父曾教誨:叩鐘即是要聽聞彌陀聲撞出彌陀來,要以這樣心境來叩鐘才行。徒兒即依師之教在叩鐘的,而且每回都合掌禮拜。」奕尚禪師聞言說道:「原來如此,你且莫忘以這般心境來修行啊!」這位沙彌仰慕奕尚禪師的大德風範,十八年間追隨其側不曾稍離,他就是後來成為永平寺第六十四代貫首的森田悟由禪師。

 

文字般若是佛學、觀照般若是學佛,沒有佛學之標月指,何來學佛之彼岸登(實相般若)?佛學,學佛猶如車之輪軸,鳥之雙翼。有行無解,如盲修瞎練;有解無行,如說食數寶;有行無證,如播種無結果,必須知行合一,解行並重,教解行證,缺一不可。

 

迴向《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世尊,我觀業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願世尊為我說之。……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省庵大師云:「蓋聞修行前導,莫尚乎發心;衆善指歸,莫要於迴向。」

《慈悲道場懺法》卷9:「發迴向第三,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已得發心辦所辦竟,次復應須以前功德各發迴向,何以故爾?一切眾生所以不能得解脫者,皆由著於世間果報不能捨離,若有片福一毫之善能迴向者則於果報不復生著,便得解脫優遊自在,所以經歎修行迴向為大利益,是故今日應發迴向兼勸一切不著果報。」恐有愚人正行施時,見他隨喜,懼他分我功德,故以炬火如故曉之,蓋不惟無減於我,而福報展轉殊勝矣。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夫人為道務博愛,博哀施德莫大施,守志奉道,其福甚大;覩人施道,助之歡喜,亦得福報,」質曰:「彼福不當減乎?」佛言:「猶若炬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又昔有二人採華,一自供佛,一轉施人供佛,以問彌勒,彌勒曰:自供者成辟支佛果,施人者成無上菩提,蓋獨樂不若與人,與少不若與眾,世出世道,無不皆然也。

 

○且布施即一切佛法。佛法自始至終,不外一捨字,布施即捨也。推之,持戒捨貪瞋癡,忍辱捨瞋,精進捨懈怠昏沉掉舉,禪定捨散亂昏沉,般若捨二邊及我執法執,六度無非是捨。是知布施,乃一即一切,修行佛法,徹頭徹尾,一貫到底者也。經文於度生下祇言布施,真是扼要。

 

○前說布施不外一捨,是橫說。實則下學上達,從豎說,亦不外一捨字。如聽經者、捨世間娛樂而來學佛,天人捨欲界即升色界,捨色界即升無色界,捨我執即證羅漢,捨法執即為菩薩,并捨亦捨即成佛。故從豎說,布施亦是徹底功夫。

 

寧可執有,不可落空又研究般若的人,有時會犯一種毛病,就是易於偏執空理,不務實修。講得頭頭是道,可惜未必做得到,更遑論悟道,證道。甚至「惡取空」把因果也撥掉了。殊不知諸法皆空,但因果儼然,歷歷分明,是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古德云:「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執有功德、有福報;尚會拳拳行善,積功累德,修德圓滿終有性德顯之一日。落空,則執理廢事,怠忽修為,說食數寶,終無實益。

 

 

所以八正道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把「正見」擺第一,「正思惟」第二,正見、正思維為慧學。《雜阿含經》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觀念正確就不會偏差走錯路,至其重要!

 

 

 

文殊菩薩為何要現千臂、千鉢、千釋迦呢?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文殊菩薩為何要現千臂、千鉢、千釋迦呢?

撰稿:慈隆僧學院 院長 釋印謙法師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原經全稱叫《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出自《大正藏》20冊,唐朝不空三藏所翻譯,屬於密教部。

 

該經卷五提到:結夏安居時,文殊室利菩薩遵從釋尊教勅到龍宮教化龍族。解夏時間到了,文殊室利還沒回來,釋尊弟子大迦葉心想: 「文殊室利時至未歸,當擯出,不讓他進來了。」時辰一到,維那敲鐘三下,鐘聲將絕已,文殊正好同鐘聲一齊到,大迦葉頓時面有愧色。

 

釋尊密意文殊現神通變化之力,文殊室利即刻現千臂、千鉢、千釋迦、曼殊室利金色身,釋尊囑咐大迦葉去鉢中瞧瞧,大迦葉走近鉢中一看,只見鉢中有百千億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千億釋迦牟尼佛,有百千億千臂千鉢曼殊室利,有百千億大迦葉各各向百千億世界的曼殊室利求哀懺悔,並請問大乘法義。這就是文殊室利菩薩現千臂千鉢身的由來。

 

延伸問題:

◎文殊現千臂有何意涵?

千臂代表威德神力,有廣大力量。

 

◎文殊現千鉢有何意涵? 

1.千鉢代表心量、肚量很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宰相肚量能撐船」,心量、肚量大,智慧就大;小鼻子、小眼睛怎麼可能有大智慧?

2.又鉢有「福田義」,給眾生植福田;鉢有「平等義」,貧富不撿擇;鉢有「折憍慢義」,去我慢心;鉢有「降伏貪瞋癡慢疑五毒義」,好壞不挑剔。

 

◎文殊現千釋迦有何意涵?

1.千釋迦表示大迦葉是聲聞乘,只認釋迦佛,彌勒是當來佛,為折服大迦葉故現釋迦佛。

 

◎如何與這部經相應?(修持這部經的要旨為何?)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大教王經行願法供養部》,是這部經的行法,所謂「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而要發心,需先隨力布施,供養三寶,然後方能虔發大願,乃是三世諸佛通則。


20210825_心的力量不可思議

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上)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The Incredible Mental Power–(I)

有一個人得了末期癌症,醫生宣判活不過半年。

A woman was diagnosed with terminal cancer and her doctor told her that she had no more than half a year to live.

 

這個人失神落魄地來到一間寺廟,淚眼汪汪地望著觀世音菩薩,“寞寞著”訴說內心的痛苦。

Scared out of her wits, she came to a temple and stared at Kuan-Yin Bodhisattva with tears in her eyes. She said everything on her mind to Kuan-Yin Bodhisattva.

 

是夜輾轉反側難眠,寤寐之際,好像夢到菩薩叫她持大悲咒跟人結緣。

She couldn’t sleep that night. When she was half awake and half asleep, she seemed to dream of the Bodhisattva telling her to abide by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water to form ties of friendship with others.

 

猛然一醒,半信半疑,現在的她猶如泥菩薩過江,尚且需要菩薩賜大悲咒水,“我持大悲咒水有人要嗎?”

Suddenly she woke up with half belief and half doubt. Now she was unable to save herself, let alone others. She was badly in need of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water from the Bodhisattva. “Does anyone want my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water,” she thought to herself.

 

可是夢境卻又如此清晰.思慮再三,最終決定遵照菩薩的指示,掛起“大悲咒水結緣”的牌子,天天持大悲咒。

But the dream was a clear one. After a second thought, she decided to follow the Bodhisattva’s instructions and hang the signboard of the water and recite the Mantra every day.

 

很不可思議,每天就是有一二百人來請大悲咒水回去喝,逼著她每天不得不持大悲咒。

Incredibly, one or two hundred people came to take the water home to drink, which forced her to recite the Mantra every day.

 

夜晚,人去樓空,

她向菩薩頂禮一百零八拜,感謝菩薩今天她還活著,可以、也完成了菩薩指示的工作,持大悲咒水與人結緣。

During the night, when everybody was gone, she worshipped the Bodhisattva 108 times, grateful for her survival so that she could follow the Bodhisattva’s instructions to recite the Mantra and establish affinities with people.

 

同時也向菩薩告假,明天是否能爬得起來見到太陽,不知道。

Then she bade the Bodhisattva goodbye. She wasn’t sure if she could survive that night.

 

她懷著感恩的心拜那一百零八拜。

就這樣每天每天重複做,不知不覺走到現在,

癌細胞還在,只是“維持現狀”。

She repeated the 108 rounds of worship every day with gratitude since then. The amount of cancer cells remained the same.

 

如果這個人一直求菩薩給她大悲咒水,一直認為要等她病好才要做菩薩指示她的工作,她能活到今天嗎?……

If she had kept begging the Bodhisattva for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water and had been unwilling to follow the Bodhisattva’s instructions, could she have survived until now?

 

撰文:釋印謙法師

翻譯:張惠平老師

Written by Master

Shih Yin-QianTranslated by Chang Huei-ping

 

 

 

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下)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The Incredible Mental Power–(II)

我曾聽到這麼一則故事,讓我聽了非常非常感動,一直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I used to hear a story and was deeply touched by it. It would be engraved in my memory forever.

 

有一個人,她那時候每天一睜開眼,就是持大悲咒水跟大家結緣,很奇怪的是,每天鐵門一打開,就是有一大堆人來請大悲咒水回去喝。

 

There was a woman who started to recite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the moment she woke up every day. The water empowered by the Mantra was then given to people to form affinities with them. Strangely enough, every morning when she opened the door, a lot of people came to ask for the water.

 

所以逼的她每天就是持大悲水跟人結緣。口渴了,沒錢買茶葉,茶葉那麼貴,買不起,正好有人要去南投鹿谷,就托那個人買一大布袋的茶枝回來,用大壺茶壺煮來喝。

 

So she had no choice but to do the same thing every day. She had no money to buy tea leaves to make tea to quench her thirst. There was a man who happened to want to go to Nantou, so she asked him to buy a big bag of tea branches for her to cook tea.

 

因為她有一位九十幾歲還能騎腳踏車、寫毛筆的老師,告訴她說:「真病無藥醫,真藥醫假病。」喝茶就對了。就這樣她每天持大悲咒水跟人結緣,每天喝茶枝煮的茶來喝,就這樣走到今天。

 

Her teacher, in her nineties, who could still ride a bike and write, told her, “There is no medication for real diseases and real medication cures false diseases. Just drink tea.” Thus, she has been giving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water to people and has been drinking tea cooked with tea branches till now.

 

但重點是後面這段話,也是我最感動的。

 

However, the following plo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which moves me the most.

 

她說:「每天晚上請大悲咒水的人都走了,她鐵門一關,事情處理完,夜闌人靜時,她就對佛菩薩拜108拜,感謝佛菩薩派這件事給她做:「持大悲咒跟人結緣」。

 

She said that after people coming to take the water left, she closed the door and made 108 bows to the Bodhisattvas in appreciation of having the mission to recite the Mantra and establish affinities with people.

 

再到門外對天地拜108拜,感謝天地,今天我還活著,可以做這件事;明天我是否還能睜開眼,持大悲咒水跟人結緣,不知道。因為可能今晚我就睡不醒了。

 

Then she went outside to bow to Heaven and Earth 108 times for being still alive and being able to do the job. She was not sure if she could do the same thing the next day because maybe when she fell asleep that night she would never wake up.

 

但至少今天店關門了,跟佛菩薩及天地總結帳,明天是否能爬的起來,見到明日的太陽,不知道!至少今天我感謝佛菩薩及天地,還讓我活著,感謝、感恩,拜完才去睡覺。

 

But at least she was able to settle accounts with the Bodhisattvas after the door was closed. She was not sure if she could survive that night and see the sun the next day. So she thanked the Bodhisattva as well as Heaven and Earth for her survival. She didn’t go to bed until the bows were completed.

 

可是此時的她,身體狀況是全身發熱,熱呼呼的怎麼睡得著?沒錢買冷氣就睡地板,因為瓷磚地板比較涼,躺熱了,翻個身睡。就這樣在瓷磚地板上,翻過來翻過去睡,走到今天。」

 

At that time her body was emitting heat, and how could she fall asleep without air-conditioning? So she slept on the tile floor and changed the sleeping pose when she felt the heat coming from one side of her body. She kept doing this till now.

 

我也曾聽她回憶說:「小時候就學讀書,學費大約是九塊錢。但因家境關係,無法在開學時一次繳清,頂多先繳個三、四塊而已。老師也很好,也讓她上課,到學期結束,她想,老師沒催繳應該可以Pass過去,想不到最後一天老師把她叫過來說:『學費還有多少沒繳,回去記得跟媽媽拿錢來繳哦!』」

 

She also told me that when she wa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she couldn’t afford the nine-dollar tuition. She just paid 3 or 4 dolla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mester. Her teacher still allowed her to attend classes. She thought that the teacher would let it go at that. But at the end of that semester, the teacher reminded her to pay off.

 

這個成長過程給她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民國八十三年她就排除萬難,毅然成立文教基金會,幫助貧困家境學生就學。

 

She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is experience. So in 1994, in spite of numerous difficulties, she founded a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to help the disadvantaged schoolchildren.

 

會“慈悲喜捨”的人最尊貴。

 

Those who have the requisites of kindness, compassion, joy and giving are the noblest.

 

同樣一個境,您是要埋怨環境折磨人?還是要感恩環境成就人?境無好壞,好壞在人心。

 

In face of the same situation, do you complain about the torture it brings, or feel grateful for your achievements it brings?

There are neither good situations nor bad situations. It is the mind that decides whether they’re good or bad.

 

如果遇到挫折,人的心是一直埋怨,怨天尤人,往負面去想,那他就會被環境打趴在地。

但如果一個人,他是心存感恩、感激的往正面、陽光去思考,力爭上游,那反而因環境困厄而出人頭地。

 

when facing frustrations, one who keeps complaining and looks on the negative side will be beaten by them, but if he is thankful and looks on the bright side, he may become outstanding due to the adversity.

 

心的力量不可思議,這個人給了我們最正面的勵志典範。

 

The power of the mind is beyond comprehension. This person gave us the best inspiration.

 

撰文:釋印謙法師

翻譯:張惠平老師

 

Written by Master

Shih Yin-Qian

 

 

Translated by Chang Huei-ping


20210824_發願恭繪地藏王菩薩

發願恭繪地藏王菩薩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發願恭繪地藏王菩薩,畫筆卡卡怎麼辦?

慈隆僧學院 院長 釋印謙法師 撰文

 

慈隆社區藝文學苑佛畫班黎老師說:我跟地藏王菩薩很有緣。今年因父母親的關係,我對地藏王菩薩發個願,要畫十幅地藏王菩薩像跟大家結緣,求父母親福壽安康。

 

之後開始動筆,畫了一陣子,總覺得畫筆卡卡的。心裡一直納悶:畫佛像也畫了二十幾年,畫地藏王菩薩也很熟悉,怎麼卡卡的不怎麼順呢?

 

想原因想很久,有一天睡醒,我明白了,我的心太小了,我應該為全世界父母親發願,求天下父母親福壽安康,領悟到這點,畫畫就順了。

 

黎老師教佛畫時總是頭痛,怎麼辦?

 

黎老師接著說:早期我去高雄某一有名道場教佛畫,不知何緣故,每次教佛畫上課時,頭就痛得不得了。因道場在山上,每次上課就要在道場留宿,雖是夏天晚上就覺很冷,師父慈悲,給我準備二件棉被,夏天哦!

 

每次去都這樣。我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正好道場有尊地藏王菩薩,我就去跟地藏王菩薩祈求,可不可以讓我不要每次來上課,頭就疼;至少在上課時頭不要痛;不然回家後再痛。若我教佛畫有些許功德的話,我願意回向給法界衆生,讓它們離苦得樂。

 

我這麼祈請,真有效!頭真的就不疼,也在那教了好幾年。

 

2021.05.03

 

 


20210526_得遇貴人善知識,人生是翻轉

家師回憶錄

曾聽家師:

上法下智大和尚(民國22年生)描述,

其9歲時隨父親至白河大仙寺,

禮心助法師出家為沙彌,17歲時至超峰寺。

 

民國46年,25歲時與圓宗法師21歲

(民國26年生),

二人一同前去台北親近白聖長老,

就讀白老創辦十普寺中國佛教三藏學院三年,

之後又於臨濟寺佛教研究所再進修三年

(同是白老所辦),

這六年苦讀,奠定他與圓宗法師二人,

日後領眾弘法教化的根基。

 

為何說苦讀呢?

第一,他與圓宗法師學歷都不高。

第二,白聖長老外省腔調很濃。

所以他們二人聽課聽的很辛苦,

都嘛躲在棉被哭是正常的,

學期要結束,就跑去找白老,

吵著要回去。

 

白老平時雖很嚴肅、很嚴格,

這時既慈悲又愛惜他們這群台灣蕃薯仔,

時常安慰他們說:

「不要哭,慢慢聽,聽久了就會,聽久了就聽的懂。」

 

就這樣二位南部鄉下小孩、青年學僧,

因苦讀六年佛學院教育,紮下基礎,

日後對台灣佛教界做出一定的貢獻。

得之於白老對台灣青年學僧教育的栽培,

以及二位師長自身刻苦、立志向上的努力。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妄自菲薄,

也不可瞧不起別人。一個羅漢一片天。

現在看他不怎麼起眼,但是,將相本無種,

因緣會遇時,弱者得之於人、

得逢遇善知識,他的人生就翻轉了。

 

2021.05.26(農4月15日)釋印謙感恩合十

 

 

得遇貴人善知識,人生是翻轉。

釋印謙法師法義著作 / By admin

家師回憶錄

曾聽家師:

上法下智大和尚(民國22年生)描述,

其9歲時隨父親至白河大仙寺,

禮心助法師出家為沙彌,17歲時至超峰寺。

 

民國46年,25歲時與圓宗法師21歲

(民國26年生),

二人一同前去台北親近白聖長老,

就讀白老創辦十普寺中國佛教三藏學院三年,

之後又於臨濟寺佛教研究所再進修三年

(同是白老所辦),

這六年苦讀,奠定他與圓宗法師二人,

日後領眾弘法教化的根基。

 

為何說苦讀呢?

第一,他與圓宗法師學歷都不高。

第二,白聖長老外省腔調很濃。

所以他們二人聽課聽的很辛苦,

都嘛躲在棉被哭是正常的,

學期要結束,就跑去找白老,

吵著要回去。

 

白老平時雖很嚴肅、很嚴格,

這時既慈悲又愛惜他們這群台灣蕃薯仔,

時常安慰他們說:

「不要哭,慢慢聽,聽久了就會,聽久了就聽的懂。」

 

就這樣二位南部鄉下小孩、青年學僧,

因苦讀六年佛學院教育,紮下基礎,

日後對台灣佛教界做出一定的貢獻。

得之於白老對台灣青年學僧教育的栽培,

以及二位師長自身刻苦、立志向上的努力。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妄自菲薄,

也不可瞧不起別人。一個羅漢一片天。

現在看他不怎麼起眼,但是,將相本無種,

因緣會遇時,弱者得之於人、

得逢遇善知識,他的人生就翻轉了。

 

 

2021.05.26(農4月15日)釋印謙感恩合十